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

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混料桶,混料桶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支撑底座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混料桶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杆上连接有驱动转轴进行转动的传动组件,转轴贯穿混料桶的侧壁并延伸至混料桶内,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环状分布的搅拌叶,支撑底座底部连接有用于刮平混凝土浆料的刮平组件,推动整体进行移动,行走轮转动,带动转杆转动,转杆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多个搅拌叶转动,对混料桶内的混凝土浆料进行搅拌,无需使用电机和耗能,减少废气排放,进而对环境生态进行保护。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07973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833730.X

  • 发明设计人 朱新魁;卢晓东;卢韶鑫;

    申请日2022-04-12

  • 分类号E04G21/04(2006.01);E04G21/10(2006.01);B28C5/44(2006.01);B28C7/16(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2002 广东省韶关市工业东路15号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2: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满足社会需求,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木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

现有的建筑施工装置,在进行混凝土浆料灌注时,大多施工装置采用柴油机供能,其废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废气排放,进而方便对环境生态进行保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混料桶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杆上连接有驱动转轴进行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转轴贯穿混料桶的侧壁并延伸至混料桶内,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环状分布的搅拌叶,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刮平混凝土浆料的刮平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走轮带动转杆进行转动,转杆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带动多个搅拌叶进行转动,通过搅拌叶对混凝土浆料进行搅拌,通过出料管进行混凝土灌注,进而减少排放,保护生态。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两个把手推动整体进行移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主动链轮固定安装在转杆上,所述从动链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进行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杆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刮平组件包括螺纹杆、活动板、刮料板和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的顶端与支撑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活动板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滑动贯穿支撑底座并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L型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刮料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板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纹杆,调节刮料板的高度位置。

优选地,所述刮料板为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刮料板的底端设置为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混凝土浆料刮平。

优选地,所述混料桶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螺纹安装有顶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进料口加入原料。

优选地,所述出料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料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出料管进行灌注。

优选地,所述搅拌叶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搅拌叶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口增加浆液流动性,通过搅拌杆提高搅拌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传动组件,推动整体进行移动,行走轮转动,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从动链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多个搅拌叶转动,通过搅拌叶对混料桶内的混凝土浆料进行搅拌,无需使用电机和耗能,减少废气排放,进而对环境生态进行保护;

2、通过设置搅拌叶,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通过开口增加浆液流动性,通过搅拌杆提高搅拌效果;

3、通过设置螺纹杆和刮料板,转动手轮,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活动板带动刮料板沿着螺纹杆轴向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刮料板的高度位置,便于通过刮料板将浆料刮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混料桶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整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刮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座;2、混料桶;3、出料管;4、行走轮;5、转杆;6、转轴;7、搅拌叶;8、固定板;9、把手;10、主动链轮;11、从动链轮;12、链条;13、螺纹杆;14、活动板;15、刮料板;16、L型固定板;17、进料口;18、开口;19、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基于BIM的标准层绿色节能施工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混料桶2,混料桶2内储存混凝土浆料,混料桶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3,出料管3设置有两个,两个出料管3上均设置有阀门,通过出料管3进行混凝土灌注。支撑底座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行走轮4,行走轮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5,行走轮4转动,带动转杆5进行转动,混料桶2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6,转杆5上连接有驱动转轴6进行转动的传动组件,转杆5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轴6进行转动。转轴6贯穿混料桶2的侧壁并延伸至混料桶2内,转轴6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环状分布的搅拌叶7,转轴6转动,带动多个搅拌叶7进行转动,通过搅拌叶7对混凝土浆料进行搅拌,支撑底座1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刮平混凝土浆料的刮平组件。

参照图3,支撑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把手9,工作人员通过两个把手9推动整体进行移动。

参照图3,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链轮10、从动链轮11和链条12,主动链轮10固定安装在转杆5上,转杆5带动主动链轮10进行转动,从动链轮11固定安装在转轴6上,主动链轮10通过链条12带动从动链轮11进行转动,从动链轮11带动转轴6进行转动。

参照图1和图4,刮平组件包括螺纹杆13、活动板14、刮料板15和L型固定板16,L型固定板16的顶端与支撑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杆13与活动板14螺纹连接,螺纹杆13的顶端滑动贯穿支撑底座1并固定连接有手轮,转动手轮,带动螺纹杆13转动,螺纹杆13的底端与L型固定板16转动连接,由于L型固定板16会对活动板14有一个阻挡作用,因此活动板14不会随着螺纹杆13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活动板14沿着螺纹杆13轴向上下移动,刮料板15固定连接在活动板14的侧壁,活动板14带动刮料板15进行移动。刮料板15为倾斜向下设置,且刮料板15的底端设置为弧状,便于将浆料刮平。

参照图1,混料桶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7,进料口17上螺纹安装有顶盖,通过进料口17加入原料。

参照图2,搅拌叶7远离转轴6的一端开设有开口18,搅拌叶7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9,通过开口18增加浆液流动性,通过搅拌杆19提高搅拌效果。

现对本申请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工作人员通过两个把手9推动整体进行移动,行走轮4转动,带动转杆5转动,转杆5带动主动链轮10转动,主动链轮10通过链条12带动从动链轮11转动,从动链轮11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带动多个搅拌叶7转动,通过搅拌叶7对混料桶2内的混凝土浆料进行搅拌,打开阀门,通过出料管3进行混凝土灌注。转动手轮,带动螺纹杆13转动,使得活动板14沿着螺纹杆13轴向上下移动,活动板14同时带动刮料板15进行移动,进而调节刮料板15的高度位置,通过刮料板15将浆料刮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申请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