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题组的多评智能阅卷方法

一种基于题组的多评智能阅卷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题组的多评智能阅卷方法,涉及计算机阅卷技术领域,解决了主观题的评分时由于阅卷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给分误差,设置多评阅卷模式,依靠不同阅卷人针对同一个主观题会给出不同的分值,合理处理阅卷结果,提高阅卷公允性。本申请以题组为单位进行阅卷阈值的设置和最终得分的核算,减小多评阅卷过程中的仲裁量,提升阅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956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博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61860.8

  • 发明设计人 强顺利;

    申请日2021-04-02

  • 分类号G06Q10/06(20120101);G06Q50/20(20120101);

  • 代理机构61223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卢会刚

  •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72号四联智能大厦一层104-110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5:4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阅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题组的多评智能阅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考试阅卷系统的种类较多,其处理的题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型;另一类是以主观题为主。对于主观题的评分,由于阅卷人的主观因素,不同阅卷人针对同一个主观题会给出不同的分值,阅卷结果大受主观影响,导致阅卷公允性降低。而现有技术中的阅卷系统均是由单人进行评分的,其评分结果不够准确。而现有的多评阅卷是以单个小题为单位进行阈值比较来进行最终得分的计算。阈值设置太小会导致仲裁量过大,仲裁阅卷人员的工作量随之增大;阈值设置过大又会使由于阅卷人员个人原因导致的打分偏差无法被系统检测到,从而导致批阅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下降。尤其是小题较多时,这两种情形更加严重。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题组的多评智能阅卷方法,以题组为单位进行阅卷阈值的设置和最终得分的核算,减小多评阅卷过程中的仲裁量,提升阅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题组的多评智能阅卷方法,以题组为单位进行阅卷阈值的设置和最终得分的核算,减小多评阅卷过程中的仲裁量,提升阅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题组的多评智能阅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扫描仪将已作答的纸质试卷扫描成图像存入计算机;

步骤S2:根据纸质试卷的题型分布设置客观题扫描模型和主观题扫描模型,将扫描图片进行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拆分,所述主观题扫描模型识别若干个主观题小题,并设置各小题的满分分值;

步骤S3:将至少两个主观题小题划分为一个题组,设置题组的阅卷方式为多评分者参与的多评模式,并设置题组打分阈值;

步骤S4:多评分者进入阅卷界面分别给题组进行阅卷打分,若打分总和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阈值,则题组内的每个小题均取多评分者的平均分;若打分总和之间的差值超出阈值则介入仲裁教师进行打分,完成打分。

更优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多评分者指有x个教师参与阅卷,其中x≥2且为整数,所述题组打分阈值为多评分者打分总和之间的差值。

更优地,当x取值2时,教师1与教师2同时进入阅卷界面,进行打分,若两组打分分数的总和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阈值,则该题组内每个小题分别取教师1和教师2打分的平均值作为该小题的最终分数;

若两组打分分数的总和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则将教师1和教师2相等打分的小题分数作为当前小题的最终得分,不相等的小题由仲裁教师直接进行打分,且作为当前小题的最终分。

更优地,当x取值3时,教师1与教师2同时进入阅卷界面,进行打分,若两组打分分数的总和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阈值,则该题组内每个小题分别取教师1和教师2打分的平均值作为该小题的最终分数;

若两组打分分数的总和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则将教师1和教师2相等打分的小题分数作为当前小题的最终得分,不相等的小题由教师3进行打分,教师3打分后题组分数的总和等于已有小题的最终得分加上教师3的打分。

更优地,若教师1与教师3组合的给分总和或者教师2与教师3组合的给分总和中,只有一组未超出题组阈值,则取该组合分数的平均分作为每道小题最终得分;

若两组给分均未超出题组阈值,则取与题组阈值差值较小的一组的平均分作为每小题的最终得分;

若两组给分均未超出题组阈值且差值相同,取总分较高的一组的平均分作为每道小题的最终得分;

