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

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其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座、防护壳和螺纹杆,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芯头本体,固定座两端的表面皆通过旋转件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固定座的另一侧焊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围安装有连接座,且螺纹杆外围的连接座一侧表面设置有螺纹槽,固定座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筒,且连接座位于防护筒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轻松快捷的进行芯头的拆装更换工作,增加工作效率,并且在不工作时可以对芯头进行防护工作,增加实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4217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乡龙鑫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415532.8

  • 申请日2022-06-08

  • 分类号B21H3/08(2006.01);

  • 代理机构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刘爽

  • 地址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铁西街道人民路191号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36: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

背景技术

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了良好导电性,导热性的特性,电子产品的导电配件以及散热配件的主要材料,并且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在现代社会中使用较为广泛,在空调产品上为加大空调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往往会使用多组内螺纹铜管进行换热,在空调产品上为加大空调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往往会使用多组内螺纹铜管进行换热,在内螺纹钢管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内螺纹芯头对其进行加工工作。

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 216297856 U公开了一种了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包括芯头主体、散热槽和夹持座,芯头主体外侧壁的一侧设置有螺纹齿牙,螺纹齿牙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槽,芯头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芯头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座,散热槽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结构,夹持座的外侧壁设置有缓冲结构,夹持套设置于夹持座的外侧,现有的技术CN 216297856 U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工作人员在需要更换维护时轻松快速的进行芯头的拆装更换维护工作,并且无法在不使用时对芯头进行遮挡防护,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包括固定座、防护壳和螺纹杆,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芯头本体,所述固定座两端的表面皆通过旋转件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围安装有连接座,且螺纹杆外围的连接座一侧表面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固定座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筒,且连接座位于防护筒内部。

在装置工作时可以通过连接座与外部推进机构连接进行装置的安装工作,从而在外部推进机构的推进下将芯头本体推入需要加工的铜管内部对其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在芯头本体使用时间长导致磨损需要进行更换维护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与铜管转动相反方向转动固定座,从而在螺纹杆与螺纹槽的嵌合左右下使其快速分离,方便工作人员轻松的将芯头本体拆下,然后将新的芯头本体通过与铜管转动相同方向转动将其与连接座重合轻松的进行安装工作,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的进行芯头本体的拆装维护工作,并且在芯头本体安装后可以通过防护筒对连接处进行遮挡防护,工作人员可以向装置一侧方向拉动防护壳,从而将防护壳移动到调节杆限定的极限距离使其与芯头本体分离,然后通过旋转件对防护壳的朝向角度进行旋转调节使其置于装置顶部或底部位置,然后按动防护壳使其与固定座相贴合,加工完成后可以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将防护壳移回初始位置对芯头本体的位置进行遮挡防护工作。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阻位块,且阻位块另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垫,防护筒内侧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会增加密封防护性能,同时可以避免在拆装过程中防护筒与连接座之间因为接触导致磨损的情况发生,阻位块与缓冲垫配合可以有效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固定座因为受到铜管转动方向的力使螺纹杆与连接座连接过紧的情况发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拆装更换工作,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外围的防护壳两端表面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限位栓,第二滑块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限位栓。在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芯头本体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时可以同时转松第一限位栓与第二限位栓,从而对调节杆与防护壳的位置松开,防护壳调节完成后同时转动第一限位栓与第二限位栓,第一限位栓会对防护壳相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二限位栓会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限定,增加装置的稳定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顶部与底部的表面皆嵌入式安装有铭牌,且固定座顶部与底部的表面皆固定安装有辅助杆。铭牌上记录有装置的规格与注意事项,可以通过辅助杆轻松的转动固定座进行装置的拆装维护更换工作。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两侧的表面皆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防护壳内部的芯头本体与固定座之间焊接有密封座。限位块会对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在调节杆上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定,避免其完全脱离的情况发生,密封座会在防护壳对芯头本体进行遮挡防护时增加防护壳的密封防护性能。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螺栓穿过通孔将安装板与外部推进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装置的安装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芯头本体使用时间长导致磨损需要进行更换维护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与铜管转动相反方向转动固定座,从而在螺纹杆与螺纹槽的嵌合左右下使其快速分离,方便工作人员轻松的将芯头本体拆下,然后将新的芯头本体通过与铜管转动相同方向转动将其与连接座重合轻松的进行安装工作,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的进行芯头本体的拆装维护工作,并且在芯头本体安装后可以通过防护筒对连接处进行遮挡防护,避免受到外力影响导致连接处损坏影响后续拆装维护的情况发生,橡胶垫会增加密封防护性能,同时可以避免在拆装过程中防护筒与连接座之间因为接触导致磨损的情况发生,阻位块与缓冲垫配合可以有效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固定座因为受到铜管转动方向的力使螺纹杆与连接座连接过紧的情况发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拆装更换工作。

