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精异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含精异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精异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解决了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与丙炔氟草胺悬浮剂混合时容易导致丙炔氟草胺悬浮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精异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可有效防治大豆、花生、向日葵、棉花、甘蔗上的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提高作物产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2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含精异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农田杂草是严重威胁作物生产的一大类生物灾害。目前,用于防治大豆、花生、向日葵、棉花甘蔗田间杂草的除草剂品种存在用量大、品种及剂型单一、安全性差等缺点;并且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导致多种田间杂草抗药性增长。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的新型大豆、花生、向日葵、棉花田除草农药。

精异丙甲草胺与丙炔氟草胺复配制备微囊悬浮-悬浮剂,不仅可以扩大杀草谱,还可以延长持效期,降低用药量,是一种优异的防治大豆、花生、向日葵、棉花甘蔗田间杂草的除草剂组合物剂型。

但申请人在前期的研究试验中发现,按照现有技术方法制备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再与丙炔氟草胺悬浮剂混合,容易导致丙炔氟草胺悬浮率降低,给制剂的安全性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提出该发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精异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性能优异,解决了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与丙炔氟草胺悬浮剂混合时容易导致丙炔氟草胺悬浮率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含精异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通过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可以有效防治大豆、花生、向日葵、棉花、甘蔗上的一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延长持效期,提高作物产量效果明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含精异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多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进行预聚反应,得到异氰酸酯预聚体;

S2:将S1得到的异氰酸酯预聚体与精异丙甲草胺、溶剂混合均匀,得到第一物料;

S3:将水、乳化剂混合均匀,得到第二物料;

S4:将第一物料在剪切条件下倒入第二物料中,高速剪切,形成O/W乳状液,即第三物料;

S5:将扩链剂水溶液在搅拌情况下滴加至第三物料中,得到第四物料;

S6:向第四物料中加入增稠剂、防冻剂、分散剂、消泡剂,得到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S7:将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与丙炔氟草胺悬浮剂混合均匀,得到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所述丙炔氟草胺和所述精异丙甲草胺的重量比为1:(5-25)。

优选地,所述丙炔氟草胺和所述精异丙甲草胺的重量比为1:10。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S1中,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聚氧化乙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所述多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所述的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0.5-5);所述的预聚条件为60-80℃搅拌1-3小时。

研究结果表面,本发明制备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与丙炔氟草胺悬浮剂混合时导致丙炔氟草胺悬浮率降低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二醇;

优选地,所述多异氰酸酯选自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1-3);

本发明研究发现特定的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原料制备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与丙炔氟草胺悬浮剂是解决混合时丙炔氟草胺悬浮率不好问题的关键,特别是优选的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的效果更为优异。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S2中,所述的溶剂选自二甲苯、环己酮、溶剂油、油酸甲酯或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与精异丙甲草胺原药、溶剂的重量比为1:(5-30):(1-10)。

优选地,所述的溶剂为二甲苯、溶剂油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预聚体与精异丙甲草胺原药、溶剂的重量比为1:(5-10):(1-5)。

申请人惊奇的研究发现,原药的用量与异氰酸酯用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效果优于在这个范围外的效果。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S3中,所述的乳化剂选自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嵌段聚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月桂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乳化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1-30)。

优选地,乳化剂包括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嵌段聚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5-10)。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S5中所述的扩链剂选自多元胺和多元醇,其中多元胺选自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中一种或多种;多元醇选自1,4-丁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扩链剂水溶液浓度为(1-50)%;所述扩链剂与异氰酸酯预聚体的重量比为1:(1-10)。

优选地,所述扩链剂选自己二胺、三乙烯四胺、1,4-丁二醇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扩链剂与异氰酸酯预聚体的重量比为1:(3-5)。

经过研究发现,扩链剂与异氰酸酯的重量比对产品的性能有一定影响。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S6中,所述的分散剂包括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及其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拉开粉、聚羧酸盐、EO-PO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聚醚类分散剂、磷酸酯及其盐类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包括硅酸铝镁、黄原胶、膨润土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冻剂包括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消泡剂包括聚醚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所述第四物料和增稠剂、分散剂、防冻剂、消泡剂的重量比为1:(0.001-0.008):(0.01-0.1):(0.01-0.1):(0.001-0.008)。

上述制备方法步骤S7中,所述的丙炔氟草胺悬浮剂是由丙炔氟草胺原药、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水混合均匀并研磨至丙炔氟草胺微粒D90<5μm而得;所述分散剂包括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及其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拉开粉、聚羧酸盐、EO-PO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聚醚类分散剂、磷酸酯及其盐类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包括硅酸铝镁、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和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冻剂包括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消泡剂包括聚醚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所述丙炔氟草胺悬浮剂中丙炔氟草胺含量为(1-50)%,所述分散剂在丙炔氟草胺悬浮剂中的含量为(1-5)%,所述防冻剂在丙炔氟草胺悬浮剂中的含量为(1-10)%,所述增稠剂在丙炔氟草胺悬浮剂中的含量为(0.1-1)%,所述消泡剂在丙炔氟草胺悬浮剂中的含量为(0.1-1)%。所述制备方法为行业内惯用的研磨方法,此处不再论述。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含精异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在防除农作物田间杂草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农作物为花生、大豆、棉花和甘蔗。

