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连接件、风铃片以及具有连接件和风铃片的幕墙结构

连接件、风铃片以及具有连接件和风铃片的幕墙结构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件、风铃片以及具有连接件和风铃片的幕墙结构。本申请的连接件包括第一卡轨、第二卡轨和固定板,第一卡轨包括用于容纳杆件的第一贯穿槽;第二卡轨包括用于容纳杆件的第二贯穿槽;固定板与第一卡轨和第二卡轨连接,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其中,第一贯穿槽的轴线方向和第二贯穿槽的轴线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倾斜夹角,且第一贯穿槽的出口端和第二贯穿槽的出口端均朝向固定板。故本申请通过连接件、连接杆将风铃片安装在幕墙上,安装方便,且连接杆拆装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8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010638103.6

  • 发明设计人 黄巧灵;

    申请日2020-07-02

  • 分类号E04B2/8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付兴奇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之江路148-1号2层20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7:3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件、风铃片以及具有连接件和风铃片的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剧院、剧场中,常常在幕墙上设置风铃片,来增加幕墙的动态感。

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幕墙上设置多个平行的横梁,然后将风铃片固定在横梁上,横梁和风铃片安装不便,横梁不易拆装更换,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风铃片以及具有连接件和风铃片的幕墙结构,其能够将风铃片安装在幕墙上。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接件,包括第一卡轨、第二卡轨和固定板,所述第一卡轨包括用于容纳杆件的第一贯穿槽;所述第二卡轨包括用于容纳杆件的第二贯穿槽;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贯穿槽的轴线方向和所述第二贯穿槽的轴线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倾斜夹角,且所述第一贯穿槽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贯穿槽的出口端均朝向所述固定板。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夹紧片,所述第一夹紧片设于所述第一贯穿槽的一侧;所述第一卡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夹紧片,所述第二夹紧片设于所述第二贯穿槽的一侧。

于一操作过程中,用钳子夹紧第一卡轨,使得第一贯穿槽的槽宽缩小从而卡住设于第一贯穿槽内的连接杆。当要拆卸时,用钳子夹紧第一夹紧片,向外掰扯第一夹紧片后,使得第一贯穿槽的槽宽放大,从而使得连接杆可以从第一贯穿槽内脱出。用钳子夹紧第二卡轨,使得第二贯穿槽的槽宽缩小从而卡住设于第二贯穿槽内的连接杆。当要拆卸时,用钳子夹紧第二夹紧片,向外掰扯第二夹紧片后,使得第二贯穿槽的槽宽放大,从而使得连接杆可以从第二贯穿槽内脱出。

于一操作过程中,当向内掰弯所述第一夹紧片后,第一夹紧片可以封闭第一贯穿槽,卡住设于第一贯穿槽内的连接杆。当向内掰弯所述第二夹紧片后,第二夹紧片可以封闭第二贯穿槽,卡住设于第二贯穿槽内的连接杆。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设于所述第一夹紧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卡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设于所述第二夹紧片的一侧。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设置,利于第一夹紧片和第二夹紧片的掰弯。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紧片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夹紧片设有多个。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紧片设有两个,分别设于第一贯穿槽的两侧。所述第二夹紧片设有两个,分别设于第二贯穿槽的两侧。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缺口设有两个,分别设于第一贯穿槽的两侧。所述第二缺口设有两个,分别设于第二贯穿槽的两侧。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穿槽的内底面和所述第二贯穿槽的内底面沿所述第一贯穿槽的深度方向具有高度落差。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落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贯穿槽的槽深。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轨设于所述第二卡轨和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贯穿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卡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贯穿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卡轨的上表面。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凸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上,且所述支撑板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高度落差。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连接孔,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上的串联件。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设有两个,且相互成间隔设置。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穿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贯穿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凸起。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左侧板、第一底板和第一右侧板,所述第一左侧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右侧板围成所述第一贯穿槽。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左侧板、第二底板和第二右侧板,所述第二左侧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围成所述第二贯穿槽。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右侧板与所述第二左侧板连接,形成所述第一倾斜夹角。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侧板和所述第一右侧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底板相互垂直。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左侧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底板相互垂直。

