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打开不会把密封膜掉落进瓶体内的瓶子

一种打开不会把密封膜掉落进瓶体内的瓶子

摘要

本发明涉及饮料瓶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打开不会把密封膜掉落进瓶体内的瓶子,包括瓶体和瓶盖,瓶体上端具有瓶口,瓶口上端设置有密封膜,瓶盖下部具有连接腔,且连接腔下端开口,连接腔侧壁上设置有螺纹,瓶盖与瓶口螺纹连接,瓶盖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底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刺破块,凹槽内底端中心处设置有夹持结构,瓶盖内设置有拉动结构,第一刺破块用于切割密封膜,夹持结构用于夹持切割后的密封膜,拉动结构用于拉动夹持结构,把切割后的密封膜拿下来,防止割掉的密封膜掉落进瓶体内部,影响喝饮料人员的体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780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止芸贸易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86976.7

  • 发明设计人 张漫;

    申请日2021-04-12

  • 分类号B65D51/22(20060101);B65D23/00(20060101);B65D85/72(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76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孙怀香

  • 地址 51005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102号(自主申报)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0:5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瓶领域,具体为一种打开不会把密封膜掉落进瓶体内的瓶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料瓶子,为了密封等因素大多数都会在瓶口上端设置有密封膜,且瓶盖背后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刺破块,打开瓶子之后,翻转瓶盖盖在瓶口上,然后转动瓶盖就可以把密封膜中心一部分割掉,即密封膜打开,旋转瓶盖过多,割掉的密封膜可能会掉落进入瓶体内部,污染品体内的饮料,且掉落的密封膜不好拿出,对我们喝饮料也会产生不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开不会把密封膜掉落进瓶体内的瓶子,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开不会把密封膜掉落进瓶体内的瓶子,包括瓶体和瓶盖,瓶体上端具有瓶口,瓶口上端设置有密封膜,瓶盖下部具有连接腔,且连接腔下端开口,连接腔侧壁上设置有螺纹,瓶盖与瓶口螺纹连接,瓶盖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底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刺破块,凹槽内底端中心处设置有夹持结构,瓶盖内设置有拉动结构,第一刺破块用于切割密封膜,夹持结构用于夹持切割后的密封膜,拉动结构用于拉动夹持结构,把切割后的密封膜拿下来。

进一步的,夹持结构包括第二刺破块和两个托起结构,两个托起结构关于第二刺破块中心轴对称,托起结构下端与第二刺破块转动连接,第二刺破块下端固定连接在凹槽内底端上。

进一步的,第二次刺破块包括支撑柱和刺破结构,刺破结构为圆锥形结构,支撑柱下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托起结构下端部位于转动槽内。

进一步的,托起结构包括转动圆柱和弹簧,弹簧一端与转动圆柱侧壁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侧壁上,转动圆柱下端设置有矩形结构,矩形结构位于转动槽内,矩形结构在转动槽内上下转动。

进一步的,转动圆柱靠近支撑柱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块,转动圆柱下端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块,弹簧连接在第二安装块和第一安装块之间,且第一安装块安装弹簧的端面与支撑柱中心轴相平行,第二安装块安装弹簧的端面与支撑柱中心轴相平行。

进一步的,拉动结构为拉绳,支撑柱下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支撑柱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孔,第一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凹槽内底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孔径与第二通孔孔径一样大,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瓶盖下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连接腔连通,拉绳一端与转动圆柱上端连接,拉绳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连接腔和第三通孔并延伸至瓶盖外侧,拉绳另一端连接有拉动块,拉动块直径大于第三通孔直径,位于第一通孔上部的拉绳分为第一股拉绳和第二股拉绳,第一股拉绳和第二股拉绳分别与两个转动圆柱连接。

进一步的,拉绳与第二通孔下端部孔壁之间具有动密封,拉绳与第三通孔之间具有动密封。

进一步的,拉绳为尼龙绳。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即设置夹持结构让切割后的密封膜被夹持住,防止切割后的密封膜掉落。

2、本发明设置夹持结构,夹持结构上端具有圆锥形结构作为刺破结构,第一刺破块在转动的时候,夹持结构刺破密封膜也进入瓶体内,夹持结构在与密封膜接触时,密封膜会挤压转动圆柱,进而压缩弹簧,转动圆柱上部向支撑柱靠近,当夹持结构位于密封膜下端时,压缩弹簧会把转动圆柱弹开,转动圆柱上端即与密封膜下端接触,位于密封膜下端的转动圆柱到支撑柱中心的距离是大于夹持结构刺破密封膜形成的孔的半径的,即取出瓶盖后,夹持结构会把割掉的密封膜凸起,避免割掉的密封膜掉进瓶体内部。