若教师1与教师3组合的给分总和或者教师2与教师3组合的给分总和均超出了题组阈值,则取总分较高的一组进行组合内的分数比较,分数相同的小题取平均分作为最终得分,分数不相同的小题由仲裁教师给分并作为最终得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题组的多评智能阅卷方法,解决了主观题的评分时由于阅卷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给分误差,设置多评阅卷模式,依靠不同阅卷人针对同一个主观题会给出不同的分值,合理处理阅卷结果,提高阅卷公允性。本申请以题组为单位进行阅卷阈值的设置和最终得分的核算,减小多评阅卷过程中的仲裁量,提升阅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评题组阈值评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题组的多评智能阅卷方法,基于网上阅卷系统进行智能阅卷,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名称进行注释:

网上阅卷系统:是指将传统纸质试卷通过扫描仪扫描成图像,存入计算机系统,再通过算法处理,使得阅卷人员可以通过智能电子设备进行批阅的软件系统。

小题:网上阅卷系统中阅卷人员在批阅试卷时的最小给分单位。

题组:将有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小题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概念命名。阅卷人员看到的批阅界面通常以题组为单位进行展现和批阅,同时展现多个小题进行打分。

单评:对同一小题仅由一名阅卷人员进行批阅,所给分数即为最终得分。

多评:对同一小题由多名不同的阅卷人员进行批阅,按照一定的逻辑对多名阅卷人员的给分进行按一定规则综合计算后得出最终得分。通常分为双评和三评。

小题阈值:多评阅卷过程中预先设置的用来判断两个不同的阅卷人员对同一小题在批阅过程中给分的最大差值。如果给分差异超过阈值,则认为其中至少有一人给分不合理,需要由第三人干预。

双评:对同一小题由两个不同的阅卷人员批阅,如果给分差值小于等于阈值,则取平均分为该小题最终得分。如果给分差值大于阈值,则由第三人作为仲裁批阅给分,仲裁给分即为该小题最终得分。

三评:对同一小题由两个不同的阅卷人员批阅,如果给分差值小于等于阈值,则取平均分为该小题最终得分。如果给分差值大于阈值,则由第三人批阅,然后对于三名阅卷人员的给分两两为组进行比较。如果至少有一组给分差值小于等于阈值,则按一定规则取其中未超出阈值一组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否则,由第四人作为仲裁批阅给分,仲裁给分即为该小题最终得分。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题组的多评智能阅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扫描仪将已作答的纸质试卷扫描成图像存入计算机;

步骤S2:根据纸质试卷的题型分布设置客观题扫描模型和主观题扫描模型,将扫描图片进行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拆分,所述主观题扫描模型识别若干个主观题小题,并设置各小题的满分分值;

步骤S3:将至少两个主观题小题划分为一个题组,设置题组的阅卷方式为多评分者参与的多评模式,并设置题组打分阈值;

步骤S4:多评分者进入阅卷界面分别给题组进行阅卷打分,若打分总和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阈值,则题组内的每个小题均取多评分者的平均分;若打分总和之间的差值超出阈值则介入仲裁教师进行打分,完成打分。

其中,所述步骤S4中所述的多评分者指有x个教师参与阅卷,其中x≥2且为整数,所述题组打分阈值为多评分者打分总和之间的差值。

实施例1

当x取值2时,教师1与教师2同时进入阅卷界面,进行打分,若两组打分分数的总和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阈值,则该题组内每个小题分别取教师1和教师2打分的平均值作为该小题的最终分数;教师1与教师2的题组总分差值小于等于题组阈值,则各小题取平均分结束。当前题组设置8个小题,每小题的满分为5分,题组阈值设为10,具体如下表所示:

其中,教师1的40分与教师2的31分相差9,小于等于题组阈值10,各小题取平均分作为最终分。

若两组打分分数的总和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则将教师1和教师2相等打分的小题分数作为当前小题的最终得分,不相等的小题由仲裁教师直接进行打分,且作为当前小题的最终分。教师1与教师2的题组总分差值大于题组阈值,则由仲裁教师进行打分。当前题组设置8个小题,每小题的满分为5分,题组阈值设为10,具体如下表所示:

其中,教师1的40分与教师2的26分相差14,大于题组阈值10,*标注的小题由仲裁教师进行打分。

实施例2

当x取值3时,教师1与教师2同时进入阅卷界面,进行打分,若两组打分分数的总和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阈值,则该题组内每个小题分别取教师1和教师2打分的平均值作为该小题的最终分数;

若两组打分分数的总和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则将教师1和教师2相等打分的小题分数作为当前小题的最终得分,不相等的小题由教师3进行打分,教师3打分后题组分数的总和等于已有小题的最终得分加上教师3的打分。

实施例3

若教师1与教师3组合的给分总和或者教师2与教师3组合的给分总和中,只有一组未超出题组阈值,则取该组合分数的平均分作为每道小题最终得分;教师1、教师2和教师3进行打分,教师1与教师3的题组总分进行相比,教师2与教师3的题组总分进行相比,如果其中一组的差值小于等于题组阈值,则该组各小题取平均分结束。当前题组设置8个小题,每小题的满分为5分,题组阈值设为10,具体如下表所示:

其中,教师1的40分与教师2的22分相差18,大于题组阈值10,教师1的40分与教师3的29分相差11,大于题组阈值10,教师2的22分与教师3的29分相差7,在阈值范围内,该组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

若教师1与教师3、教师2与教师3两组给分均未超出题组阈值,则取总分差值较小的一组的平均分作为每小题的最终得分;教师1与教师2给分比较超出阈值后,教师3介入进行给分;教师1与教师3的题组总分进行相比,教师2与教师3的题组总分进行相比,如果其中两组的差值都小于等于题组阈值,取题组总分最接近的一组,按各小题取平均分结束。当前题组设置8个小题,每小题的满分为5分,题组阈值设为10,具体如下表所示:

其中,教师1的40分与教师2的28分相差12,大于题组阈值10,介入教师3进行给分,教师1的40分与教师3的31分相差9,在阈值范围内,教师2的28分与教师3的31分相差3,在阈值范围内,该组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

若两组给分均未超出题组阈值且差值相同,取总分较高的一组的平均分作为每道小题的最终得分;教师1、教师2和教师3进行打分,教师1与教师3的题组总分进行相比,教师2与教师3的题组总分进行相比,如果其中两组的差值都小于等于题组阈值,且题组总分之差相等时,取题组总分差值较小的一组,按各小题取平均分结束。当前题组设置8个小题,每小题的满分为5分,题组阈值设为10,具体如下表所示:

其中,教师1的40分与教师2的22分相差18,大于题组阈值10,教师1的40分与教师3的31分相差9,在阈值范围内且相等,教师2的22分与教师3的31分相差9,在阈值范围内且相等,该组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

若教师1与教师3组合的给分总和或者教师2与教师3组合的给分总和均超出了题组阈值,则取总分较高的一组进行组合内的分数比较,分数相同的小题取平均分作为最终得分,分数不相同的小题由仲裁教师给分并作为最终得分。教师1、教师2和教师3进行打分,教师1与教师3的题组总分进行相比,教师2与教师3的题组总分进行相比,如果其中两组的差值都大于等于题组阈值,则由仲裁教师给分。若教师1和教师3小题给分相等,或者教师2和教师3小题给分相等,则按照规则结束。当前题组设置8个小题,每小题的满分为5分,题组阈值设为10,具体如下表所示:

其中,教师1的40分与教师2的28分相差12,大于题组阈值10,教师1的40分与教师3的14分相差26,大于题组阈值10,教师2的28分与教师3的14分相差14,大于题组阈值10,该组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