首页> 中国专利> 重复性使用防滴液密闭接头

重复性使用防滴液密闭接头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重复性使用防滴液密闭接头,包括公接头、直通、母接头及防滴液垫片,所述公接头具有上安装腔、下安装腔及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上下贯穿所述上、下表面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连接所述上安装腔和所述下安装腔,所述连接腔在所述下端面形成阀口,所述直通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贯孔,所述直通固定装入所述下安装腔,所述母接头与所述公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母接头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贯孔,所述母接头的下部是与所述弹性片对应的施力柱,所述防滴液垫片设置在所述直通的上部,所述防滴液垫片具有弹性片。公接头和母接头分离时,弹性片密封阀口,从而在更换管路时,药液不会泄露,从而能够实现接头的重复性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172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迈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625641.8

  • 发明设计人 陈志秋;韦乃武;

    申请日2020-12-31

  • 分类号A61M39/10(20060101);A61M39/26(20060101);A61M5/1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81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碧岭街道锦龙大道南2-1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1:0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连接输液管的密闭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密闭接头能够用于连接输液管,在更换第二条管路时,由于管路经过一次注射之后仍有残余压力,拆卸管路时出现药液流出现象,造成浪费及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流出药液为造影剂,当遇到空气时,短时间内可挥发并结晶,损坏密闭接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重复性使用的密闭接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重复性使用密闭接头。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复性使用防滴液密闭接头,包括公接头、直通、母接头及防滴液垫片,所述公接头具有上安装腔、下安装腔及隔开所述上、下安装腔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上下贯穿所述上、下表面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连接所述上安装腔和所述下安装腔,所述连接腔在所述下端面形成阀口,所述直通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贯孔,所述直通固定装入所述下安装腔,所述母接头与所述公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母接头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贯孔,所述母接头的下部是与所述弹性片对应的施力柱,所述防滴液垫片设置在所述直通的上部,所述防滴液垫片具有弹性片,所述公接头和母接头具有装配状态和拆卸状态,在所述装配状态,所述母接头装入所述上安装腔,所述施力柱抵压所述弹性片,使所述弹性片发生形变而开放所述阀口,使所述第一贯孔、下安装腔及第二贯孔连通;在所述拆卸状态,所述母接头与所述上安装腔分离,所述弹性片恢复形变而堵住所述阀口,使所述第二贯孔和下安装腔断开连通。直通的第一贯孔和母接头的第二贯孔均可以连接输液管。在装配状态,弹性片产生形变而开放阀口,即,该弹性片和分隔壁下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药液能够通过该间隙流入第二贯孔。

所述第二贯孔上下贯穿所述施力柱,所述施力柱具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与所述第二贯孔贯通,所述施力柱与所述连接腔匹配,在所述装配状态,所述施力柱向下伸入所述连接腔,所述下安装腔通过所述缺口槽与所述第二贯孔连通。施力柱可以为上下贯穿的筒状体,其可以具有多个缺口槽。各缺口槽可以均匀分布。

所述的密闭接头还包括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固定在所述上安装腔内并紧贴所述分隔壁的上表面,所述密封垫片套住所述施力柱。密封垫片具有弹性。

所述的密闭接头还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固定在所述上安装腔内,所述密封垫片被所述固定圈固定在所述上安装腔内。

所述施力柱具有密封端面,所述密封端面紧压所述密封垫片。

所述母接头还包括位于上部的配合筒及位于中部的螺纹柱,所述第二贯孔由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配合筒、螺纹柱和施力柱,所述螺纹柱与所述上安装腔螺纹连接。螺纹柱可以设有外螺纹,上安装腔可以对应设有内螺纹。

所述螺纹柱和所述上安装腔均具有双螺纹。

所述直通包括直通本体及座体,所述第一贯孔上下贯穿所述直通本体,所述座体包括底座及中心柱,所述中心柱通过所述底座支撑在所述直通本体的上方,所述中心柱和直通本体之间形成供药液通过的缝隙,所述第一贯孔通过所述缝隙与所述下安装腔连通。

所述防滴液垫片还包括基柱,所述基柱具有凹槽,所述中心柱与所述凹槽配合。

所述施力柱的外径大于所述基柱的外径且小于所述弹性片的外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分离时,弹性片密封阀口,从而在更换管路时,药液不会泄露,从而能够实现接头的重复性使用,降低了患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重复性使用防滴液密闭接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母接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公接头的剖视示意图(固定有密封垫片和固定圈);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直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处于拆卸状态时、本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处于装配状态时、本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6中P所指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处于拆卸状态时、反映药液流向的示意图;