3、本发明设置拉动结构,拉动结构为拉绳,拉动拉绳,就会拉动转动圆柱的上端,使转动圆柱上部靠近支撑柱,继而可以取下上面的密封膜,简单方便。

4、本发明中拉绳与第二通孔下端部孔壁之间具有动密封,拉绳与第三通孔之间具有动密封,防止瓶子倒放,瓶子内饮料进入到第二通孔内或者通过第三通孔泄露到外面。

5、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瓶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夹持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瓶盖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瓶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瓶体;2、瓶盖;3、第一刺破块;4、夹持结构;5、拉动结构;11、密封膜;21、凹槽;41、第二刺破块;42、托起结构;411、支撑柱;412、刺破结构;421、转动圆柱;422、弹簧;423、矩形结构;424、第一安装块;425、第二安装块;4111、转动槽;51、拉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的一种打开不会把密封膜掉落进瓶体内的瓶子,它包括瓶体1和瓶盖2,瓶体1上端具有瓶口,瓶口上端设置有密封膜11,瓶盖2下部具有连接腔,且连接腔下端开口,连接腔侧壁上设置有螺纹,瓶盖2与瓶口螺纹连接,瓶盖2上端设置有凹槽21,凹槽21内底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刺破块3(为现有技术,现有瓶盖2上端有第一刺破块3,用以打开密封膜11),凹槽21内底端中心处设置有夹持结构4,瓶盖2内设置有拉动结构5,第一刺破块3用于切割密封膜11,夹持结构4用于夹持切割后的密封膜11,拉动结构5用于拉动夹持结构4,把切割后的密封膜11拿下来。

夹持结构4包括第二刺破块41和两个托起结构42,两个托起结构42关于第二刺破块41中心轴对称,托起结构42下端与第二刺破块41转动连接,第二刺破块41下端固定连接在凹槽21内底端上。

第二次刺破块41包括支撑柱411和刺破结构412,刺破结构412为圆锥形结构,支撑柱411下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4111,托起结构42下端部位于转动槽4111内,托起结构42下端部在转动槽4111内转动连接。

托起结构42包括转动圆柱421和弹簧422,弹簧422一端与转动圆柱421侧壁固定连接,弹簧42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411侧壁上,转动圆柱421下端设置有矩形结构423,矩形结构423位于转动槽4111内,矩形结构423在转动槽4111内上下转动,转动槽4111和矩形结构423配合用于限制转动圆柱421只能上下方向转动,通过弹簧422的压缩和伸长使两个转动圆柱421相互靠近和远离支撑柱411。

转动圆柱421靠近支撑柱4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块424,转动圆柱421下端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块425,弹簧422连接在第二安装块425和第一安装块424之间,且第一安装块424安装弹簧422的端面与支撑柱411中心轴相平行,第二安装块425安装弹簧422的端面与支撑柱411中心轴相平行,连接弹簧422的端面相平行,使弹簧422更易受力。

拉动结构5为拉绳,支撑柱411下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支撑柱411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孔,第一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凹槽21内底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孔径与第二通孔孔径一样大,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瓶盖2下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连接腔连通,拉绳一端与转动圆柱421上端连接,拉绳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连接腔和第三通孔并延伸至瓶盖2外侧,拉绳另一端连接有拉动块51,拉动块51直径大于第三通孔直径,位于第一通孔上部的拉绳分为第一股拉绳和第二股拉绳,第一股拉绳和第二股拉绳分别与两个转动圆柱421连接,拉绳为尼龙绳。

拉绳与第二通孔下端部孔壁之间具有动密封,拉绳与第三通孔之间具有动密封,防止瓶子倒放,瓶子内饮料进入到第二通孔内或者通过第三通孔泄露到外面。

工作原理:打开瓶盖1,翻转瓶盖2并盖合在瓶口上,周向转动瓶盖2,第一刺破块3会刺破密封膜11,同时第一刺破块3会周向转动,切割密封膜11,此时夹持结构4的刺破结构412也会同时刺破密封膜11的中心处,随着瓶盖2的周向转动,瓶盖2也会向下移动,夹持结构4在向下移动的同时,密封膜11会挤压两个转动圆柱421,使两个转动圆柱421往靠近支撑柱411的方向转动,转动圆柱421压缩弹簧422,瓶盖2转动一会后,转动圆柱421上端位于密封膜11下侧,此时转动圆柱421上端与密封膜11下端相接触,第一刺破块3也把密封膜11割掉,割掉的密封膜11被两个转动圆柱421托起,瓶口打开,把瓶盖2拿开,割掉的密封膜11位于凹槽21内底端和两个转动圆柱421之间,随后拉动拉动块51,拉动块51带动拉绳,拉绳拉动两个转动圆柱421,两个转动圆柱421互相靠近,即可把割掉的密封膜11拿出,且此瓶盖2可重复利用。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拉动块51可换成拉环,拉绳的一端与拉环相连接。

实施例3:请参照图5,与实施例1不同的时,瓶盖2上端设置有翻盖,翻盖可盖合和在瓶盖2上端,把凹槽21盖住,防止第一刺破块3和夹持结构4暴露在外面,以免对操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造成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