优选地,所述使用方法为播后苗前土壤封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含精异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中的活性成分丙炔氟草胺和精异丙甲草胺按照比例组合使用,能够有效防治多种农作物的田间杂草,扩大杀草谱。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含精异丙甲草胺和丙炔氟草胺的微囊悬浮-悬浮剂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与丙炔氟草胺悬浮剂混合时丙炔氟草胺悬浮率效果优异;

2、本发明制备得到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具有较厚壁材、持效期长;

3、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与丙炔氟草胺悬浮剂适用于大豆、花生、向日葵、棉花、甘蔗田间杂草的防除,安全性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成分或步骤,而并未排除其它物质成分或步骤的存在。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原料、方法、手段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可以通过市场购买得到。百分含量指重量百分含量。同时,实施例并不是为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而是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构思和主旨。

实施例1 30%精异丙甲草胺.3%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二醇按照重量比1:2,在70℃下搅拌2小时,得到预聚体;

(2)取4g步骤1得到的异氰酸酯预聚体与30.9g (97%)精异丙甲草胺原药、9.1g溶剂油混合均匀得第一物料;

(3)将5g嵌段聚醚与30g水混合均匀,得第二物料;

(4)将第一物料经高速剪切倒入第二物料中,形成O/W乳状液,即第三物料;

(5)取1g 三乙烯四胺溶于4g水中,形成水溶液,滴加至搅拌中的第三物料中,得到第四物料;

(6)在第四物料中加入0.2g黄原胶、4g 木质素磺酸钠、4g 乙二醇、0.2g 有机硅消泡剂,得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7)将39.5%丙炔氟草胺原药、3%聚羧酸盐、5% 乙二醇、0.3%黄原胶、0.3%有机硅消泡剂、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并并研磨至丙炔氟草胺微粒D90<5μm;得到39.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8)取步骤7得到的39.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7.6g 与步骤6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混合均匀,得到33%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实施例2 30%精异丙甲草胺.6%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氧化丙烯多元醇按照重量比1:3,在80℃下搅拌3小时,得到预聚体;

(2)取6g步骤1得到的异氰酸酯预聚体与30.9g (97%)精异丙甲草胺原药、6g二甲苯混合均匀得第一物料;

(3)将1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与30g水混合均匀,得第二物料;

(4)将第一物料经高速剪切倒入第二物料中,形成O/W乳状液,即第三物料;

(5)取0.6g 1,4-丁二醇溶于5.4g水中,形成水溶液,滴加至搅拌中的第三物料中,得到第四物料;

(6)在第四物料中加入0.5g硅酸镁铝、1g 聚羧酸盐、4g 丙三醇、0.2g 有机硅消泡剂,得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7)将41.7%丙炔氟草胺原药、3%EO-PO嵌段共聚物、1%聚醚类分散剂、5% 乙二醇、0.2%黄原胶、0.3%有机硅消泡剂、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并并研磨至丙炔氟草胺微粒D90<5μm;得到41.7%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8)取步骤7得到的41.7%丙炔氟草胺悬浮剂14.4g 与步骤6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混合均匀,得到36%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实施例3 30%精异丙甲草胺.1.2%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将甲苯二异氰酸酯与聚氧化乙烯多元醇按照重量比1:0.5,在60℃下搅拌1小时,得到预聚体;

(2)取1g步骤1得到的异氰酸酯预聚体与30.9g( 97%)精异丙甲草胺原药、10g油酸甲酯混合均匀得第一物料;

(3)将8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7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与15g水混合均匀,得第二物料;

(4)将第一物料经高速剪切倒入第二物料中,形成O/W乳状液,即第三物料;

(5)取1g 己二胺溶于1g水中,形成水溶液,滴加至搅拌中的第三物料中,得到第四物料;

(6)在第四物料中加入0.5g羧甲基纤维素、7g 木质素磺酸钠、0.8g 丙三醇、0.4g聚醚消泡剂,得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7)将7%丙炔氟草胺原药、1%木质素磺酸钠、1%聚醚类分散剂、10% 丙三醇、1%白炭黑、0.3%有机硅消泡剂、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并并研磨至丙炔氟草胺微粒D90<5μm;得到7%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8)取步骤7得到的7%丙炔氟草胺悬浮剂17.2g 与步骤6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混合均匀,得到31.2%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实施例4 30%精异丙甲草胺.3%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将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二醇按照重量比1:5,在60℃下搅拌3小时,得到预聚体;

