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连续流合成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方法

一种连续流合成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流反应合成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方法,以1,10‑菲罗啉一水合物为原料,在特定的反应原料、溶剂和连续流控制反应参数下精确控制反应条件进行反应,反应效率和收率高,操作简便,环保安全,具有工业化放大生产的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6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爱斯特(成都)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81520.3

  • 申请日2022-05-05

  • 分类号C07D471/04(2006.01);

  • 代理机构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肖柯岑;全学荣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科林路西段4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1: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 471/04 专利申请号:2022104815203 申请日:202205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流合成1-(1,10-菲罗啉 -2-基)乙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1-(1,10-菲罗啉-2-基)乙酮,英文名:1-(1,10-Phenanthrolin-2-yl)ethanone;CAS:72404-92-3,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电材料,开发其安全高效的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有若干1-(1,10-菲罗啉-2-基)乙酮合成工艺的报道;例如公开号为CN11000320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以1,10-菲罗啉为起始剂,通过侧链烷基化的方法得到目标产物,由于其反应选择性不高,要想得到的单边取代的烷基化菲罗啉产物,产率很低,产物复杂,难以分离;公开号为CN11296115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以8-氨基喹啉为原料进行加成反应,得到4-氧代-3-(喹啉-8-氨基)戊醛,进行环合反应,得到2-乙酰基 -1,2-二氢菲罗啉,再发生氧化反应,得到1-(1,10-菲罗啉-2-基)乙酮。这种方法路线太长,反应时间太长;公开号为CN10204060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以2-氰基-1,10-菲罗啉为原料悬浮于甲苯中,于-78℃滴加三甲基铝甲苯溶液,然后缓慢升温至室温。室温搅拌12h后,在冰水浴中向反应混合物滴加少量水,出现黄色沉淀。然后用稀盐酸萃取混合物。合并水层用固体氢氧化钾调至碱性,所得沉淀物过滤、干燥,然后通过碱性氧化铝柱纯化,收率60%,此路线对温度要求严格,反应时间太长、后处理难以实现放大生产。

可见,现有的1-(1,10-菲罗啉-2-基)乙酮合成工艺均为釜式合成工艺,存在路线复杂,反应时间长,产率低,难以工业化放大生产等缺陷。连续流化学又称为流动化学,是指通过泵输送物料并以连续流动模式进行化学反应的技术。得益于连续流反应(1)传质传热迅速;(2)参数控制精确,反应选择性好,尤其适合于抑制串联副反应;(3)连续化操作,时空效率高;(4)容易实现自动化;(5)安全等优势,近年来连续流反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过,连续流反应需要精确控制,物料量、反应温度、时间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反应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常规的釜式反应工艺在应用于连续流反应时,仍然存在困难。为了快速、安全且高效的1-(1,10-菲罗啉-2-基)乙酮放大化生产,提供一种连续流反应合成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釜式合成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工艺路线复杂,反应时间长,产率低,难以工业化放大生产等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一种连续流合成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流合成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10-菲罗啉-1-氧化物的合成:将1,10-菲罗啉或其水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有机溶液A,同时将有机溶液A通过计量泵1,氧化剂溶液通过计量泵2通入连续流反应器I中,连续流反应器I保温在85~95℃反应,即得 1,10-菲罗啉-1-氧化物;

(2)1,10-菲罗啉-2-甲腈的合成:1,10-菲罗啉-1-氧化物和碱加水配成碱性的水溶液B,同时将氰化钠水溶液通过计量泵3,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通过计量泵4通入混合模块m混合后得反应液1;

反应液1通入混合模块n,同时水溶液B通过计量泵5通入混合模块n 混合后得反应液2;

反应液2通入连续流反应器II中,同时将酰氯类活化剂的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液通过计量泵6通入连续流反应器II中反应至少10min得到1,10- 菲罗啉-2-甲腈;

