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

一种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包括连接组件、灌注组件和收集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止流夹、第二止流夹和第一管件、第二管件、第三管件,第一止流夹安装于第二管件,第二止流夹安装于第三管件。灌注组件与第二管件连通,收集组件与第三管件连通。使用前,关闭第一止流夹和第二止流夹,将第一管件与胃管连接,使用时,开启第二止流夹,使患者的胃液流入收集组件后,关闭第二止流夹,将灌注组件挂起并开启第一止流夹,使得灌注组件内生理盐水或其他试剂通过连接组件流入患者体内,再将收集组件挂起,将连接组件与鼻肠管后开启第二止流夹将收集组件内胃液回输至患者体内,从而达到将胃液储存和回输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484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46702.4

  • 发明设计人 王胜楠;王爱妹;

    申请日2022-05-19

  • 分类号A61J15/00(2006.01);A61M1/00(2006.01);

  • 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邹俊

  • 地址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10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7: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J15/00 专利申请号:2022105467024 申请日:202205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05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治疗患者的胃瘫病症,临床中通常需要将患者的胃液吸出,通过生理盐水稀释胃液后将胃液回输,但在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够吸出胃液并将胃液回输的装置,胃瘫的治疗过程处于非闭环状态,在胃液吸出和回收的过程中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胃液储存和回输的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包括连接组件、灌注组件和收集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止流夹、第二止流夹和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件、第二管件、第三管件,所述第一止流夹安装于所述第二管件,所述第二止流夹安装于所述第三管件;

所述第一管件用于连接胃管,所述灌注组件与所述第二管件连通,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第三管件连通,所述灌注组件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悬挂部,所述收集组件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悬挂部。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灌注组件和所述收集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灌注组件包括灌注袋和与第四管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袋和第五管件,所述第四管件和所述第一悬挂部分别设于所述灌注袋的两端,所述第五管件和所述第二悬挂部分别设于所述收集袋的两端,所述第二管件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四管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三管件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五管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包括内管、外管和紧固件,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壁并形成一端开口的密封间隙,所述密封间隙从靠近所述第一管件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管件的一端逐渐扩大,所述紧固件插设于所述密封间隙,所述内管为弹性件,所述紧固件两侧分别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连接且在所述密封间隙内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管塞,所述管塞与所述外管连接,所述灌注组件或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分离时,所述管塞插设于所述内管的一端。

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两个输液调节器,两个所述输液调节器分别安装于所述第四管件和所述第五管件。

可选的,所述收集组件还包括排液口和用于控制所述排液口的第三止流夹,所述排液口设于所述收集袋。

可选的,还包括球囊,所述球囊安装于所述第三管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止流夹和所述第二止流夹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和固定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相对抵接于所述第二管件或所述第三管件两侧的外侧壁,且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使所述两侧的外侧壁抵接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卡接于所述固定部。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锥形接头,所述锥形接头安装于所述第一管件用于与胃管连接,且所述锥形接头的外径从所述第一管件向外逐渐减小。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使用前,关闭第一止流夹和第二止流夹,将第一管件与胃管连接,使用时,开启第二止流夹,使患者的胃液流入收集组件后,关闭第二止流夹,将灌注组件挂起并开启第一止流夹,使得灌注组件内生理盐水或其他试剂通过连接组件流入患者体内,再将收集组件挂起,将连接组件与鼻肠管或其他消化管道连接后开启第二止流夹将收集组件内胃液回输至患者体内,一方面达到了胃液与生理盐水或其他试剂混合达到稀释胃液的效果,另一方面达到将胃液储存和回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的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的第一止流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

1、连接组件,11、第一止流夹,111、第一抵接部,112、第二抵接部,113、固定部,12、第二止流夹,13、第一管件,14、第二管件,15、第三管件,16、第一连接件,161、内管,162、外管,163、紧固件,164、密封间隙,165、管塞,17、第二连接件,18、锥形接头,

2、灌注组件,21、第一悬挂部,22、灌注袋,23、第四管件,

3、收集组件,31、第二悬挂部,32、收集袋,33、第五管件,34、排液口,35、第三止流夹,

4、输液调节器,

5、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100,包括连接组件1、灌注组件2和收集组件3,连接组件1包括、第二止流夹12和相互连通的第一管件13、第二管件14、第三管件15,第一止流夹11安装于第二管件14,第二止流夹12安装于第三管件15。第一管件13用于连接胃管,灌注组件2与第二管件14连通,收集组件3与第三管件15连通,灌注组件2远离连接组件1的一端设有第一悬挂部21,收集组件3远离连接组件1的一端设有第二悬挂部31。使用前,关闭第一止流夹11和第二止流夹12,将第一管件13与胃管连接,使用时,开启第二止流夹12,使患者的胃液流入收集组件3后,关闭第二止流夹12,将灌注组件2通过第一悬挂部21挂起并开启第一止流夹11,使得灌注组件2内生理盐水或其他试剂通过连接组件1流入患者体内,再将收集组件3通过第二悬挂部31挂起,将连接组件1与鼻肠管或其他消化管道连接后开启第二止流夹12将收集组件3内胃液回输至患者体内,一方面达到了胃液与生理盐水或其他试剂混合达到稀释胃液的效果,另一方面达到将胃液储存和回输的效果。