于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夹紧片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左侧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二夹紧片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左侧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上。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夹紧片为外翻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左侧板成垂直设置。第二夹紧片为外翻设置,且与所述第二左侧板成垂直设置。

于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缺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左侧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二缺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左侧板和所述第二右侧板上。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凸设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左侧板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板凸设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右侧板所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成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板成倾斜设置。

一种风铃片,能用于与上述的连接件配合安装使用,所述风铃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的第二连接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风铃片包括:两个三角板片,两个所述三角板片的长边相互连接,形成一菱形结构;所述菱形结构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倾斜夹角,所述第二倾斜夹角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倾斜夹角。

于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三角板片互成倾斜设置。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分别设于两个三角板片上的两个第二连接孔。

一种具有连接件和风铃片的幕墙结构,包括:墙体、连接件、连接杆和风铃片,所述连接件为上述的连接件;所述风铃片为上述的风铃片,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杆和所述风铃片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均设于所述墙体上,且多个所述连接杆相互交叉形成一个菱形交叉形状的支架;各个所述连接件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交叉的部位;

多个所述风铃片通过多个所述连接件能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墙体上设有多个固定件和多个张紧件;各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墙体上,另一端通过所述张紧件连接在所述墙体上。

于一实施例中,连接杆为钢索或者钢丝绳。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串联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风铃片上的第二连接孔;所述串联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风铃片连接在一起。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设有两个,且相互成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设有两个,且相互成间隔设置。

于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的孔间距大于或者等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的孔间距。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连接件、连接杆将风铃片安装在幕墙上,安装方便,且连接杆拆装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本申请通过将连接杆连接成菱形交叉形状的支架,且通过将风铃片做成菱形结构,使得幕墙更为美观,具有较高的视觉效果。

本申请中风铃片由两个相对倾斜的三角板片,增加了风铃片的空间立体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具有连接件和风铃片的幕墙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具有连接件和风铃片的幕墙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风铃片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幕墙结构;100-墙体;101-固定件;102-张紧件;200-连接杆;201-空穴;300-连接件;310-第一卡轨;311-第一贯穿槽;311a-第一贯穿槽的内底面;311b-第一贯穿槽的内侧壁;312-第一限位凸起;313-第一夹紧片;314-第一缺口;310a-第一卡轨的上表面;310b-第一卡轨的下表面;315-第一左侧板;316-第一底板;317-第一右侧板;320-第二卡轨;321-第二贯穿槽;321a-第二贯穿槽的内底面;321b-第二贯穿槽的内侧壁;322-第二限位凸起;323-第二夹紧片;324-第二缺口;320a-第二卡轨的上表面;320b-第二卡轨的下表面;325-第二左侧板;326-第二底板;327-第二右侧板;330-固定板;331-第一连接部;331a-第一连接孔;331b-串联件;330a-固定板的上表面;330b-固定板的下表面;332-第二侧边;333-第三侧边;334-第四侧边;335-第五侧边;336-第六侧边;337-第一侧边;340-支撑板;350-第一限位板;360--第二限位板;H1-高度落差;A1-第一倾斜夹角;400-风铃片;411-三角板片;411a-长边;411b-短边;412-第二连接部;412a-第二连接孔;A2-第二倾斜夹角;A3-第三倾斜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照图1,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具有连接件300和风铃片400的幕墙结构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种具有连接件300和风铃片400的幕墙结构1,包括墙体100、连接件300、连接杆200和风铃片400,连接件300、连接杆200和风铃片400均设有多个。各个连接件300的尺寸、形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各个连接杆200的尺寸、形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各个风铃片400的尺寸、形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实施例中,各个连接件300的尺寸、形状相同,各个连接杆200的尺寸、形状相同,各个风铃片400的尺寸、形状相同。