(2)取3g步骤1得到的异氰酸酯预聚体与30.9g 97%精异丙甲草胺原药、3g油酸甲酯混合均匀得第一物料;

(3)将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30g水混合均匀,得第二物料;

(4)将第一物料经高速剪切倒入第二物料中,形成O/W乳状液,即第三物料;

(5)取0.3g 二乙烯三胺溶于3g水中,形成水溶液,滴加至搅拌中的第三物料中,得到第四物料;

(6)在第四物料中加入0.07g黄原胶、0.8 g 接枝共聚物、8g 尿素、0.07g 聚醚消泡剂,得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7)将15.9%丙炔氟草胺原药、5%拉开粉、1% 丙三醇、1%白炭黑、0.3%有机硅消泡剂、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并并研磨至丙炔氟草胺微粒D90<5μm;得到15.9%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8)取步骤7得到的15.9%丙炔氟草胺悬浮剂18.9g 与步骤6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混合均匀,得到33%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实施例5 15%精异丙甲草胺.3%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将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聚氧化乙烯多元醇按照重量比1:2,在70℃下搅拌2小时,得到预聚体;

(2)取1.5g步骤1得到的异氰酸酯预聚体与15.5g 97%精异丙甲草胺原药、1.5 g环己酮混合均匀得第一物料;

(3)将1g聚乙烯醇与30g水混合均匀,得第二物料;

(4)将第一物料经高速剪切倒入第二物料中,形成O/W乳状液,即第三物料;

(5)取0.2g 三羟甲基丙烷溶于19.8g水中,形成水溶液,滴加至搅拌中的第三物料中,得到第四物料;

(6)在第四物料中加入0.2g黄原胶、3g 磷酸酯分散剂、5g 1,2-丙二醇、0.3g 有机硅消泡剂,得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7)将13.7%丙炔氟草胺原药、1%拉开粉、3%磷酸酯分散剂、5% 丙三醇、1%膨润土、0.3%有机硅消泡剂、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并并研磨至丙炔氟草胺微粒D90<5μm;得到13.7%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8)取步骤7得到的13.7%丙炔氟草胺悬浮剂22g 与步骤6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混合均匀,得到18%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对比例1 30%精异丙甲草胺.3%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取4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30.9g (97%)精异丙甲草胺原药、9.1g溶剂油混合均匀得第一物料;

(2)将5g嵌段聚醚与30g水混合均匀,得第二物料;

(3)将第一物料经高速剪切倒入第二物料中,形成O/W乳状液,即第三物料;

(4)取1g 三乙烯四胺溶于4g水中,形成水溶液,滴加至搅拌中的第三物料中,得到第四物料;

(5)在第四物料中加入0.2g黄原胶、4g 木质素磺酸钠、4g 乙二醇、0.2g 有机硅消泡剂,得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6)将39.5%丙炔氟草胺原药、3%聚羧酸盐、5% 乙二醇、0.3%黄原胶、0.3%有机硅消泡剂、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并并研磨至丙炔氟草胺微粒D90<5μm;得到39.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7)取步骤7得到的39.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7.6g 与步骤6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混合均匀,得到33%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对比例2 30%精异丙甲草胺.1.2%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取1g甲苯二异氰酸酯与30.9g (97%)精异丙甲草胺原药、10g油酸甲酯混合均匀得第一物料;

(2)将8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7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与15g水混合均匀,得第二物料;

(3)将第一物料经高速剪切倒入第二物料中,形成O/W乳状液,即第三物料;

(4)取1g 己二胺溶于1g水中,形成水溶液,滴加至搅拌中的第三物料中,得到第四物料;

(5)在第四物料中加入0.5g羧甲基纤维素、7g 木质素磺酸钠、0.8g 丙三醇、0.4g聚醚消泡剂,得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6)将7%丙炔氟草胺原药、1%木质素磺酸钠、1%聚醚类分散剂、10% 丙三醇、1%白炭黑、0.3%有机硅消泡剂、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并并研磨至丙炔氟草胺微粒D90<5μm;得到7%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7)取步骤7得到的7%丙炔氟草胺悬浮剂17.2g 与步骤6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混合均匀,得到31.2%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对比例3 30%精异丙甲草胺.3%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原位聚合法制备32.5%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2)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39.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3)取步骤2得到的39.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7.6g 与步骤1得到的92.4g 32.5%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混合均匀,得到33%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对比例4 30%精异丙甲草胺.6.5%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二醇按照重量比1:2,在70℃下搅拌2小时,得到预聚体;

(2)取4g步骤1得到的异氰酸酯预聚体与30.9g (97%)精异丙甲草胺原药、4.1g溶剂油混合均匀得第一物料;

(3)将5g嵌段聚醚与30g水混合均匀,得第二物料;

