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和吸收方法

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和吸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包括与大气连通的母棚、设置于母棚内的子棚,以及与各个子棚连通的尾气输送管路,子棚内部种植植物,且能够密封或打开与大气连通,尾气输送管路在与各个子棚的连通通路上设置有阀门;还包括设置于子棚内部的第一检测单元,以及控制器,第一检测单元对子棚内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进行检测,控制器能够在子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对应阀门,并在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打开对应子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收方法。本发明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进行碳吸收,结构简单,绿色环保,且通过第一检测单元对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整个吸收过程精确可控,实用性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342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领潮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608132.2

  • 发明设计人 王清;

    申请日2021-06-01

  • 分类号B01D53/62(20060101);B01D53/85(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陕芳芳

  • 地址 314117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益群路38号1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55:4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和吸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电,供热,以及垃圾处理过程中,化石原料,如煤、石油产物、天然气,以及其他可燃气体和有机物(包括有机固废垃圾)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产生不利影响。

现有技术中进行碳处理的物理、化学等方法,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且整体吸收过程精确可控,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包括与大气连通的母棚、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母棚内的子棚,以及与各个所述子棚连通的尾气输送管路,所述子棚内部种植有植物,并且所述子棚能够密封或打开与大气连通,所述尾气输送管路用于向各个所述子棚内通入尾气,且所述尾气输送管路在与各个所述子棚的连通通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子棚内部的第一检测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所述子棚、所述阀门均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能够对所述子棚内部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进行检测,所述控制器能够在所述子棚内部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对应的所述阀门,并在所述子棚内部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打开对应所述子棚。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即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饱和点,当超过饱和点后,即使CO

本发明碳排放吸收装置中,各个子棚内部种植有植物,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子棚密封,并将二氧化碳尾气通入子棚内,当二氧化碳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对应阀门,停止尾气输入,子棚内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持续通过第一检测单元对子棚内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进行检测,经过预定时间后,当子棚内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打开对应子棚与大气连通,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尾气净化工作,不同子棚运行原理相同。

因此,本发明碳排放吸收装置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进行碳吸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且通过第一检测单元对子棚内气体浓度进行精准检测,整个吸收过程精确、可控,实用性更强。

可选地,所述尾气输送管路包括总管路和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子棚连通的支管路,所述总管路埋设于地表以下,所述支管路向上延伸至所述子棚内部。

可选地,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总管路的冷凝单元、增压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尾气经冷凝、增压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

可选地,所述母棚和所述子棚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子棚内部的第二检测单元和调节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子棚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对所述子棚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调节,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器4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子棚和/或所述母棚内部的光源,用于对对应的所述植物进行照明,以进行光合作用。

可选地,所述子棚侧壁设置有开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的密封门,所述密封门能够打开或闭合所述开口。

可选地,还包括连通所述子棚、并向所述母棚外部延伸的输出管路,以及连接于所述输出管路外端的引风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碳排放吸收方法,基于前述碳排放吸收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密封子棚,向所述子棚内通入尾气,检测所述子棚内部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在所述子棚内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对应阀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在所述子棚内部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打开所述子棚。

本发明碳排放吸收方法,基于前述碳排放吸收装置,具有与前述碳排放吸收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碳排放吸收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碳排放吸收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碳排放吸收装置的左视图;

其中,图1至图3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母棚;2-子棚;3-尾气输送管路;4-控制器;5-冷凝单元;6-增压单元;7-存储单元;01-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碳排放吸收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碳排放吸收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1碳排放吸收装置的左视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包括与大气连通的母棚1、至少一个设置于母棚1内的子棚2,以及与各个子棚2连通的尾气输送管路3,子棚2内部种植有植物01,并且子棚2能够密封或打开与大气连通,尾气输送管路3用于向各个子棚2内通入尾气,尾气输送管路3在与各个子棚2的连通通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还包括设置于子棚2内部的第一检测单元,以及与第一检测单元、子棚2、阀门均电连接的控制器4,第一检测单元能够对子棚2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进行检测,控制器4能够在子棚2内部二氧化碳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对应的阀门,并在子棚2内部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打开对应子棚2。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即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饱和点,当超过饱和点后,即使CO

本发明碳排放吸收装置中,各个子棚2内部种植有植物01,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子棚2密封,并将尾气通入子棚2内,当二氧化碳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对应阀门,停止尾气输入,子棚2内部植物01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持续通过第一检测单元对子棚2内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进行检测,经过预定时间后,当子棚2内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打开对应子棚2与大气连通,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尾气净化工作,不同子棚2运行原理相同。

因此,本发明碳排放吸收装置利用植物01的光合作用进行碳吸收,结构简单,绿色环保,且通过第一检测单元对子棚2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精准检测,一方面,使得整个吸收过程精确、可控,实用性更强;另一方面,可以精确计算系统的碳中和量,为全社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做贡献。

本实施例中,母棚1和子棚2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如透明塑料、透明玻璃等,植物01进行光合作用,光源可以为太阳光,子棚2和/或母棚1内部也可以设置有光源,用于对对应的植物01进行照明,使得植物01在夜晚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或补充太阳光,使得植物01具有最佳的光照条件;不同子棚2内种植的植物01可以不同,子棚2根据植物01(农作物)特点进行设计;母棚1的设置,为工作人员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此外,上述尾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以及不可燃烧的惰性气体。

请继续参考图1与图2,本实施例中,尾气输送管路3包括总管路和一一对应地与子棚2连通的支管路,总管路埋设于地表以下,支管路向上延伸至子棚2内部,这种布置方式使得装置整体结构更加整洁、便利。

进一步地,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总管路的冷凝单元5、增压单元6和存储单元7,尾气经冷凝、增压后存储在存储单元7。冷凝单元5具体可以采用换热管等,换热后产生的热水可用做其他用途。

子棚2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检测单元和调节单元,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对子棚2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检测,调节单元用于对子棚2内部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温度调节部件具体可以为电暖灯,湿度调节具体可以通过喷淋水的方式实现。

实际应用中,每个子棚2内部的温度、湿度条件同样需要根据种植植物01的不同进行适应性调整,保证植物01具有最佳的生长条件。

此外,子棚2打开与大气连通,可以有两种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方式为:子棚2侧壁设置有开口,还包括设置于开口处的密封门,密封门能够打开或闭合该开口。当子棚2内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可以直接打开密封门,将子棚2内满足排放条件的尾气排放到母棚1内,再由母棚1排放至大气。

第二种实施方式为:还包括连通子棚2、并向母棚1外部延伸的输出管路,以及连接于输出管路外端的引风机。当子棚2内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可以通过引风机直接将满足排放条件的尾气排放至大气。同时,输出管路上应当设置阀门,并与控制器电连接,只有满足排放条件时,控制器才控制阀门打开,不满足排放条件时,阀门闭合,保证子棚2处于密封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碳排放吸收方法,基于前述碳排放吸收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密封子棚2,向子棚2内通入尾气,检测子棚2内部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在子棚2内二氧化碳浓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关闭对应阀门;

植物01进行光合作用,持续检测子棚2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在子棚2内部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打开子棚2与大气连通。

本发明碳排放吸收方法,基于前述碳排放吸收装置,具有与前述碳排放吸收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碳排放吸收装置和吸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