图9是公接头和母接头处于装配状态时、反映药液流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重复性使用防滴液密闭接头包括公接头1、直通2、母接头3及防滴液垫片4。公接头1具有上安装腔11、下安装腔12及隔开该上、下安装腔11、12的分隔壁13,该分隔壁13具有作为上安装腔11腔底面的上表面14及作为下安装腔12腔底面的下表面15,上下贯穿该上表面14和下表面15形成连接腔16,上安装腔11通过该连接腔16连通下安装腔12,该连接腔16在该下表面15形成阀口17。直通2固定于公接头的下安装腔12,其具有沿其轴线方向上下贯穿的第一贯孔21,下输液管7能够固定于该第一贯孔21。母接头3装入公接头的上安装腔11并与公接头1可拆卸连接,其具有沿其轴线方向上下贯穿的第二贯孔31,该第二贯孔31的上部能够连接上输液管8。防滴液垫片4具有弹性片41,该弹性片41能够在受到外力时产生形变,且在外力撤销后恢复形变。母接头3的下部具有与该弹性片41对应的施力柱32。

母接头3与公接头1可拆卸连接,即,母接头3与公接头1具有装配状态和拆卸状态。在装配状态,母接头31装入公接头的上安装腔1,母接头3的施力柱32抵压弹性片41,使弹性片41产生形变,进而开放阀口17,使第二贯孔31和下安装腔12连通,下输液管7内的药液能够通过第一贯孔21、下安装腔12及第二贯孔31,最后流入到与母接头3连接的上输液管8内。在拆卸状态,公接头1与母接头3分离,弹性片41恢复形变而堵住阀口17,使第二贯孔31和下安装腔12断开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弹性片41常态时堵住公接头的阀口17,公接头1和母接头3对接到位后,施力柱32向下顶开弹性片41,使弹性片41产生形变而开放阀口17,使第二贯孔31和下安装腔12连通。公接头1的上安装腔11和下安装腔12分别连接母接头3和直通2,母接头3、直通2分别连接上输液管8、下输液管7。公接头1和母接头3分离时,弹性片41受到的外力撤销而恢复形变,进而堵住阀口17,使第二贯孔31和下安装腔12断开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直通2和母接头3均与公接头1对接到位后,第一贯孔21、下安装腔12及第二贯孔31顺次连通而构成药液通道,该药液通道具有该阀口17,防滴液垫片4通过控制阀口17来控制该药液通道的通断。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重复性防滴液密闭接头,包括直通2、公接头1、母接头3及防滴液垫片4。直通2具有沿其轴线上下贯穿的第一贯孔21,该第一贯孔21能够与下输液管7连接。公接头1具有沿其轴线上下贯穿的贯穿腔10,该贯穿腔10具有上安装腔11及下安装腔12,该上安装腔11能够连接母接头3,该下安装腔12能够连接直通2。上安装腔11和下安装腔12被分隔壁13隔开,分隔壁13具有上表面14和下表面15,上下贯穿该上表面14和下表面15形成连接腔16,该连接腔16在该下表面15形成阀口17,该连接腔16连接该上安装腔11和下安装腔12,该上安装腔11、连接腔16及下安装腔12组成该贯穿腔10。母接头3具有沿其轴线上下贯穿的第二贯孔31,该第二贯孔31能够与上输液管8连接,且该母接头3的下部具有与防滴液垫片4对应的施力柱32。防滴液垫片4固定于直通2,其具有弹性片41,该弹性片41能够在受到外力时产生形变,且在该外力撤销时恢复形变。弹性片41对应公接头的阀口17设置,该弹性片41是具有弹性的片状体,其外径大于该阀口17的口径。

防滴液垫片4固定在直通2的顶部,直通2向上装入公接头的下安装腔12并与公接头1形成固定连接。母接头3向下装入公接头的上安装腔11并与公接头1形成可拆卸连接。公接头1和母接头3具有装配状态和拆卸状态。在装配状态,公接头1和母接头3对接,母接头3装入公接头的上安装腔11,母接头3的施力柱32向下伸入公接头的连接腔16并抵压防滴液垫片4的弹性片41,该弹性片41受到施力柱32的作用力而产生形变,从而开放阀口17,使第二贯孔31和下安装腔12连通。在拆卸状态,公接头1和母接头3分离,施力柱32与弹性片41分离,弹性片41受到的外力撤销而恢复形变,使弹性片41重新紧贴分隔壁的下表面15而堵住阀口17,使第二贯孔31和下安装腔12断开连通。输液时,公接头1和母接头3处于装配状态,药液能够通过与直通2连接的下输液管7,流经下安装腔12、第二贯孔31而流入与母接头3连接的上输液管8。当母接头3与的公接头1处于拆卸状态时,防滴液垫片4将依靠自身弹性复位,实现密封阀口17的作用,防止药液从公接头的下安装腔12中泄漏出来。