(3)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合成:1,10-菲罗啉-2-甲腈溶于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得到有机溶液B,有机溶液B通过计量泵7经预冷模块a预冷后通入反应器III,同时,格式试剂的有机溶液通过计量泵8经预模块b预冷后通入反应器III反应得到反应液,计量泵7和计量泵8的流速比为(3.5~5.6):1;

反应液通入连续流淬灭反应器,同时将盐酸水溶液通过计量泵9通入连续流淬灭反应器,淬灭反应后得到1-(1,10-菲罗啉-2-基)乙酮。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有机溶剂是醋酸,所述氧化剂溶液是过氧化氢水溶液。

更进一步地,上述有机溶液A中1,10-菲罗啉或其水合物的浓度为 9~17%,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是30%~5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计量泵1与计量泵2的流速比为(6~7)x:1,x=y/z,y为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浓度与30%的比值,z为有机溶液A中1,10-菲罗啉或其水合物的浓度与16.67%的比值;

优选地,所述计量泵1流速为6ml/min~900ml/min,计量泵2流速为 1ml/min~150ml/min。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反应条件为:背压0.1~0.2MPa,反应50~70min。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水溶液B中1,10-菲罗啉-1-氧化物、水、碱的摩尔比为1:5:(18~19),所述氰化钠水溶液中氰化钠的浓度为7.4~16.7%,所述苯甲酰氯的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液中苯甲酰氯的浓度为25~35%;所述酰氯类活化剂为苯甲酰氯。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计量泵3和计量泵4的流速比为1:(1.5~2);所述计量泵5的流速,与计量泵3和计量泵4的流速之和的比值为1:(1.6~2.1);所述计量泵6的流速,与计量泵3、计量泵4和计量泵5的流速之和的比值为1:(11.5~12.0);

优选地,所述计量泵3的流速为1ml/min~150ml/min,所述计量泵4的流速为1.7ml/min~200ml/min,所述计量泵5的流速为1.5ml/min~200ml/min,所述计量泵6的流速为0.3ml/min~50ml/min。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混合模块m的混合条件为0~40℃混合1~3min,混合模块n的混合条件为0~40℃混合1~3min;所述反应的条件为:20~50℃反应11~18min。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有机溶液B中1,10-菲罗啉-2-甲腈的浓度为 6.5~7.5%,所述格式试剂的有机溶液为甲基氯化镁、甲基溴化镁或甲基碘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浓度为2.5~3.5M/L;所述盐酸水溶液为2.5%的盐酸水溶液。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计量泵7和计量泵9的流速比为(0.7~1.3):1;

优选地,所述计量泵7的流速为4ml/min~200ml/min,计量泵8的流速为1ml/min~100ml/min,计量泵9的流速为4ml/min~200ml/min。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预冷模块a的预冷温度为-5~5℃,预冷时间为0.5~1.5min,预冷模块b的遇冷温度为-10~0℃,预冷时间为0.5~1.5min;

所述反应的条件为:0~10℃反应20~30min;

所述淬灭反应的条件为0~40℃淬灭2~3.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合成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方法采用连续流反应器,以1,10-菲罗啉一水合物为原料,在特定的连续流控制参数下精确控制反应条件进行反应,反应效率和收率高,操作简便,环保安全,具有工业化放大生产的前景。

本发明“1,10-菲罗啉”的结构:

“1,10-菲罗啉-1-氧化物”的结构:

“1,10-菲罗啉-2-甲腈”的结构:

“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结构: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反应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原料与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所得。

本发明反应流程如图1所示。

实施例1、本发明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合成

1、1,10-菲罗啉-1-氧化物的合成

方法1:

溶液A:1,10-菲罗啉一水合物50g与醋酸250g的混合溶液,连接计量泵1;

溶液B:30%过氧化氢50g(45ml)连接计量泵2;

模块具体参数如下:

连续流反应器I,循环温度达到90℃,并达到稳定,体积:42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6ml/min,溶液B流速=1ml/min;两股料进入连续流反应器I,并开始缓慢背压,背压至0.1~0.2MPa,停留60min后开始收集于浓缩釜中;运行完毕后,于P=8mmHg,T=60℃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1,10-菲罗啉,1- 氧化物51g,,HPLC纯度90%,收率94%。

方法2:

溶液A:1,10-菲罗啉一水合物50g与醋酸500g的混合溶液,连接计量泵1;

溶液B:30%过氧化氢50g连接计量泵2;

模块具体参数如下:

定连续流反应器1,循环温度达到90℃,并达到稳定,体积:74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11.3ml/min,溶液B流速=1ml/min;两股料进入连续流反应器1,并开始缓慢背压,背压至0.1~0.2MPa,停留60min后开始收集于浓缩釜中;运行完毕后,于P=8mmHg,T=60℃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1,10-菲罗啉,1- 氧化物51g,HPLC纯度89%,收率94%。

方法3:

溶液A:1,10-菲罗啉一水合物50g与醋酸250g的混合溶液,连接计量泵1;

溶液B:30%过氧化氢50g连接计量泵2;

模块具体参数如下:

连续流反应器1,循环温度达到90℃,并达到稳定,体积35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6ml/min,溶液B流速=1ml/min;两股料进入连续流反应器1,并开始缓慢背压,背压至0.1~0.2MPa,停留50min后开始收集于浓缩釜中;运行完毕后,于P=8mmHg,T=60℃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1,10-菲罗啉,1- 氧化物46g,HPLC纯度86%,收率85%。

方法4:

溶液A:1,10-菲罗啉一水合物50g与醋酸250g的混合溶液,连接计量泵1;

溶液B:50%过氧化氢28.3g连接计量泵2;

模块具体参数如下:

连续流反应器1,循环温度达到90℃,并达到稳定,体积714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10.9ml/min,溶液B流速=1ml/min;两股料进入连续流反应器1,并开始缓慢背压,背压至0.1~0.2MPa,停留60min后开始收集于浓缩釜中;运行完毕后,于P=8mmHg,T=60℃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1,10-菲罗啉,1- 氧化物51.7g,HPLC纯度92%,收率95%。

方法5:

溶液A:1,10-菲罗啉一水合物50g与醋酸250g的混合溶液,额外添加催化剂对甲苯磺酸0.5g以加速反应进行,连接计量泵1;

溶液B:30%过氧化氢50g连接计量泵2;

模块具体参数如下:

连续流反应器1,循环温度达到90℃,并达到稳定,42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A流速=6ml/min,溶液B流速=1ml/min;两股料进入连续流反应器1,并开始缓慢背压,背压至0.1~0.2MPa,停留60min后开始收集于浓缩釜中;运行完毕后,于P=8mmHg,T=60℃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1,10-菲罗啉,1- 氧化物51.7g,HPLC纯度90%,收率95%。

方法6(扩大化反应):

溶液A:1,10-菲罗啉一水合物250kg与醋酸1100kg的混合溶液,连接计量泵1;

溶液B:30%过氧化氢235kg连接计量泵2;

模块具体参数如下:

连续流反应器1,循环温度达到90℃,并达到稳定,体积:6.3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900ml/min,溶液B流速=150ml/min;两股料进入连续流反应器1,并开始缓慢背压,背压至0.1~0.2MPa,停留60min后开始收集于浓缩釜中;运行完毕后,于P=8mmHg,T=60℃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1,10-菲罗啉,1- 氧化物232.6kg,,HPLC纯度90%,收率94%。

2、1,10-菲罗啉-2-甲腈的合成

方法1:

溶液A’:16g氰化钠+80g水溶液;

溶液B’:200g二氯甲烷;

溶液C’:16g 1,10-菲罗啉-1-氧化物+80g水+10%(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调PH至碱性;

溶液D’:11.5g苯甲酰氯+25g二氯甲烷溶液;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混合模块1控温0~40℃,模块体积:20mL;