2、在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芯头本体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时可以同时转松第一限位栓与第二限位栓,从而对调节杆与防护壳的位置松开,然后工作人员向装置一侧方向拉动防护壳,从而将防护壳移动到调节杆限定的极限距离使其与芯头本体分离,然后通过旋转件对防护壳的朝向角度进行旋转调节使其置于装置顶部或底部位置,然后按动防护壳使其与固定座相贴合,同时转动第一限位栓与第二限位栓,第一限位栓会对防护壳相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二限位栓会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限定,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加工完成后可以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将防护壳移回初始位置对芯头本体的位置进行遮挡防护工作,避免其在不使用时因为直接暴露在外导致磨损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101、辅助杆;2、防护壳;201、铭牌;3、调节杆;301、限位块;4、第一滑块;401、第一限位栓;5、第二滑块;501、第二限位栓;6、防护筒;601、橡胶垫;7、安装板;8、旋转件;9、连接座;901、螺纹槽;10、芯头本体;11、螺纹杆;12、阻位块;13、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包括固定座1、防护壳2和螺纹杆11,固定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芯头本体10,固定座1两端的表面皆通过旋转件8安装有第二滑块5,且第二滑块5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3,固定座1的另一侧焊接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的外围安装有连接座9,且螺纹杆11外围的连接座9一侧表面设置有螺纹槽901,固定座1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筒6,且连接座9位于防护筒6内部,固定座1另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阻位块12,且阻位块12另一侧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垫13,防护筒6内侧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601,调节杆3外围的防护壳2两端表面皆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4,且第一滑块4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限位栓401,第二滑块5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限位栓501。

基于实施例1的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工作原理是:在装置工作时可以通过连接座9与外部推进机构连接进行装置的安装工作,从而在外部推进机构的推进下将芯头本体10推入需要加工的铜管内部对其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在芯头本体10使用时间长导致磨损需要进行更换维护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与铜管转动相反方向转动固定座1,从而在螺纹杆11与螺纹槽901的嵌合左右下使其快速分离,方便工作人员轻松的将芯头本体10拆下,然后将新的芯头本体10通过与铜管转动相同方向转动将其与连接座9重合轻松的进行安装工作,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的进行芯头本体10的拆装维护工作,并且在芯头本体10安装后可以通过防护筒6对连接处进行遮挡防护,避免受到外力影响导致连接处损坏影响后续拆装维护的情况发生,橡胶垫601会增加密封防护性能,同时可以避免在拆装过程中防护筒6与连接座9之间因为接触导致磨损的情况发生,阻位块12与缓冲垫13配合可以有效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固定座1因为受到铜管转动方向的力使螺纹杆11与连接座9连接过紧的情况发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拆装更换工作,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在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芯头本体10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时可以同时转松第一限位栓401与第二限位栓501,从而对调节杆3与防护壳2的位置松开,然后工作人员向装置一侧方向拉动防护壳2,从而将防护壳2移动到调节杆3限定的极限距离使其与芯头本体10分离,然后通过旋转件8对防护壳2的朝向角度进行旋转调节使其置于装置顶部或底部位置,然后按动防护壳2使其与固定座1相贴合,同时转动第一限位栓401与第二限位栓501,第一限位栓401会对防护壳2相对调节杆3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二限位栓501会对调节杆3的位置进行限定,增加装置的稳定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内螺纹加工工作,加工完成后可以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将防护壳2移回初始位置对芯头本体10的位置进行遮挡防护工作,避免其在不使用时因为直接暴露在外导致磨损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内螺纹铜管的内螺纹芯头,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防护壳2顶部与底部的表面皆嵌入式安装有铭牌201,且固定座1顶部与底部的表面皆固定安装有辅助杆101,调节杆3两侧的表面皆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01,且防护壳2内部的芯头本体10与固定座1之间焊接有密封座,连接座9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7,且安装板7的内部设置有通孔。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铭牌201上记录有装置的规格与注意事项,可以通过辅助杆101轻松的转动固定座1进行装置的拆装维护更换工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限位块301会对第一滑块4与第二滑块5在调节杆3上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定,避免其完全脱离的情况发生,密封座会在防护壳2对芯头本体10进行遮挡防护时增加防护壳2的密封防护性能;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部螺栓穿过通孔将安装板7与外部推进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装置的安装工作。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