连接杆200可以是锁链、绳子、金属丝、金属杆、木杆、塑料杆等条状部件,连接杆200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长方形、管形等形状。多个连接杆200均设于墙体100上,且多个连接杆200相互交叉形成一个菱形交叉形状的支架,在此支架上设有多个菱形的空穴201。

本实施例的连接杆200是钢索或者钢丝绳,在墙体100上设有多个固定件101和多个张紧件102,固定件101和张紧件102可以是螺栓螺母、管接件等部件。各个连接杆200的一端通过固定件101固定在墙体100上,另一端通过张紧件102连接在墙体100上。连接杆200可一端固定,一端张紧,可以调整张紧,且精确控制定位。

各个连接件300设于两个连接杆200交叉的部位;多个风铃片400通过多个连接件300能晃动地连接在支架上。且本实施例的风铃片400可以是菱形结构,分别设置在部分支架的空穴201内。本实施例通过将连接杆200连接成菱形交叉形状的支架,且通过将风铃片400做成菱形结构,风铃片400可以随风而动,舞动光影,使得幕墙更为美观,具有较高的视觉效果。其中,风铃片400可以采用超薄铝板,使得风铃片400的质量更为轻盈。

于一操作过程中,先将多个连接杆200固定在墙体100上,并令多个连接杆200菱形交叉形状的支架,再在部分连接杆200交叉的部位固定上一些连接件300,最后将风铃片400设于空穴201内,并令风铃片400能晃动地连接在连接件300上。故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剧院、剧场或者舞台中。通过连接件300、连接杆200将风铃片400安装在幕墙上,安装方便,且连接杆200拆装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请参照图2,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具有连接件300和风铃片400的幕墙结构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连接件300包括第一卡轨310、第二卡轨320和固定板330,第一卡轨310包括用于容纳一个连接杆200的第一贯穿槽311;第二卡轨320包括用于容纳另一个连接杆200的第二贯穿槽321;固定板330与第一卡轨310和第二卡轨320连接,固定板330上设有用于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31,风铃片400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331相配的第二连接部412。

第一贯穿槽311和第二贯穿槽321均为直线型槽,其截面与连接杆200的截面相同或者相似,其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弧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的。第一贯穿槽311的轴线方向,即第一贯穿槽311的长度方向与其所容纳的连接杆200轴线方向相同,第二贯穿槽321的轴线方向,即第二贯穿槽321的长度方向与其所容纳的连接杆200轴线方向相同。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贯穿槽311和第二贯穿槽321的槽宽等于或者略小于对应的连接杆200的宽度(直径),使得连接杆200能直接卡在第一贯穿槽311和第二贯穿槽321内。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贯穿槽311和第二贯穿槽321的槽宽等于或者略大于对应的连接杆200的宽度(直径),则可以通过限位凸起、卡扣、螺栓、销钉或用钳子使得连接件变形来夹紧等方式来与连接杆200连接。

第一贯穿槽311的轴线方向和第二贯穿槽321的轴线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倾斜夹角A1,且第一贯穿槽311的出口端和第二贯穿槽321的出口端均朝向固定板330。第一倾斜夹角A1的设置使得第一贯穿槽311和第二贯穿槽321可以容纳两个交叉的连接杆200,连接杆200的交叉部位汇集到固定板330上。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倾斜夹角A1的角度可以是90°-50°。本实施例中,第二倾斜夹角A2的角度是68°。

第一连接部331包括串联件331b以及设于固定板330上的第一连接孔331a,第二连接部412包括分别设于风铃片400上的第二连接孔412a;串联件331b可是绳子、钢丝、圆环等部件,通过第一连接孔331a和第二连接孔412a将固定板330和风铃片400连接在一起。

于一操作过程中,令两个交叉、交叠的连接杆200分别设于第一贯穿槽311和第二贯穿槽321内,使得连接件300固定设于两个连接杆200交叉的部位,接着通过串联件331b将风铃片400能晃动地设于空穴201内。