混合模块2控温0~40℃,模块体积:35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20~50℃,模块体积:20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输送进料,溶液A’流速=3.6mL/min,溶液B’流速=6.4mL/min,两股料经混合模块1,停留2min 后,物料进入混合模块2同时开启计量泵3,溶液C’流速=5.4mL/min,停留 2.3min后,物料进入混合反应模块同时开启计量泵4,溶液D’流速=1.3mL/min, 停留12min后流出的反应液进行后处理:静置分相、萃洗(至氰根试纸检测呈阴性为止);将有机相减压浓缩,加入乙酸乙酯析晶、过滤得到目标产品 1,10-菲罗啉-2-甲腈13.38g,HPLC纯度95%,收率80%。

方法2:

溶液A’:16g氰化钠+80g水溶液;

溶液B’:200g二氯乙烷;

溶液C’:16g 1,10-菲罗啉-1-氧化物+80g水+10%(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调PH至碱性;

溶液D’:11.5g苯甲酰氯+25g二氯乙烷溶液;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混合模块1控温0~40℃,模块体积:20mL;

混合模块2控温0~40℃,模块体积:35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20~50℃,模块体积:20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3.6mL/min,溶液B’流速=6.4mL/min,两股料经混合模块1,停留2min后,物料进入混合模块2同时开启计量泵3,溶液C’流速=5.4mL/min,停留2.3min后,物料进入混合反应模块同时开启计量泵4,溶液D’流速=1.3mL/min,停留12min后流出的反应液进行后处理:静置分相、萃洗(至氰根试纸检测呈阴性为止);将有机相减压浓缩,加入乙酸乙酯析晶、过滤得到目标产品1,10-菲罗啉-2-甲腈13.38g,HPLC纯度95%,收率80%。

方法3:

溶液A’:16g氰化钠+80g水溶液;

溶液B’:200g二氯甲烷;

溶液C’:16g 1,10-菲罗啉-1-氧化物+80g水+10%(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调PH至碱性;

溶液D’:11.5g苯甲酰氯+25g二氯甲烷溶液;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混合模块1控温0~40℃,模块体积:20mL;

混合模块2控温0~40℃,模块体积:35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20~50℃,模块体积:30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3.6mL/min,溶液B’流速=6.4mL/min,两股料经混合模块1,停留 2min后,物料进入混合模块2同时开启计量泵3,溶液C’流速=5.4mL/min,停留2.3min后,物料进入混合反应模块同时开启计量泵4,溶液D’流速=1.3mL/min,停留18min后流出的反应液进行后处理:静置分相、萃洗(至氰根试纸检测呈阴性为止);将有机相减压浓缩,加入乙酸乙酯析晶、过滤得到目标产品1,10-菲罗啉-2-甲腈13.38g,HPLC纯度95%,收率80%。

方法4(扩大反应):

溶液A’:1kg氰化钠+8kg水溶液;

溶液B’:20kg二氯甲烷;

溶液C’:1.6kg 1,10-菲罗啉-1-氧化物+8.0kg水+10%(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调PH至碱性;

溶液D’:1.15kg苯甲酰氯+2.5kg二氯甲烷溶液;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混合模块1控温0~40℃,模块体积:100mL;

混合模块2控温0~40℃,模块体积:15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20~50℃,模块体积:50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18mL/min,溶液B’流速=32mL/min,两股料经混合模块1,停留2min 后,物料进入混合模块2同时开启计量泵3,溶液C’流速=27mL/min,停留 2.3min后,物料进入混合反应模块同时开启计量泵4,溶液D’流速=6.5mL/min, 停留12min后流出的反应液进行后处理:静置分相、萃洗(至氰根试纸检测呈阴性为止);将有机相减压浓缩,加入乙酸乙酯析晶、过滤得到目标产品 1,10-菲罗啉-2-甲腈0.924kg,HPLC纯度95%,收率88%。

方法5(扩大反应):

溶液A’:50kg氰化钠+625kg水溶液;

