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四肢瘫

四肢瘫

四肢瘫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25221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中国残疾人、中国社区医师、解剖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等;四肢瘫的相关文献由30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建军、周红俊、刘根林等。

四肢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5221 占比:99.88%

总计:125369篇

四肢瘫—发文趋势图

四肢瘫

-研究学者

  • 李建军
  • 周红俊
  • 刘根林
  • 康海琼
  • 张少成
  • 王杨
  • 郑樱
  • 郝春霞
  • 何祥
  • 刘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戴可可; 李洋; 钱晓妹; 黄洪溪
    • 摘要: 1案例1.1简要案情张某,女,57岁,2018年6月26日因交通事故受伤,伤后诊断为“左侧额叶颅脑损伤,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创伤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 Barrésyndrome,GBS),继发性癫痫”等。法院委托对本次交通事故与张某目前GBS损害后果(四肢瘫等)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
    • 王杨; 王瑜; 王海云; 何爱群; 刘四文
    • 摘要: 目的:研究功能手技能训练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四肢瘫患者手功能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应用特点.方法:42例四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开展为期8周,每周6d,每天30min的功能手技能训练;观察组在功能手技能训练基础上增加15min/d的双手双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后采用上肢肌力测试、Auspinal测试及脊髓独立性评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训练后,2组患者上肢肌力得分、手实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前后上肢肌力及手实用功能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0.05).结论:功能手技能训练结合功能性电刺激能显著提高四肢瘫患者手部实用功能,并促进其日常生活自理,适宜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冉小烽
    • 摘要: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出现退行性病变而产生的综合征。它会使患者出现手指发麻、颈背疼痛、上肢无力等症状,病情较严重的患者会四肢僵硬或痉挛、容易摔倒,当患者处于晚期时,一旦受到外伤就可能会出现四肢瘫或截瘫,甚至引起视力障碍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颈椎病产生的原因(1)相关资料显示,有50%患者的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莫大的关系,另外部分患者也会因为骨质增生或软组织病变而使其颈椎管变得狭窄,从而导致颈椎病的形成。
    • Xiao B; Constatntini S; Browd SR; Zhan Q; Jiang W; Mei R; 詹琪佳(编译)
    • 摘要: 目的单椎板入路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SL-SDR)治疗痉挛性脑瘫完全依赖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本研究旨在讨论SL-SDR术中肌电图判读对神经根选择和离断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改良神经电生理监测离断方案指导下SL-SDR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重点关注术中肌电图判读及其与术前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以及比较采用不同神经电生理监测离断方案解读术中肌电图时的神经后根选择差异。结果共纳入318例患儿,男性231例、女性87例,平均年龄5.9岁,32例为偏瘫、161例为双侧瘫、125例为四肢瘫。每例患儿有2~8组目标肌群(术前肌张力≥2级)。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显示,探测的21728枚神经小根[(68.3±8.2)枚/例]中6272枚(28.9%)与肛门括约肌相关,15456枚[(48.6±7.6)枚/例]与下肢肌群相关,其中,神经后根11009枚[(34.6±7.4)枚/例]。共有3370枚[(10.6±4.7)枚/例]符合改良神经后根离断方案,其中3061枚50%部分离断、309枚75%部分离断。术前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分级Ⅰ~Ⅴ级的离断率(部分离断的神经后根数/下肢肌群相关神经后根数)分别为15.8%、22.3%、33.4%、41.8%和45.7%。75%部分离断的离断率随术前GMFCS分级的递增而增加,分别为1.5%、4.8%、8.5%、14.1%和15.2%。术后3周,2068组目标肌群肌张力显著降低[(1.7±0.5)级对(2.7±0.6)级]。术前GMFCS分级Ⅰ和Ⅱ级患儿采用传统离断方案约有20%的病例无法识别任何1枚约20%需离断的神经后根,而随着患儿术前GMFCS分级的递增,传统与改良方案离断的符合率逐步提高,分别为39.5%、41.3%、52.2%、54.1%和62.8%。结论由于SL-SDR完全依赖于术中肌电图判读,使得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得至关重要。改良神经电生理监测离断方案指导下的SL-SDR可以安全、有效治疗痉挛性脑瘫。SL-SDR术中肌电图及其与临床表现相关的预后,可以使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此类患儿脊髓神经元环路的运作模式。
    • 米海霞; 杜晓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并发干燥综合征的康复.方法 报道1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并发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康复及随访结局.结果 患者渐进性四肢麻痹、言语含糊,肌电图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超声示腮腺和颌下腺弥漫性病变,实验室检测示SSA和Ro52抗体升高.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和综合康复训练4周后,言语、肌力、平衡、姿势控制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2个月后再接受免疫治疗,无进一步临床改善,但症状没有持续恶化.结论 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并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受益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和适当康复训练.
    • 邓小倩; 王杨; 王贝; 熊娟; 韩俊奇
    • 摘要: 目的:观察一种自行研制的四肢瘫轮椅手套(专利号ZL201520984478.2)对四肢瘫患者驱动手动轮椅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效果分析.方法:入选的20例颈髓损伤所致四肢瘫痪患者分别在穿戴轮椅手套前后进行驱动手动轮椅50m所耗时间和6min驱动轮椅距离测试,并填写佩戴轮椅手套使用情况调查问卷,通过测得的客观数据及患者主观感受两方面比较自行研制的四肢瘫轮椅手套是否能改善四肢瘫患者驱动手动轮椅的功能.结果:佩戴轮椅手套后,四肢瘫患者驱动轮椅50m所耗时间、6min驱动轮椅距离及比佩戴前功能显著提高(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四肢瘫患者认为佩戴轮椅手套驱动轮椅较为省力,能增加其自行驱动轮椅的意愿.结论:应用四肢瘫轮椅手套可明显提高四肢瘫患者驱动手动轮椅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宋伟栋; 诸澄; 杜煜; 詹培忠; 汪江林
    •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病房眼控环境控制系统并验证其临床试用效果,探讨其对四肢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硬件整合及软件界面设计完成系统设计,给予招募到的12例四肢瘫患者分别进行临床试用1个月.患者试用系统前后,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受试对象使用病房眼控环境控制系统后,SF-36量表中的生理职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四个方面均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一种病房眼控环境控制系统能早期改善四肢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 王杨; 王海云; 王寅; 史东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功能手训练方案对四肢瘫患者手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5例四肢瘫患者分为试验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手上肢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良肢位摆放、功能手康复宣教、功能手手法、"腱效应"使用技巧训练等系统的功能手训练,持续进行12周.治疗前后测量腕背伸时手指到掌心的最小距离(手指屈肌腱长度)以及5项常用手部功能活动完成程度.结果 训练前,试验组患者腕背伸时指尖到掌心最小距离以及5项常用手部功能活动完成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试验组患者腕背伸时指尖到掌心最小距离测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项常用手功能活动完成程度除手机操作外(P=0.06),其他4项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手训练能有效辅助四肢瘫患者形成"腱效应"式抓握,并提高四肢瘫患者的手部实用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