第一连接孔331a设有两个,且相互成间隔设置;第二连接孔412a设有两个,且相互成间隔设置。则本实施例中,风铃片400是通过两个串联片连接定位,具有两个支点,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单点固定,不仅可以灵活摆动,而且容易复位,可以避免风铃片400绕单个支点旋转而使得整个墙体100的风铃片400方向各异,产生墙面观赏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连接孔331a之间的孔间距大于两个第二连接孔412a之间的孔间距。则两个串联件331b形成V字形装,对风铃片400产生两个相对倾斜的拉力,使得风铃片400上两个方向的受力位于一个平面上,使得风铃片400摆动后能复位,使整个墙面的风铃片400方向可以较为整齐。于一其他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连接孔331a之间的孔间距小于或者等于两个第二连接孔412a之间的孔间距。

本实施例中,风铃片400包括两个大小相同的三角板片411,两个三角板片411的长边411a相互连接,形成一菱形结构;两个第二连接孔412a分别设于两个三角板片411上。

菱形结构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倾斜夹角A2,第二倾斜夹角A2成相邻的两个短边411b所形成夹角,上述两个短边411b分别为两个三角板片411的短边411b。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倾斜夹角A2的角度可以是90°-50°。本实施例中,第二倾斜夹角A2的角度是65°。

第二倾斜夹角A2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倾斜夹角A1,从而可以使得风铃片400小于空穴201,风铃片400与空穴201之间具有空隙,当风铃片400在空穴201中晃动时,风铃片400能晃动地更为流畅,减少连接杆200和风铃片400之间的干涉。

请参照图3,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风铃片400的侧视图。两个三角板片411互成倾斜设置,形成第三倾斜夹角A3。相较于平面板式风铃片400,第三倾斜夹角A3的设置可以增加风铃片400的空间立体感。于一实施例中,第三倾斜夹角A3的角度可以是170°-120°。

两个三角板片411可以是焊接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的。本实施例的风铃片400可以是由一个金属板弯折而成的。

请参照图4,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3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0为一体的,固定板330、第一卡轨310和第二卡轨320是一体的,连接件300可以由一个整片的金属板弯折而成或者注塑成型的。于一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件300为分体式的,第一卡轨310是一体的,第二卡轨320是一体的,第一卡轨310和第二卡轨320和固定板330通过焊接的等方式固定在一起。

第一卡轨31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夹紧片313,第一夹紧片313设于第一贯穿槽311的一侧。第二卡轨32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夹紧片323和至少一个第二缺口324,第二夹紧片323设于第二贯穿槽32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紧片313设有两个,分别设于第一贯穿槽311的两侧。第二夹紧片323设有两个,分别设于第二贯穿槽321的两侧。

于一操作过程中,先将连接件300放在两交叉的连接杆200(请参照图2)上,用钳子等专用工具夹紧第一卡轨310,使得第一贯穿槽311的槽宽缩小从而卡住设于第一贯穿槽311内的连接杆200。当要拆卸时,用钳子等专用工具夹住第一夹紧片313,向外掰扯第一夹紧片313后,使得第一贯穿槽311的槽宽放大,从而使得连接杆200可以从第一贯穿槽311内脱出。用钳子夹紧第二卡轨320,使得第二贯穿槽321的槽宽缩小从而卡住设于第二贯穿槽321内的连接杆200。当要拆卸时,用钳子等专用工具夹住第二夹紧片323,向外掰扯第二夹紧片323后,使得第二贯穿槽321的槽宽放大,从而使得连接杆200可以从第二贯穿槽321内脱出。