溶液B’:1560kg二氯甲烷;

溶液C’:125kg 1,10-菲罗啉-1-氧化物+625kg水+10%(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调PH至碱性;

溶液D’:89.8kg苯甲酰氯+195kg二氯甲烷溶液;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混合模块1控温0~40℃,模块体积:200mL;

混合模块2控温0~40℃,模块体积:35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20~50℃,模块体积:2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输送进料,溶液A’流速=36mL/min,溶液B’流速=64mL/min,两股料经混合模块1,停留2min后,物料进入混合模块2同时开启计量泵3,溶液C’流速=54mL/min,停留2.3min 后,物料进入混合反应模块同时开启计量泵4,溶液D’流速=13mL/min,停留 12min后流出的反应液进行后处理:静置分相、萃洗(至氰根试纸检测呈阴性为止);将有机相减压浓缩,加入乙酸乙酯析晶、过滤得到目标产品1,10- 菲罗啉-2-甲腈46.73kg,HPLC纯度95%,收率89%。

3、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合成

方法1:

溶液A:将50g 1,10-菲罗啉-2-甲腈+675g四氢呋喃混合均匀,得到溶液 A;

溶液B:162.5g甲基氯化镁(3M/L四氢呋喃溶液);

溶液C:将89g工业浓盐酸+650g水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预冷模块1控温-5~5℃,模块体积50mL;

预冷模块2控温-10~0℃,模块体积1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0~10℃,模块体积1.5L;

淬灭模块控温0~40℃,模块体积35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和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49.7mL/min,溶液B流速=10mL/min,两股料经预冷模块1,2预冷1min后,物料进入到混合反应模块,停留25min后,物料进入到淬灭模块;然后开启计量泵3连续输送稀盐酸进行淬灭反应(流速=45.3mL/min),淬灭 3.3min。将淬灭反应后的体系进行后处理:减压浓缩、调碱、离心、重结晶,得到目标产品1-(1,10-菲罗啉-2-基)乙酮32.4g,HPLC纯度60%,收率60%。

方法2:

溶液A:将50g 1,10-菲罗啉-2-甲腈+675g四氢呋喃混合均匀,得到溶液 A;

溶液B:182.5g甲基碘化镁(3M/L四氢呋喃溶液);

溶液C:将89g工业浓盐酸+650g水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预冷模块1控温-5~5℃,模块体积55mL;

预冷模块2控温-10~0℃,模块体积1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0~10℃,模块体积1.5L;

淬灭模块控温0~40℃,模块体积50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和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A流速=55mL/min,溶液B流速=10mL/min,两股料经预冷模块1,2预冷 1min后,物料进入到混合反应模块,停留23min后,物料进入到淬灭模块;然后开启计量泵3连续输送稀盐酸进行淬灭反应(流速=50mL/min),淬灭 4.3min。将淬灭反应后的体系进行后处理:减压浓缩、调碱、离心、重结晶,得到目标产品1-(1,10-菲罗啉-2-基)乙酮37.9g,HPLC纯度45%,收率70%。

方法3:

溶液A:将50g 1,10-菲罗啉-2-甲腈+675g四氢呋喃混合均匀,得到溶液 A;

溶液B:147.7g甲基溴化镁(3M/L四氢呋喃溶液);

溶液C:将89g工业浓盐酸+650g水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预冷模块1控温-5~5℃,模块体积55mL;

预冷模块2控温-10~0℃,模块体积1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0~10℃,模块体积1.5L;

淬灭模块控温0~40℃,模块体积50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和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56mL/min,溶液B流速=10mL/min,两股料经预冷模块1,2预冷1min 后,物料进入到混合反应模块,停留22.7min后,物料进入到淬灭模块;然后开启计量泵3连续输送稀盐酸进行淬灭反应(流速=50.8mL/min),淬灭 4.3min。将淬灭反应后的体系进行后处理:减压浓缩、调碱、离心、重结晶,得到目标产品1-(1,10-菲罗啉-2-基)乙酮32.4g,HPLC纯度60%,收率60%。