较佳的,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灌注组件2和收集组件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灌注组件2包括灌注袋22和与第四管件23,收集组件3包括收集袋32和第五管件33,第四管件23和第一悬挂部21分别设于灌注袋22的两端,第五管件33和第二悬挂部31分别设于收集袋32的两端,第二管件14的端部设有与第四管件23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6,第三管件15的端部设有与第五管件33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7。灌注袋22与连接组件1之间通过第四管件23和第一连接件16可拆卸连接,收集袋32和连接组件1之间通过第五管件33和第二连接件17可拆卸连接,既可以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连接组件1、灌注组件2、收集组件3,增加该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100的通用度,也可以通过拆卸便于使用后对连接组件1、灌注组件2、收集组件3的清洗。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五管件33与鼻肠管等消化管道进行连接以完成将胃液回输的作业。

较佳的,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6和第二连接件17均包括内管161、外管162和紧固件163,外管162套设于内管161外壁并形成一端开口的密封间隙164,密封间隙164从靠近第一管件13的一端向远离第一管件13的一端逐渐扩大,紧固件163插设于密封间隙164,内管161为弹性件,紧固件163两侧分别与内管161和外管162连接且在密封间隙164内活动。以第一连接件16与第四管体的连接为例,使用时,将第四管体插入内管161,推动紧固件163使紧固件163插入密封间隙164使得内管161发生形变夹紧第四管件23,从而完成与第四管件23之间的快速连接。需要拆除时,随着紧固件163从密封间隙164内拔出,内管161与第四管件23松开,即可完成快速拆除。从而节省了操作人员将连接组件1和灌注组件2连接的时间。

较佳的,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6和第二连接件17还包括管塞165,管塞165与外管162连接,灌注组件2或收集组件3与连接组件1分离时,管塞165插设于内管161的一端,防止连接组件发生污染。

较佳的,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两个输液调节器4,两个输液调节器4分别安装于第四管件23和第五管件33。通过输液调节器4可以调整在收集胃液时,生理盐水和胃液的输入速度,也可以在控制胃液回输时的速度。

较佳的,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收集组件3还包括排液口34和用于控制排液口34的第三止流夹35,排液口34设于收集袋32。胃液回流完成后,可以通过排液口34将多余的胃液和生理盐水排出,也可以通过排液口34和第四管体分别将清洁水注入和排出,从而实现对收集组件3的充分清洁。

较佳的,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100还包括球囊5,球囊5安装于第三管件15。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管件14、第四管件23和第五管件33也可以安装有球囊5。通过球囊5可以调整该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100受到的气压,从而确保该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100内液体的流动。

较佳的,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流夹11和第二止流夹12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抵接部111、第二抵接部112和固定部113,第一抵接部111和第二抵接部112相对抵接于第二管件14或第三管件15两侧的外侧壁,且第一抵接部111和第二抵接部112使两侧的外侧壁抵接时,第一抵接部111卡接于固定部113。需要关闭第一止流夹11或第二止流夹12时,将第一抵接部111和第二抵接部112相向移动,使第二管件14或第三管件15相对两侧的管壁抵接,从而达到第二14或第三管件15的密封效果。该结构操作简单,单手即可完成以上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

较佳的,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还包括锥形接头18,锥形接头18安装于第一管件13,且锥形接头18的外径从第一管件13向外逐渐减小,通过锥形接头18连接胃管可以避免胃管与第一管件13之间的尺寸误差造成的间隙,避免胃管与第一管件13之间密封性不足造成装置的污染。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100,使用前,选取合适规格的连接组件1、灌注组件2和收集组件3并完成连接,关闭第一止流夹11和第二止流夹12,将锥形接头18与胃管连接,使用时,开启第二止流夹12,使患者的胃液流入收集组件3后,关闭第二止流夹12,将灌注组件2通过第一悬挂部21挂起并开启第一止流夹11,使得灌注组件2内生理盐水或其他试剂通过连接组件1流入患者体内,通过输液调节器4可以调节生理盐水或其他试剂的流动速度,生理盐水或其他试剂输入完成后,再将收集组件3通过第二悬挂部31挂起,通过连接组件1或者第五管件33与鼻肠管等消化管道并开启第二止流夹12将收集组件3内胃液回输至患者体内,通过输液调节器4可以调节胃液回输的速度。使用完成后,通过排液口34将多余的胃液排出,将连接组件1、灌注组件2和收集组件3拆卸并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的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使用前,关闭第一止流夹11和第二止流夹12,将第一管件13与胃管连接,使用时,开启第二止流夹12,使患者的胃液流入收集组件3后,关闭第二止流夹12,将灌注组件2通过第一悬挂部21挂起并开启第一止流夹11,使得灌注组件2内生理盐水或其他试剂通过连接组件1流入患者体内,再将收集组件3通过第二悬挂部31挂起,将连接组件1与鼻肠管或其他消化管道连接后开启第二止流夹12将收集组件3内胃液回输至患者体内,一方面达到了胃液与生理盐水或其他试剂混合达到稀释胃液的效果,另一方面达到将胃液储存和回输的效果。

二、灌注袋22与连接组件1之间通过第四管件23和第一连接件16可拆卸连接,收集袋32和连接组件1之间通过第五管件33和第二连接件17可拆卸连接,既可以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连接组件1、灌注组件2、收集组件3,增加该胃液稀释回收再灌注装置100的通用度,也可以通过拆卸便于使用后对连接组件1、灌注组件2、收集组件3的清洗。

三、以第一连接件16与第四管体的连接为例,使用时,将第四管体插入内管161,推动紧固件163使紧固件163插入密封间隙164使得内管161发生形变夹紧第四管件23,从而完成与第四管件23之间的快速连接。需要拆除时,随着紧固件163从密封间隙164内拔出,内管161与第四管件23松开,即可完成快速拆除。从而节省了操作人员将连接组件1和灌注组件2连接的时间。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