(4)将第一物料经高速剪切倒入第二物料中,形成O/W乳状液,即第三物料;

(5)取1g 三乙烯四胺溶于4g水中,形成水溶液,滴加至搅拌中的第三物料中,得到第四物料;

(6)在第四物料中加入0.2g黄原胶、2g 木质素磺酸钠、4g 乙二醇、0.2g 有机硅消泡剂,得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7)将44.5%丙炔氟草胺原药、3%聚羧酸盐、5% 乙二醇、0.3%黄原胶、0.3%有机硅消泡剂、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并并研磨至丙炔氟草胺微粒D90<5μm;得到39.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8)取步骤7得到的44.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14.6g 与步骤6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混合均匀,得到36.5%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对比例5 30%精异丙甲草胺.3%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二醇按照重量比1:0.4,在70℃下搅拌2小时,得到预聚体;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6 30%精异丙甲草胺.3%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二醇按照重量比1:6,在55℃下搅拌4小时,得到预聚体;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7 30%精异丙甲草胺.3%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1)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二醇按照重量比1:2,在70℃下搅拌2小时,得到预聚体;

(2)取0.8g步骤1得到的异氰酸酯预聚体与30.9g 97%精异丙甲草胺原药、9.1g溶剂油混合均匀得第一物料;

(3)将5g嵌段聚醚与30g水混合均匀,得第二物料;

(4)将第一物料经高速剪切倒入第二物料中,形成O/W乳状液,即第三物料;

(5)取9g 三乙烯四胺溶于4g水中,形成水溶液,滴加至搅拌中的第三物料中,得到第四物料;

(6)在第四物料中加入0.2g黄原胶、4g 木质素磺酸钠、4g 乙二醇、0.2g 有机硅消泡剂,得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7)将26.8%丙炔氟草胺原药、3%聚羧酸盐、5% 乙二醇、0.3%黄原胶、0.3%有机硅消泡剂、水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并并研磨至丙炔氟草胺微粒D90<5μm;得到39.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8)取步骤7得到的26.8%丙炔氟草胺悬浮剂11.2g 与步骤6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混合均匀,得到33%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对比例8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用的异氰酸酯种类为对苯二异氰酸酯。

测试实施例1

对实施例1-5及对比例1-8得到的丙炔氟草胺悬浮剂、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中丙炔氟草胺悬浮率及热储后悬浮率进行测定。

按照GB/T 14825-2006-农药悬浮率测定方法,测定丙炔氟草胺悬浮率;

按照GB/T19136-2021-农药热储稳定性测定方法,测定丙炔氟草胺在54℃ 14天、50℃ 4周、45℃ 6周、40℃ 8周、35℃ 12周、30℃ 18周后的悬浮率。

测定结果见表1及表2

表1 丙炔氟草胺悬浮剂中丙炔氟草胺悬浮率

表2 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由表1及表2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5及对比例1-8得到的丙炔氟草胺悬浮剂中丙炔氟草胺在常储及不同温度的热储下,悬浮率均高于95%;实施例1-5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中丙炔氟草胺在常储及不同温度的热储下,悬浮率也均高于95%;但是对比例1-8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中丙炔氟草胺在常储及不同温度的热储条件下,悬浮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都低于标准的80%。

测试实施例2

本测试实施例试验地设在河南省商丘市,供试作物为花生,品种为豫花9719。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整地前施复合肥25kg/667m2做基肥。试验地常年杂草较多, 主要禾本科杂草有马唐、牛筋草,阔叶杂草有反枝苋、刺儿菜、香附子等。试验时湿度适中。

试验共设15个处理,分别为实施例1-5,对比例1-8,人工除草及清水对照,每个处理重复4次,共计60个小区,小区面积20㎡,小区之间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花生以株行距20 cm×50 cm开穴点播,每穴2粒种子。播种前对花生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播后苗前施药土壤处理。使用电动喷雾器均匀土壤处理。药液采用二步稀释法配制,用水量为40㎏/667m2。

药效调查:药后7 d调查花生出苗率,药后20 d、40d调查株防效,花生成熟时收获测产。

株防效=(空白区杂草株数- 处理区杂草株数)/空白区区杂草株数 ×100%

调查结果见下表

表3 安全性调查表

由表3可以看出,清水对照处理由于未施用除草剂及未手工除草,对后期苗长势及产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实施例1-5由于丙炔氟草胺悬浮率高,施药均匀,安全性与人工除草相当;对比例1-8,由于丙炔氟草胺悬浮率的降低,安全性低,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表4 药后20天杂草株防效

表5 药后40天杂草株防效

由表4、表5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得到的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对一些恶性杂草如牛筋草、香附子的也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40天,防效仍在80%以上。而对比例1-8的数据显示,由于丙炔氟草胺悬浮率的降低,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不佳,对花生的长势及产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