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

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包括盘体以及至少一个隔离条;所述盘体上设置有容置物料的收容槽;至少一个所述隔离条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收容槽中,并通过设置连接结构与所述盘体可拆卸连接,且将所述收容槽分隔为预设尺寸的至少两个容置腔,以供散装物料的整齐摆放。该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通过在盘体的收容槽中设置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隔离条,进而可通过移动隔离条将收容槽分隔为预设尺寸的至少两个容置腔,从而可实现对散装物料整齐放置,便于自动化生产的进行,可减少人工手动放料造成的生产品质与效率低下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1894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市博电云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837227.8

  • 发明设计人 李成九;

    申请日2022-07-15

  • 分类号B65D19/44(2006.01);B65D19/24(2006.01);H05K3/34(2006.01);

  • 代理机构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沈红曼

  • 地址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江陵街道吉市东路129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0: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表面贴装技术(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是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尤其是在SMT贴片料的加工生产过程中,一般存在物料散装情况,也即SMT贴片料有散装情况,通常会造成SMT 贴片机无法进行生产,需要由人工手进行手动放料。人员手动放料生产过程中,效率低而且容易造成抹板的品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包括盘体以及至少一个隔离条;所述盘体上设置有容置物料的收容槽;至少一个所述隔离条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收容槽中,并通过设置连接结构与所述盘体可拆卸连接,且将所述收容槽分隔为预设尺寸的至少两个容置腔,以供散装物料的整齐摆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条为多个,多个所述隔离条间隔或拼接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条上设置有将所述盘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磁吸结构;

所述磁吸结构设置于隔离条上;

所述盘体为导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条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中的收容腔;

所述磁吸结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吸结构包括磁铁柱或者磁铁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卡扣结构或粘贴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条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收容槽的深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条包括第一隔离条以及第二隔离条;

所述第二隔离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隔离条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条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盘体的最大长度。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通过在盘体的收容槽中设置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隔离条,并通过设置连接结构与所述盘体可拆卸连接,进而可通过移动隔离条将收容槽分隔为预设尺寸的至少两个容置腔,从而可实现对散装物料整齐放置,便于自动化生产的进行,可减少人工手动放料造成的生产品质与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该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可用于SMT贴片的生产加工,用于放置多种类型的散装SMT贴片料,可便于该SMT贴片机实现自动化生产,能够减少人工手动放料造成的生产品质与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可不限于适用于该SMT贴片机。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可包括盘体10以及隔离条20。该盘体10可用于装载物料,该物料可以为散装的贴片料。该隔离条20可以为多条,该多条隔离条20可移动设置于该盘体 10中,可用于将盘体10分隔为多个等尺寸或不等尺寸的容置腔12,用于供散装物料整齐摆放至盘体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隔离条可间隔设置于该收容槽11中,也可相互拼接设置于该收容槽11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条20可不限于为多条,也可以为一条。当该隔离条20为一条时,该容置腔13可以为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盘体10可呈长方体状。该盘体10为一侧设有开口的中空。该盘体10上设置有收容槽11,该收容槽11用于容置物料。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盘体10以为导磁件,比如,该盘体10可以为铁盘。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盘体10可不限于为铁盘。该收容槽11可通过多根隔离条20分隔为预设尺寸的多个容置腔12,该多个容置腔12的尺寸可以相同,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容置腔12的尺寸可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容置腔12可供该散装物料放入,该容置腔12的尺寸可与该贴片料的尺寸相适配,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容置腔12可供一片贴片料装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容置腔12可通过移动该隔离条20实现调整尺寸,以匹配不同尺寸的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条20可呈长方体状,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条20可不限于呈长方体状,该隔离条20也可呈圆柱状或者其他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隔离条20的形状可相同设置,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隔离条20的形状也可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隔离条20的长度不同,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隔离条20的长度也可以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隔离条20的宽度可不同,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隔离条20的宽度也可以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隔离条20的高度可小于等于该收容槽11的深度,进而可使得该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与自动化生产设备相适配。若高度过高,容易导致该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应用于自动化生产设备时卡住而影响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条20可包括第一隔离条20a以及第二隔离条 20b;该第一隔离条20a和第二隔离条20b的形状均为长方体状,其中该第一隔离条20a的长度可大于该第二隔离条20b的长度,该第二隔离条20b的宽度可大于该第一隔离条20a的宽度。该第一隔离条20a的长度可小于该收容槽11 的最大长度,也即小于该收容槽11的长边的长度,从而便于该第一隔离条20a 装入该收容槽1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隔离条20a的长度也可等于该收容槽11的最大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隔离条20a的长度可大于该盘体20的宽度,该第一隔离条20a可以为多个,该多个第一隔离条20a可沿该盘体20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每一第一隔离条20a可与该盘体10的长边平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隔离条20b可以为多个,该第二隔离条 20b可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一隔离条20a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条20可包括本体21,该本体21可采用塑胶材制成。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本体21可不限于采用塑胶材质制成。该隔离条20可包括收容腔22,该收容腔22可以为多个,该多个收容腔22可间隔设置于该本体21上中,用于容置磁吸结构,具体地,其可与该磁吸结构一一对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收容腔22可呈柱状、球状长方体状,或者是其他形状。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收容腔22可以省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条20上设置有连接结构30,该隔离条20可通过该连接结构30可拆卸安装于该盘体10中,进而可实现在该盘体10中移动。该连接结构30可以为磁吸结构,该隔离条20可通过该磁吸结构吸合固定于该盘体10中,并可与该盘体10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磁吸结构可一一对应收容于该收容腔22中。当然,可以理解地,该磁吸结构可不限于收容于该收容腔22中,其也可贴设于该隔离条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磁吸结构可以为磁铁柱,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磁吸结构可不限于为磁铁柱,也可与为磁铁片。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结构30可不限于为磁吸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结构30可以为卡扣结构、粘贴结构(比如魔术贴)或者其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隔离条20a以及该第二隔离条20b之间可通过该连接结构30可拆卸连接,也即该第一隔离条20a以及该第二隔离条20b之间可通过磁吸结构吸合。

该用于表面组装技术的多功能托盘使用时,可根据物料的尺寸,在盘体 10中沿该盘体10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一隔离条20a并沿盘体10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隔离条20b,从而可形成于该物料尺寸相适配的容置腔13,以便于物料整齐摆放在该盘体10中,从而可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人工手动放料造成的生产品质与效率低下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