方法4:

溶液A:将50g 1,10-菲罗啉-2-甲腈+675g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得到溶液 A;

溶液B:162.5g甲基氯化镁(3M/L四氢呋喃溶液);

溶液C:将89g工业浓盐酸+650g水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预冷模块1控温-5~5℃,模块体积50mL;

预冷模块2控温-10~0℃,模块体积1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0~10℃,模块体积1.5L;

淬灭模块控温0~40℃,模块体积35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和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49.7mL/min,溶液B流速=10mL/min,两股料经预冷模块1,2预冷 1min后,物料进入到混合反应模块,停留25min后,物料进入到淬灭模块;然后开启计量泵3连续输送稀盐酸进行淬灭反应(流速=45.3mL/min),淬灭 3.3min。将淬灭反应后的体系进行后处理:减压浓缩、调碱、离心、重结晶,得到目标产品1-(1,10-菲罗啉-2-基)乙酮32.4g,HPLC纯度64%,收率60%。

方法5:

溶液A:将50g 1,10-菲罗啉-2-甲腈+675g四氢呋喃混合均匀,得到溶液 A;

溶液B:218.6g甲基氯化镁(3M/L四氢呋喃溶液);

溶液C:将89g工业浓盐酸+650g水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预冷模块1控温-5~5℃,模块体积50mL;

预冷模块2控温-10~0℃,模块体积1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0~10℃,模块体积1.5L;

淬灭模块控温0~40℃,模块体积35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和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49.7mL/min,溶液B流速=13.5mL/min,两股料经预冷模块1,2预冷1min后,物料进入到混合反应模块,停留23.7min后,物料进入到淬灭模块;然后开启计量泵3连续输送稀盐酸进行淬灭反应(流速=45.3mL/min),淬灭3.2min。将淬灭反应后的体系进行后处理:减压浓缩、调碱、离心、重结晶,得到目标产品1-(1,10-菲罗啉-2-基)乙酮35.2g,HPLC纯度70%,收率65%。

方法6:

溶液A:将50g 1,10-菲罗啉-2-甲腈+675g四氢呋喃混合均匀,得到溶液 A;

溶液B:162.5g甲基氯化镁(3M/L四氢呋喃溶液);

溶液C:将89g工业浓盐酸+650g水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预冷模块1控温-5~5℃,模块体积50mL;

预冷模块2控温-10~0℃,模块体积1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0~10℃,模块体积2L;

淬灭模块控温0~40℃,模块体积35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和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49.7mL/min,溶液B流速=10mL/min,两股料经预冷模块1,2预冷 1min后,物料进入到混合反应模块,停留33.5min后,物料进入到淬灭模块;然后开启计量泵3连续输送稀盐酸进行淬灭反应(流速=45.3mL/min),淬灭 3.3min。将淬灭反应后的体系进行后处理:减压浓缩、调碱、离心、重结晶,得到目标产品1-(1,10-菲罗啉-2-基)乙酮33.5g,HPLC纯度60%,收率62%

方法7:

溶液A:将50g 1,10-菲罗啉-2-甲腈+675g四氢呋喃混合均匀,得到溶液 A;

溶液B:162.5g甲基氯化镁(3M/L四氢呋喃溶液);

溶液C:将89g工业浓盐酸+650g水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预冷模块1控温-5~5℃,模块体积50mL;

预冷模块2控温-10~0℃,模块体积1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0~10℃,模块体积1L;

淬灭模块控温0~40℃,模块体积35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和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49.7mL/min,溶液B流速=10mL/min,两股料经预冷模块1,2预冷1min后,物料进入到混合反应模块,停留16.7min后,物料进入到淬灭模块;然后开启计量泵3连续输送稀盐酸进行淬灭反应(流速=45.3mL/min),淬灭 3.3min。将淬灭反应后的体系进行后处理:减压浓缩、调碱、离心、重结晶,得到目标产品1-(1,10-菲罗啉-2-基)乙酮31.4g,HPLC纯度60%,收率58%。