直通2可以包括直通本体22及座体23,直通本体22具有上端面24和下端面,第一贯孔21上下贯穿该上端面24和下端面。座体23固定在直通本体的上端面24,其具有底座25和中心柱26,该中心柱26通过该底座25悬空设置在该上端面24的上方,即,中心柱26和上端面24之间存在间隙27,该间隙27与第一贯孔21连通,使下输液管7内的药液能够通过该间隙27流入到公接头的下安装腔12。防滴液垫片4还包括与弹性片41一体设置的基柱42,该基柱42自弹性片41的中央位置向下延伸,其具有凹槽43,该凹槽43与直通的中心柱26匹配。安装时,凹槽43与中心柱26配合,使防滴液垫片4固定在中心柱26的顶部。

母接头3的下部是中空的施力柱32,其中部是中空的螺纹柱33,其上部是能够连接上输液管8的中空配合筒34,第二贯孔31由上至下依次贯穿该配合筒34、螺纹柱33和施力柱32。配合筒34的内径和上输液管8的直径匹配。螺纹柱33具有外螺纹。施力柱32是筒状体,其具有与第二贯孔31贯通的缺口槽35,该缺口槽35呈长条形,该缺口槽35可以有多个。公接头的上安装腔11的腔壁具有内螺纹,该内螺纹是双螺纹,通过该内、外螺纹的配合,将母接头3可拆卸的安装在公接头的上安装腔11内。

密闭接头还包括密封垫片5,该密封垫片5是环形片状体,其固定在公接头的上安装腔11内并能够紧贴分隔壁13的上表面14。密封垫片5通过固定圈6固定在上安装腔11内。固定圈6是上下贯穿的筒状体,其具有内径较小的下配合孔61及内径较大的上配合孔62,该下配合孔61的形状大小与密封垫片5匹配,该下配合孔61和上配合孔62的交界处形成台阶面63。固定圈6粘接固定在公接头的上安装腔11内,其下端面紧贴分隔壁的上表面14,密封垫片5装入该下配合孔61内并被台阶面63紧压在分隔壁的上表面14。密封垫片5的内径与施力柱32的外径匹配,施力柱32能够向下穿过该密封垫片5后抵压弹性片41。图6、图7及图9示出的母接头3和公接头1未对接到位。公接头1和母接头3对接到位而处于装配状态时,母接头3下部具有密封端面36,该密封端面36压紧密封垫片5而起到密封作用。密封垫片5套住母接头3下部的施力柱32,施力柱31具有该密封端面36,该密封端面36紧压密封垫片5,从而在母接头3的轴线方向和径向方向上,密封垫片5和母接头3密封配合。

本实施方式中,防滴液垫片4具有弹性片41,该弹性片41是具有弹性的片状体,其可以是圆形,或者其他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该弹性片可以与分隔壁的上表面14平面接触。弹性片41能够打开阀口17和关闭阀口17,从而能够实现对药液通道的通断控制。弹性片41打开阀口17时,弹性片41产生形变而与上表面14之间形成供药液通过的缝隙18,下安装腔12通过该缝隙18、缺口槽35与第二贯孔31连通。公接头1和母接头3分离时,弹性片41关闭阀口17,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了药液泄露。母接头3具有施力柱32,该施力柱32能够抵压弹性片41,使弹性片41产生形变而打开阀口17,该施力柱32伸入公接头的连接腔16,该施力柱32的外径可以与连接腔16的内径匹配。公接头的上安装腔11内固定有密封垫片5,该密封垫片5可以与分隔壁13的上表面14平面贴合,该密封垫片5具有弹性,其能够套住施力柱32,当注射药液产生小于或者等于设计值的压强时,该密封垫片5能起到密封作用。密封垫片5可以是圆形,或者其他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上输液管8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母接头的第二贯孔31。下输液管7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于直通的第一贯孔21。

对于密闭接头,当公接头与母接头处于装配状态时,药液通过时存在一定压力,此时,密封垫片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固定圈与公接头粘接形成一体,固定圈能够固定密封垫片,防止密封垫片滑动错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