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同步技术

同步技术

同步技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6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4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276401篇;相关期刊230种,包括电子器件、电子世界、通讯世界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全国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第九届中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高层论坛、第十八届中国遥测遥控科技大会等;同步技术的相关文献由101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大磊、李公伟、郝志鹏等。

同步技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4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76401 占比:99.86%

总计:276791篇

同步技术—发文趋势图

同步技术

-研究学者

  • 张大磊
  • 李公伟
  • 郝志鹏
  • 韩月
  • 高强
  • 张典荣
  • 曹勇
  • 杨育斌
  • 柯宗贵
  • 缪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叶艇
    • 摘要: 为解决长距离隧道单台盾构掘进施工工期过长问题,以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3标盾构区间为示范应用工程,在不改变盾构驾驶人员操作习惯的前提下,研发一种对盾构推进油缸压力进行闭环主动控制的推拼同步施工技术,以维持推进系统稳定的总顶推力矢量。同时,给出基于同块同压原则缺失顶力的再分配计算方法,并通过构建相似比为1/2的大型试验平台对成套技术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原型盾构推进系统总顶推力误差控制为±4%;盾构姿态水平和垂直偏差控制为±12 mm;盾构推进速度控制为设定速度的(-6,+6)mm/min;管片结构抗压安全系数达2.13。
    • 陈东
    • 摘要: 随着数字采集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科研及工程中,采用单路A/D数据采集电路对多路信号数据进行分时采集。目前在雷达通信、实时监控、相关仪器仪表数字化显示等场景的应用,越发凸显出多通道数据采集同步技术的重要性。在设计多通道数据同步采集卡时,因其内部是多路ADC同时采样,不进行细致规划,不能得到同步的多路采样数据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JESD204B收稿日期:2021-12-11作者简介:陈东(1983-),男,贵州六盘水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航空装备。协议的板内、板间数据同步技术,通过高精度时钟分配芯片、优化信号走线实现了板内各通道的真正实时的同步采集,并且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多块板卡的板间同步,具有高速、高精度、多路同步采集的特点。
    • 徐昌宇(编译)
    • 摘要: 在游戏玩家的推动下,人们开始对显示器的刷新率有了更多要求,市场上出现了很多144Hz乃至更高刷新率的显示器产品,为了解决高刷新率可能导致的游戏、视频画面撕裂等问题,各厂商也推出了自身的各种可变刷新率的同步技术。不过,这些产品在标准上并不统一,比如英伟达G-Sync,AMDFreeSync,VESA Adaptive Sync,三家的标准就存在一些互相不兼容的问题。2022年5月,VESA发布了全新的Adaptive Sync和Media Sync标准,希望为显示器的刷新率同步以及游戏玩家关注的高刷新率问题引入全新、系统的标准,解决市场上的混乱情况。
    • 刘刚
    • 摘要: 短波通信本身是无线通信的分支内容,具有较强的组网灵活性、可移植性,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相较于其他基础通信技术模式,短波通信能够为远距离信息传输和数据控制提供保障。详细介绍了短波跳频通信系统的原理、主要指标以及数学模型,并对基于实时时钟信息(Time Of Day,TOD)短波跳频通信同步技术的实现过程展开讨论。
    • 梁东飞; 苏淑靖; 梁文科; 邢震震; 周广兴
    • 摘要: 针对延时脉冲发生器在外触发模式下,触发信号与时钟信号不同步造成的随机抖动问题,提出了一种随机抖动消除方法。该方法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内部设计多路并行TDC(Time-to-Digital Converter,TDC)对随机抖动进行实时精确测量,然后通过数字延时和压控模拟延时电路进行相应随机抖动的补偿,从而提高了脉冲延时的分辨率和精度。测试结果表明,测量模块造成脉冲的抖动为18.9 ps,抖动补偿模块的抖动为4.2 ps,最终系统的抖动为19.3 ps。
    • 刘艳芹; 宋艳; 殷照华; 李伟
    • 摘要: 就地化变压器保护,即各保护子机集成主后备一体化保护功能,根据间隔配置保护子机,子机之间采用高可靠无缝冗余(HSR)双向环形高速网络交互数据。理论分析表明:相较于传统变压器保护,就地化变压器保护在可靠性和快速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和中国电科院动模测试过程中均出现变压器保护各子机差动保护动作行为不一致情况,各子机差动保护动作时间差最大可达到20 ms左右,有较明显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子机间同步技术的变压器就地化差动保护方案,解决各子机差动保护动作行为不一致的问题,为变压器保护就地化的推广提供有益帮助,实现了就地化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冗余配置,保证了可靠性。
    • 余江; 黄河; 陈宏山; 丁晓兵
    • 摘要: 5G承载差动保护业务是通信与控制保护技术融合发展的需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对时原理差动保护的通道需求,比较高低压网络差动保护通道延时的需求差异,分析了5G无线通信中确定性传输时延技术和精准授时技术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5G精准时标的配网差动技术.外场5G基站实测验证了授时精度及传输延时均能满足差动保护业务需求.
    • 万金荣
    •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视业务量激增,其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础需求之一.其中,无线资源作为手机电视业务的基础内容,日益增多的业务量必将对无线资源造成过度消费,继而使这种本就稀缺的资源变得更为珍贵.近年来,我国基于信息技术科学技术领域基础上,大力发展电视、手机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大数据平台相关业务.3GPP在Release6中提出了新型媒体与多媒体的广播电视服务(MBMS)技术,以进一步提高MBMS基本性能为革新目标,进而结合科学有效的长期技术演进(SAE/LTE)系统与无线广播组播网络中基于OFDM时间同步机制进行深刻研究,最终提出了E-MBMS技术.文章以现阶段主流网络为基础,结合不同网络的特性与优缺点,围绕多域广播组播网络融合技术展开研究.
    • 郭文佳
    • 摘要: 网络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从时钟系统的运行需要保持高精准度,以实现对网络时间的限定。基于对IEEE1588 协议运行原理的分析,结合对从时钟同步技术的研究。文章探讨了 IEEE1588 协议时钟的设计方法,从而让从时钟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也可以满足精准度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检查工作。
    • 沈卓
    • 摘要: 随着我国能源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地震勘探仪器无论是内部结构组成还是技术应用,都需要高精准程度的同步技术,所以针对此种发展现状,需要利用时钟恢复及同步技术,制定出相关应用策略,进一步完善地震勘探仪器。为此技术人员通过室内测试、野外试验以及生产应用,证明结合FPGA技术,时钟恢复和系统同步技术在地震勘探仪器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其精度可达us级,而且稳定,实现方便。本文首先详细分析出地震勘探仪器同步技术内涵,并且结合影响地震勘探仪器同步技术因素,进一步总结出时钟恢复及同步技术应用策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