于一操作过程中,先将连接件300放在两交叉的连接杆200(请参照图2)上,接着可以通过钳子等专用工具来向内(向着第一贯穿槽311或第二贯穿槽321)掰弯第一夹紧片313和第二夹紧片323,第一夹紧片313盖在第一贯穿槽311上,卡住设于第一贯穿槽311内的连接杆200,限制该连接杆200的移动,从而达到封闭第一贯穿槽311的效果;第二夹紧片323也盖在第二贯穿槽321上,卡住设于第二贯穿槽321内的连接杆200,限制该连接杆200的移动,从而达到封闭第二贯穿槽321的效果。当要拆卸时,通过钳子等专用工具来向外掰弯第一夹紧片313和第二夹紧片323,使其回复原状即可。

第一卡轨31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314,第一缺口314设于第一夹紧片313的一侧;第二卡轨32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缺口324,第二缺口324设于第二夹紧片323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314设有两个,分别设于第一贯穿槽311的两侧。第二缺口324设有两个,分别设于第二贯穿槽321的两侧。

第一缺口314和第二缺口324的设置,可以作为钳子等专用工具伸入的空间,利于第一夹紧片313和第二夹紧片323的夹紧、掰扯、掰弯和调整形状。

第一贯穿槽311的内底面311a和第二贯穿槽321的内底面321a沿第一贯穿槽311的深度方向具有高度落差H1。高度落差H1的设置可以将连接件300所连的两个连接杆200沿槽深方向错开来,使得两个连接杆200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上,减小连接杆200在交叉过程中的变形、磨损等,提升连接杆200的使用寿命。

高度落差H1的大小与位于第二贯穿槽321的连接杆200厚度有关。高度落差H1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第二贯穿槽321的连接杆200厚度。本实施例中,高度落差H1小于第二贯穿槽321的槽深。

第一贯穿槽311具有两个相对的内侧壁,在第一贯穿槽311的内侧壁311b上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凸起312。当连接杆200设于第一贯穿槽311内时,第一限位凸起312与连接杆200相抵,不仅能限制连接杆200的移动,还能增强摩擦力。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起312设有四个,分别位于第一贯穿槽311的两个内侧壁上,且成对称分布。

第二贯穿槽321具有两个相对的内侧壁,在第二贯穿槽321的内侧壁321b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凸起322。当连接杆200设于第二贯穿槽321内时,第二限位凸起322与连接杆200相抵,不仅能限制连接杆200的移动,还能增强摩擦力。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凸起322设有四个,分别位于第二贯穿槽321的两个内侧壁上,且成对称分布。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轨310设于第二卡轨320和固定板330的上方;且第一卡轨310道位于第二卡轨320的左侧。从而可知连接件300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贯穿槽311和第二贯穿槽321均为U型贯穿槽,分别贯穿第一卡轨310和第二卡轨320的三个表面。第一贯穿槽311贯穿第一卡轨310的上表面310a和前后两端面,第二贯穿槽321贯穿第二卡轨320的上表面320a和前后两端面,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卡轨310和第二卡轨320的开口均朝上,则当把连接件300根据第一卡轨310的开口方向按在两个交叉的连接杆200上时,就可以令两个连接杆200分别陷入对应的第一贯穿槽311和第二贯穿槽321上。

于一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贯穿槽311贯穿第一卡轨310的上表面310a和前后两端面,第二贯穿槽321贯穿第二卡轨320的下表面320b和前后两端面,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卡轨310和第二卡轨320的开口相反,则需要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连接杆200,令两个连接杆200分别伸入对应的第一贯穿槽311和第二贯穿槽321上。

固定板330的上表面330a与第一贯穿槽311的内底面311a相接,则当连接杆200设于第二贯穿槽321内时,连接杆200可以与固定板330的上表面330a相贴,固定板330不仅用于连接风铃片400还可以限制设置于第二贯穿槽321内连接杆200的移动。

连接件300还包括支撑板340,支撑板340凸设于固定板330的上表面330a上,且支撑板340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高度落差H1,则连接杆200设于第一贯穿槽311内时,连接杆200可以被支撑板340抬高,连接杆200与连接杆200的上表面相贴,使得该连接杆200与固定板330之间留有一个空间,以供另一个连接杆200穿过,且能被容纳在第二贯穿槽321内。

