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后装

后装

后装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7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经济计划与管理、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8篇、专利文献170041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实用肿瘤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等; 后装的相关文献由1847位作者贡献,包括谢斌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陈军等。

后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8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170041 占比:99.87%

总计:170259篇

后装—发文趋势图

后装

-研究学者

  • 谢斌泉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陈军
  • 三木
  • 杜训刚
  • 刘臻树
  • 彭文飚
  • 李玉良
  • 卢永成
  • 王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敏; 王先良; 王首龙; 康盛伟; 杨凤; 汤婷; 黎杰; 王培
    • 摘要: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同步剂量补偿高剂量率后装中CT参考点与计划等中心位置重合的可能性,以简化流程,改进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ⅡA~ⅢB期的宫颈癌患者,比较患者以CT参考点为等中心与原临床计划以中危靶区(intermediate 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IRCTV)几何中心为等中心两种情况下剂量参数的区别,统计患者IRCTV几何中心距离耻骨联合上缘处距离.结果:两种治疗计划在CT参考点与IRCTV几何中心距离较近时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靶区适形性指数(CI)以及小肠剂量无统计学差异.但将CT参考点设置为等中心会让高危靶区(high 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HRCTV)中D100%,D90%,D50%增加的同时(P<0.05),也会一定程度增加膀胱和直肠D0.1cc,D1cc,D2cc值(P<0.05).同时随着CT参考点与IRCTV几何中心之间距离的增加,IRCTV中D100%,D50%,CI与HRCTV中D90%,D50%,CI的偏差均有随着距离增加而增大趋势,其中对靶区D100%影响最大,IRCTV最大偏差达到10.04%,HRCTV最大偏差达到12.68%.接受根治放疗的患者与术后患者IRCTV几何中心与耻骨联合上缘处相对距离:X方向分别为(-0.07±0.67)cm,(-0.09±0.55)cm(P=0.823);Y方向分别为(2.58±1.07)cm,(1.23±0.99)cm(P<0.05);Z方向分别为(-7.17±0.91)cm,(-6.84±0.90)cm(P<0.05).结论:在宫颈癌IMRT同步剂量补偿高剂量率后装治疗中,X方向按照体表中线,Y方向根治与术后患者分别按照趾骨联合上缘处患者头方向2.58 cm和1.23 cm,Z方向分别按照耻骨联合上缘下方7.17 cm和6.84 cm进行CT定位,能减少CT参考点与IRCTV几何中心的相对距离.在此基础上,可考虑在治疗过程中直接将CT参考点设置为计划等中心.
    • 胡海; 黎杰; 王培; 唐斌; 王先良; 杨强
    • 摘要: 目的 在CT引导的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计划制定中,应用U-net模型完成施源器的自动分割.方法 基于U-net网络创建深度学习模型,将2019年12月—2020年10月的27例宫颈癌患者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写入数据集,按照15:2:10的比例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和验证集数据放入模型中训练并验证,并将测试集数据应用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分割出施源器,采用戴斯相似性系数(DSC)、95百分位豪斯多夫距离(HD95)、相关体积差异(RVD)、精确率和召回率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10例测试集患者平均的DSC为0.90,HD95为1.26 mm,RVD为-0.06,精确率为0.94,召回率为0.88,分割时间为5 s.结论 本研究利用U-net网络实现了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计划制定施源器的自动分割,可将其应用于施源器的重建,于实现临床计划制定的自动化具有较大意义.
    • 姚波; 董雷; 夏小均
    • 摘要: 针对后装FCWS性能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从雷达安装位置、碰撞时间阈值设定、非线性误差修正3个方面研究某型后装FCWS的性能,提出减小FCWS报警距离误差的方案.
    • 郭丽君
    •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疼痛的护理策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于本院行后装治疗的7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腔内后装放疗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况.结果 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第1~5次治疗时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琳
    • 摘要: 目的 比较调强补偿高剂量率后装中两种计划方案的剂量差异,为更好地制定调强补偿高剂量率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已接受调强补偿高剂量率后装治疗的根治性宫颈癌患者20例,腔内照射计划相同,调强补偿计划分为两种,第一种不考虑腔内照射剂量对调强补偿计划剂量优化的影响,第二种基于腔内照射剂量进行调强补偿计划剂量优化,这两种调强补偿计划与腔内照射计划相加后分别称为A方案和B方案,利用SPSS 19.0统计分析A,B两种方案高危靶区(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HRCTV)的D90%、适形度指数(conformal index,CI),膀胱、直肠、小肠的D2cc,评估两种方案的差异.结果 在HRCTV剂量分布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B方案HRCTV的CI平均值比A方案提高,并且B方案中膀胱、直肠的D2cc平均值比A方案分别降低了43.19 cGy、35.94 c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种方案小肠D2c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方案小肠D2cc的平均值比A方案降低28.64 cGy.结论 调强补偿高剂量率后装中基于腔内照射剂量进行调强补偿计划剂量优化这一方案能有效提高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并能显著降低膀胱直肠的D2cc.
    • 徐金济; 蔡倩倩; 成俊; 王明伟; 李伟
    • 摘要: 目的:前瞻性比较192Ir后装组织间插植内放疗和医用直线加速器外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后装插植内放疗组(内放疗组)和常规加速器外放疗组(外放疗组),各30例,内放疗组10 Gy/次,1次/周,共6次;外放疗组2 Gy/次,5次/周,共30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毒副反应.结果:内放疗组症状缓解率(76.67%)显著高于外放疗组(53.33%)(P<0.05);内、外放疗组治疗前肿瘤体积分别为(132.1±15.8)、(128.6±20.3)cm3,治疗后肿瘤体积分别为(54.4±10.6)、(88.5±16.9)cm3,两组病灶均明显缩小,收缩率分别为58.8%、31.2%;内放疗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外放疗组(P<0.05),内、外放疗组患者患侧肺V5分别为(20.8±8.2)%、(52.8±5.7)%,V20分别为(7.4±4.2)%、(25.7±2.4)%,脊髓最大剂量分别为(13.6±3.4)、(36.7±4.1)Gy,心脏平均剂量分别为(7.4±3.1)、(14.8±5.6)Gy;内放疗组的肺出血和气胸发生率(9.21%)高于外放疗组(1.03%)(P<0.05).结论:利用192Ir后装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肺癌疗效确切,对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损伤小,但存在肺出血和气胸风险.
    • 黄春兰; 刘华之; 温小梅; 彭春艳; 赖小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有机玻璃阴道塞用于宫颈癌后装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外照射治疗结束后需要做阴道后装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用有机玻璃塞治疗阴道后装,对照组用自制多层纱布阴道塞治疗阴道后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发生情况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研究组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的发生率5.00%、2.50%均低于对照组20.00%、25.00%(P<0.05).结论 后装腔内放疗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直肠和膀胱放疗不良反应,有机玻璃阴道塞用于宫颈癌后装治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 王磊; 苏金波
    • 摘要: 结合国内大数据发展趋势,着眼大数据技术在国内外军地发展的现实情况,分析了未来我军后装一体化保障信息化建设方向,分阶段对我军未来大数据发展进行了大胆构想,深入分析构建后装一体化保障大数据平台三大优势,并提出了大数据安全策略.
    • 任红玲; 赵丽丽; 王帆
    • 摘要: 后装式垃圾车的装载压缩机构主要由液压系统、车厢、压缩机构以及控制系统和底盘组成.本文针对后装式垃圾车的装载压缩机构,对现有专利技术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分析了整体演进路线,并着重分析了各年代代表性专利技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