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古画品录》

《古画品录》

《古画品录》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专利文献5001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天津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等; 《古画品录》的相关文献由130位作者贡献,包括温肇桐、张晶、徐迅等。

《古画品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2.48%

专利文献>

论文:5001 占比:97.52%

总计:5128篇

《古画品录》—发文趋势图

《古画品录》

-研究学者

  • 温肇桐
  • 张晶
  • 徐迅
  • 谢乙德
  • 何帆
  • 何建波
  • 余光
  • 侗(广娄)
  • 倪志云
  • 冀志茜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小云
    • 摘要: 谢赫《古画品录》中的"六法"是对古代绘画实践经验的总结,一直到今天对绘画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术界对"六法"已取得了相对系统和多面的研究,由于时代不同、角度不同,有些观点具有相对性,如过分强调其中某一法的地位和价值,而忽略其他几法的观点。本文以画梅为例着重对"六法"的内涵进行简要解读。
    • 冀志茜
    • 摘要: 气韵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而在中国绘画中最为关键的气韵理论当属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说。它确立了以气韵生动第一的品评标准,同时也确立了中国艺术批评理论中重视风神、气度、气势的独特审美精神,确立了以气韵为首且形神统一、富有笔墨趣味的系统理论准则,让中国美术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也对中国美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基于此,着重分析“六法”中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
    • 谢乙德
    • 摘要: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不仅形成一个完整有系统的绘画理论,且对后代绘画理论影响至深。然而,谢赫本人却未对“六法”内在关联性以及其具体内容详加解释。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书中对谢赫评画所使用的“气韵生动”一词有详细的释义,并对谢赫“六法”之体系及剩余之五法也进行了粗浅的解释。本文写作旨在于进一步系统性地组织起徐复观对其它五法及六法体系的说明。
    • 刘光喜
    •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六朝诗书画之品评文献,以期重新审视《古画品录》在晋唐画论史上的地位.认为《古画品录》在品第语汇和品评方式上有其内在体系:前者以核心语词和衍生词群来构建品评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审美层级;后者则蕴含了对画家师承脉络和画风源流的画史梳理意识.这体现出其在画品史上的双重性格:既体现出时代的品评方式,又蕴含了一定的画史意识萌芽.这对唐代品评语言及品第范式都有一定转承意义.
    • 王少桓
    • 摘要: 谢赫为南朝齐梁时期的画家、理论家,善风俗画与人物画.其论著《古画品录》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美学评论专著.《古画品录》阐述了绘画的社会功能,并确立了绘画的美学品评标准,其中,以"六法论"为核心的绘画理论体系影响尤为深远,品评画作品第无出其右者.本文旨在结合经典画作分析及个人创作实践,以浅论"经营位置"在画作中所起的作用.
    • 谢乙德
    • 摘要: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不仅形成一个完整有系统的绘画理论,且对后代绘画理论影响至深.然而,谢赫本人却未对"六法"内在关联性以及其具体内容详加解释.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书中对谢赫评画所使用的"气韵生动"一词有详细的释义,并对谢赫"六法"之体系及剩余之五法也进行了粗浅的解释.本文写作旨在于进一步系统性地组织起徐复观对其它五法及六法体系的说明.
    • 孙众允
    • 摘要: 南齐谢赫曾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谢赫之后,六法逐渐成为历代评画的重要标准,其中,“骨法用笔”仅次于“气韵生动”,排在第二,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从古至今,如何实现“骨法用笔”,使笔下的线条富有灵动性,似乎成了无数文人墨客及书画评鉴者的追求,而毛笔本身则很容易被忽略。“骨法用笔”要求创作者对线有精确的把握,通过用笔的力度,精妙地表现出线条的流动感、力量感。古之大家都追崇于此,因为用笔的法度是决定作品是否“气韵生动”的关键。为何郑板桥的竹子遒劲有力?为何徐渭的叶子破笔处有的呈梯形状?
    • 岳媛
    • 摘要: "气韵生动"出现在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最初以画论的形式进入到中国艺术领域之中,对中国书画艺术以及后世的文学、美学中都有深远影响。"气韵生动"一直是文学艺术领域的关键概念,所以对近些年关于"气韵生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主要从"气韵生动"的语义研究、"气韵生动"概念的历史演变、"气韵生动"概念的西译及现代阐释、"气韵生动"与中国艺术的精神这些方面归纳"气韵生动"的研究现状。
    • 徐璐
    • 摘要: 国色,中国画的颜色。国画在我国古代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是用毛笔等工具蘸取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里评论传统中国画的特点为:1.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2.讲究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3.讲究"骨法用笔",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4.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由此可见,中国画的讲究很严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