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

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包括:机体、密封罩、铰支座;机体呈矩形箱体状结构;密封罩设置在机体的上部,且密封罩与机体通过铰支座相连接;治疗仪器设置在机体的内部,且治疗仪器的侧部设置有储物格;床板设置在机体的内部;驱动杆设置在床板的侧部,且驱动杆与床板通过转轴相连接;连接轴设置在驱动杆的端部,且连接轴与直驱电机相连接;从动连杆设置在驱动杆的侧部,且从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治疗仪器及床板通过转轴相连接;控制器设置在机体的端部;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布置合理、便于病人出入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3854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2446602.8

  • 发明设计人 白正贺;

    申请日2021-10-12

  • 分类号A61G10/04(2006.01);

  • 代理机构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邓爱军

  •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昌东路当代国际广场核心3号楼1085室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33: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氧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高压氧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有其独特的疗效和广泛的发展前途。通过高压氧舱将病人置于高于一个大气压环境中吸收纯氧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叫高压氧疗法,所吸氧的浓度为85%~99%,血氧含量是常压下吸氧的数倍乃致数十倍,能有效地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对于治疗某些急慢性缺氧性疾病有其特殊疗效,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会导致脑损伤及其它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便会使用到高压氧疗设备。

由于高压氧疗设备十分昂贵,因此越来越多的经济型单人式小型氧疗设备被投入市场,但是病人在一氧化碳中毒后,处于昏迷的状态,现有的小型氧疗设备不方便工作人员将患者放置到其内部,也不方便病人从其内部出来,因此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便之处。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病人在一氧化碳中毒后,处于昏迷的状态,现有的小型氧疗设备不方便工作人员将患者放置到其内部,也不方便病人从其内部出来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包括:机体、密封罩、铰支座、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锁紧手轮、治疗仪器、储物格、床板、驱动杆、连接轴、直驱电机、从动连杆、控制器;所述机体呈矩形箱体状结构;所述密封罩设置在机体的上部,且密封罩与机体通过铰支座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在密封罩的一侧,且第一连接架与密封罩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架设置在机体的一侧,且第二连接架与第一连接架通过锁紧手轮相连接;所述治疗仪器设置在机体的内部,且治疗仪器的侧部设置有储物格;所述床板设置在机体的内部;所述驱动杆设置在床板的侧部,且驱动杆与床板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连接轴设置在驱动杆的端部,且连接轴与直驱电机相连接;所述从动连杆设置在驱动杆的侧部,且从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治疗仪器及床板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机体的端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所述密封罩呈弧形壳状结构,且密封罩为透明材质制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所述铰支座在机体与密封罩的右侧设置有两处,且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及锁紧手轮在机体与密封罩的左侧设置有两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所述治疗仪器及直驱电机均与控制器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所述治疗仪器、床板、驱动杆及从动连杆组成平行四边形的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通过将床板利用从动连杆与治疗仪器进行连接,并通过驱动杆与直驱电机进行连接,从而通过电机及驱动杆能够使得床板进行上下位置的移动,移动后床板高于机体,从而便于放置昏迷的病人,也便于病人从机体内部出来,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通过在治疗仪器的侧部设置有一处储物格,用于放置呼吸面罩等医疗用具,控制仪器置于机体的一端,便于医务人员控制及观察病人,其具有结构简单,布置合理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布置合理、便于病人出入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罩开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床板移动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体1、密封罩2、铰支座3、第一连接架4、第二连接架5、锁紧手轮6、治疗仪器7、储物格8、床板9、驱动杆10、连接轴11、直驱电机12、从动连杆13、控制器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包括:机体1、密封罩2、铰支座3、第一连接架4、第二连接架5、锁紧手轮6、治疗仪器7、储物格8、床板9、驱动杆10、连接轴11、直驱电机12、从动连杆13、控制器14;机体1呈矩形箱体状结构;密封罩2设置在机体1的上部,且密封罩2与机体1通过铰支座3相连接;第一连接架4设置在密封罩2的一侧,且第一连接架4与密封罩2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架5设置在机体1的一侧,且第二连接架5与第一连接架4通过锁紧手轮6相连接;治疗仪器7设置在机体1的内部,且治疗仪器7的侧部设置有储物格8;床板9设置在机体1的内部;驱动杆10设置在床板9的侧部,且驱动杆10与床板9通过转轴相连接;连接轴11设置在驱动杆10的端部,且连接轴11与直驱电机12相连接;从动连杆13设置在驱动杆10的侧部,且从动连杆13的两端分别与治疗仪器7及床板9通过转轴相连接;控制器14设置在机体1的端部。

具体的,密封罩2呈弧形壳状结构,且密封罩2为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观察。

具体的,铰支座3在机体1与密封罩2的右侧设置有两处,且第一连接架4、第二连接架5及锁紧手轮6在机体1与密封罩2的左侧设置有两处,用于密封罩2的连接固定及密封使用。

具体的,治疗仪器7及直驱电机12均与控制器14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用于对直驱电机12及控制器14进行控制。

具体的,治疗仪器7、床板9、驱动杆10及从动连杆13组成平行四边形的结构,以使得床板9能够在直驱电机12及驱动杆10的带动下进行移动。

具体实施步骤:

使用该装置时,首先通过控制器14控制直驱电机12进行工作,直驱电机12通过驱动杆10带动床板9向上并向右移动,直至床板9位于储物格8的上部,此时床板9高于机体1,便于放置病人,也便于病人从起内部出来,开始加压前应先通知舱内“开始加压”,以便舱内人员及时做好张开咽鼓管的动作;对危重或昏迷的患者向鼻腔内滴入粘膜血管收缩剂或进行鼓膜穿刺后放置到床板9的上部,直驱电机12反转带动病人进入机体1的内部,之后开启储物格8,取出氧气面罩等医疗用具给病人佩戴好,关闭密封罩2,用锁紧手轮6将第一连接架4与第二连接架5连接,最后通过控制器14控制治疗仪器7开始加压,加压完毕后即可向氧气面罩供入氧气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该一种颅脑创伤用高压氧治疗设备,通过在将床板利用从动连杆与治疗仪器进行连接,并通过驱动杆与驱动电机进行连接,从而通过电机及驱动杆能够使得床板进行上下位置的移动,移动后床板高于机体,从而便于放置昏迷的病人,也便于病人从机体内部出来,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通过在治疗仪器的侧部设置有一处储物格,用于放置呼吸面罩等医疗用具,控制仪器置于机体的一端,便于医务人员控制及观察病人,其具有结构简单,布置合理的优点,解决了病人在一氧化碳中毒后,处于昏迷的状态,现有的小型氧疗设备不方便工作人员将患者放置到其内部,也不方便病人从其内部出来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