连接件300还包括第一限位板350,第一限位板350凸设于固定板330的上表面330a,且位于固定板330的左边,则当连接杆200设于第二贯穿槽321内时,连接杆200可以与第一限位板350相贴,第一限位板350用于限制设置于第二贯穿槽321内连接杆200的移动。

连接件300还包括第二限位板360,第二限位板360凸设于固定板330的上表面330a,且位于固定板330的右边;则当连接杆200设于第一贯穿槽311内时,连接杆200可以与第二限位板360相贴,第二限位板360用于限制设置于第一贯穿槽311内连接杆200的移动。

其中,第一限位板350与第二限位板360成间隔设置,且第一限位板350相对于第二限位板360成倾斜设置,成V形分布。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350的最大高度与第二限位板360的最大高度相等,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卡轨310的上表面310a与固定板330的上表面330a之间的距离。于一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350的高度为第二卡轨320的上表面320a与固定板330的上表面330a之间的距离。

请参照图5,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300的俯视图。第一卡轨3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左侧板315、第一底板316和第一右侧板317,第一左侧板315和第一右侧板317相互平行,第一左侧板315和第一底板316相互垂直,第一左侧板315、第一底板316和第一右侧板317围成第一贯穿槽311。

第二卡轨3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左侧板325、第二底板326和第二右侧板327,第二左侧板325和第二右侧板327相互平行,第二左侧板325和第二底板326相互垂直,第二左侧板325、第二底板326和第二右侧板327围成第二贯穿槽321。第一右侧板317与第二左侧板325连接,形成第一倾斜夹角A1。

两个第一夹紧片313分别设于第一左侧板315和第二右侧板327上。第一夹紧片313为外翻设置,且与第一左侧板315成垂直设置。两个第二夹紧片323分别设于第二左侧板325和第二右侧板327上。第二夹紧片323为外翻设置,且与第二左侧板325成垂直设置。第二夹紧片323和第一夹紧片313均为外翻设置,便于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安装和顶拆。

两个第一缺口314分别设于第一左侧板315和第二右侧板327上。两个第二缺口324分别设于第二左侧板325和第二右侧板327上。

第一限位板350靠近第一左侧板315,且第一限位板350与第一左侧板315连接在一起,第二限位板360靠近第二右侧板327,且第二限位板360与第二右侧板327连接在一起。

请参照图6,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300的俯视图。固定板330的侧壁边缘包括第一侧边337、第二侧边332、第三侧边333、第四侧边334、第五侧边335和第六侧边336。第一侧边337用于与第一卡轨310和第二卡轨320连接。第二侧边332用于设置第一限位板350,第六侧边336用于设置第二限位板360。第三侧边333、第四侧边334和第五侧边335均与第一侧边337相对。

支撑板340设于第五侧边335上,当有两个交叉的连接杆200(请参照图2)与连接件300连接时设于第一贯穿槽311内的连接杆200位于第五侧边335的上方,设于第二贯穿槽321内的连接杆200位于第三侧边333的上方。

第三侧边333和第四侧边334之间可以形成一个钝角,令第三侧边333相对于第四侧边334翘起;第四侧边334和第五侧边335之间可以形成一个钝角,令第五侧边335相对于第四侧边334翘起。

两个第一连接孔331a设于第四侧边334的上方,且两个第一连接孔331a之间的孔间距大于第四侧边334的长度,由于两个串联件331b为V字形装,而本实施例中,第三侧边333和第五侧边335翘起,利于安装串联件331b,减小了风铃片400摆动的干涉。

请参照图7,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300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卡轨320的下表面320b与固定板330的下表面330b相接,且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卡轨320的下表面320b与第一卡轨310的下表面310b不在同一高度上,其间距等于高度落差H1。

请参照图8,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件300的结构示意图。连接件300由一个整片的金属板弯折而成的,连接件300在各个转角、棱边处设有圆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