方法8(扩大反应):

溶液A:将3.5kg 1,10-菲罗啉-2-甲腈+46.5kg四氢呋喃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

溶液B:11.4kg甲基氯化镁(3M/L四氢呋喃溶液);

溶液C:将5.2kg工业浓盐酸+65kg水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预冷模块1控温-5~5℃,模块体积100mL;

预冷模块2控温-10~0℃,模块体积2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0~10℃,模块体积3L;

淬灭模块控温0~40℃,模块体积50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和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99.5mL/min,溶液B流速=21.5mL/min,两股料经预冷模块1,2预冷1min后,物料进入到混合反应模块,停留25min后,物料进入到淬灭模块;然后开启计量泵3连续输送稀盐酸进行淬灭反应(流速=125mL/min),淬灭2min。将淬灭反应后的体系进行后处理:静置分相、取有机相减压浓缩、析晶、过滤,得到目标产品1-(1,10-菲罗啉-2-基)乙酮37.9g,HPLC纯度64%,收率70%。

对比例:

1、第一步1,10-菲罗啉-1-氧化物的合成

对比例1:

溶液A:1,10-菲罗啉一水合物50g与醋酸250g的混合溶液,连接计量泵1;

溶液B:30%过氧化氢41g连接计量泵2;

模块具体参数如下:

连续流反应器1,循环温度达到90℃,并达到稳定,体积51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7.5ml/min,溶液B流速=1ml/min;两股料进入连续流反应器1,并开始缓慢背压,背压至0.1~0.2MPa,停留60min后开始收集于浓缩釜中;运行完毕后,于P=8mmHg,T=60℃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1,10-菲罗啉,1- 氧化物38.1g,HPLC纯度80%,收率70%。

对比例2:

溶液A:1,10-菲罗啉一水合物50g与醋酸250g的混合溶液,连接计量泵1;

溶液B:30%过氧化氢50g连接计量泵2;

模块具体参数如下:

连续流反应器1,循环温度达到75℃,并达到稳定,体积42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6ml/min,溶液B流速为1ml/min;两股料进入连续流反应器1,并开始缓慢背压,背压至0.1~0.2MPa,停留60min后开始收集于浓缩釜中;运行完毕后,于P=8mmHg,T=60℃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1,10-菲罗啉,1- 氧化物40g,HPLC纯度82%,收率74%。

通过上述对比例1、对比例2与实施例中第一步反应的各方法对比,可以看出,只有在本发明特定的计量泵1、计量泵2的流速比以及特定的反应温度下,才能够制得高纯度、高收率的1,10-菲罗啉-1-氧化物中间体。

2、第二步1,10-菲罗啉-2-甲腈的合成

对比例3:

溶液A’:16g氰化钾+80g水溶液;

溶液B’:200g二氯甲烷;

溶液C’:16g 1,10-菲罗啉-1-氧化物+80g水+10%(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调PH至碱性;

溶液D’:11.5g苯甲酰氯+25g二氯甲烷溶液;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混合模块1控温0~40℃,模块体积:20mL;

混合模块2控温0~40℃,模块体积:35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20~50℃,模块体积:20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输送进料,溶液A’流速=3.6mL/min,溶液B’流速=6.4mL/min,两股料经混合模块1,停留2min 后,物料进入混合模块2同时开启计量泵3,溶液C’流速=5.4mL/min,停留 2.3min后,物料进入混合反应模块同时开启计量泵4,溶液D’流速=1.3mL/min, 停留12min后流出的反应液进行后处理:静置分相、萃洗(至氰根试纸检测呈阴性为止);将有机相减压浓缩,加入乙酸乙酯析晶、过滤得到目标产品 1,10-菲罗啉-2-甲腈8.3g,HPLC纯度67%,收率50%。

对比例4:

溶液A’:16g氰化钠+80g水溶液;

溶液B’:200g二氯甲烷;

溶液C’:16g 1,10-菲罗啉-1-氧化物+80g水+10%(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调PH至碱性;

溶液D’:11.5g苯甲酰氯+25g二氯甲烷溶液;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混合模块1控温0~40℃,模块体积:20mL;

混合模块2控温0~40℃,模块体积:35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20~50℃,模块体积:15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与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3.6mL/min,溶液B’流速=6.4mL/min,两股料经混合模块1,停留 2min后,物料进入混合模块2同时开启计量泵3,溶液C’流速=5.4mL/min,停留2.3min后,物料进入混合反应模块同时开启计量泵4,溶液D’流速=1.3mL/min,停留9min后流出的反应液进行后处理:静置分相、萃洗(至氰根试纸检测呈阴性为止);将有机相减压浓缩,加入乙酸乙酯析晶、过滤得到目标产品1,10-菲罗啉-2-甲腈9.2g,HPLC纯度95%,收率55%。

通过上述对比例3、对比例4与实施例中第二步反应的各方法对比,可以看出,只有在本发明特定的氰化钠原料以及特定的反应时间范围内,才能够制得高纯度、高收率的1,10-菲罗啉-2-甲腈中间体。

3、第三步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合成

对比例5:

溶液A:将50g 1,10-菲罗啉-2-甲腈+675g甲苯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

溶液B:162.5g甲基氯化镁(3M/L四氢呋喃溶液);

溶液C:将89g工业浓盐酸+650g水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预冷模块1控温-5~5℃,模块体积50mL;

预冷模块2控温-10~0℃,模块体积1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0~10℃,模块体积1.5L;

淬灭模块控温0~40℃,模块体积35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和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49.7mL/min,溶液B流速=10mL/min,两股料经预冷模块1,2预冷 1min后,物料进入到混合反应模块,停留25min后,物料进入到淬灭模块;然后开启计量泵3连续输送稀盐酸进行淬灭反应(流速=45.3mL/min),淬灭 3.3min。将淬灭反应后的体系进行后处理:减压浓缩、调碱、离心、重结晶,得到目标产品1-(1,10-菲罗啉-2-基)乙酮24.3g,HPLC纯度50%,收率45%。

对比例6:

溶液A:将50g 1,10-菲罗啉-2-甲腈+675g四氢呋喃混合均匀,得到溶液 A;

溶液B:109.3g甲基氯化镁(3M/L四氢呋喃溶液);

溶液C:将89g工业浓盐酸+650g水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

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预冷模块1控温-5~5℃,模块体积50mL;

预冷模块2控温-10~0℃,模块体积10mL

混合反应模块控温0~10℃,模块体积1.5L;

淬灭模块控温0~40℃,模块体积350mL。

具体操作如下:

开启自动进料系统,溶液A和溶液B分别由计量泵1,2输送进料,溶液 A流速=49.7mL/min,溶液B流速=6.7mL/min,两股料经预冷模块1,2预冷 1min后,物料进入到混合反应模块,停留26.5min后,物料进入到淬灭模块;然后开启计量泵3连续输送稀盐酸进行淬灭反应(流速=45.3mL/min),淬灭 3.4min。将淬灭反应后的体系进行后处理:减压浓缩、调碱、离心、重结晶,得到目标产品1-(1,10-菲罗啉-2-基)乙酮21.6g,HPLC纯度40%,收率40%。

通过上述对比例5、对比例6与实施例中第三步反应的各方法对比,可以看出,只有在本发明特定的溶剂以及原料流速比范围内,才能够制得高纯度、高收率的1-(1,10-菲罗啉-2-基)乙酮。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流反应合成1-(1,10-菲罗啉-2-基)乙酮的方法,以1,10-菲罗啉一水合物为原料,在特定的连续流控制参数下精确控制反应条件进行反应,反应效率和收率高,操作简便,环保安全,具有工业化放大生产的前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