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4068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外交、国际关系、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83篇、会议论文285篇、专利文献1448篇;相关期刊1380种,包括国际公关、对外传播、新闻世界等; 相关会议100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第三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等;国家形象的相关文献由419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昆、范红、陈林侠等。

国家形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83 占比:68.58%

会议论文>

论文:285 占比:5.17%

专利文献>

论文:1448 占比:26.25%

总计:5516篇

国家形象—发文趋势图

国家形象

-研究学者

  • 张昆
  • 范红
  • 陈林侠
  • 郭玉成
  • 史安斌
  • 宋宗佩
  • 吴献举
  • 李雍
  • 许华
  • 孟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璐
    • 摘要: 新冠疫情对东京奥运会各项筹办工作和东道主形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日本方面因时而变、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国际舆论走向,维护奥运会东道主的良好形象.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事件的决策过程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对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背景下各方定义的新闻议程进行了分析,结合新闻议程内容对奥运会东道主形象修复策略展开了研究.日本方面根据全球疫情变化、本国疫情防控形势和国际舆论走向,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了建立信心、推卸责任、拖延、诚意等形象修复策略,试图强化人们对于东京奥运会东道主安全条件的形象认知,致力于维护日本"安全之手"的国际形象,增强世界各国对于东京奥运会顺利举办的信心,在危机应对中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其中不乏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参考.
    • 杨庭栋; 梁子伟
    • 摘要: 文艺作品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以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文艺作品的一种重要体裁,主旋律电视剧有其特有的性质,因此不管在弘扬社会正气、增强家国认同方面,还是在传播国家形象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曹超婵
    • 摘要: 国庆大阅兵是一种典型的政治仪式形态,也是展现国家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仪式。本文以70周年国庆大阅兵为例,梳理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活动中的服饰形态、功能、特征,探讨仪仗服饰的秩序性、公共性及权威性,游行服饰的多样性、视觉性、情感性特征,从而窥见阅兵仪式的深层意义及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极大影响力。
    • 胡晓乐; 唐超; 梁秀波
    • 摘要: [目的/意义]旨在研究国家形象在域外媒体中的“映像”,优化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策略。[方法/过程]结合情报理论知识,以扶贫为例,研究国家形象映射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定量和定性分析境外代表性媒体对中国扶贫的报道。[结果/结论]国外媒体关注我国的扶贫,报道内容与特定的时间节点关联较大,国外媒体多采用原创的方式、延伸话题的形式进行报道,报道视角多为政治视角,报道立场以中立和友好为主,但也有少量媒体牵强地将扶贫与民族问题关联起来,持恶意的态度。对外宣传过程中,需要创新与境外媒体的合作方式,丰富传播视角,优化讲故事的方式,加强对关键事实的披露,以此使“中国行动”与“中国声音”相得益彰,使国家形象客观呈现。
    • 胡术
    • 摘要: 目的世博会是5年一次的科技盛会,也是各种设计集中展示的舞台,特别是代表各国形象的标志设计。分析和研究这些设计,将极大地拓展人们的视野,为我国“国家形象”在标志设计中的表达提供宝贵的经验。方法通过对历届世博会标志在内涵、取材、手法3个方面的比较与研究,探讨了在世博会这一特定媒介下“国家形象”标志的设计法则,并由此提出了“中国形象”标志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结论中国对外展现的视觉形象是影响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文化整体输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志是“国家形象”精炼的视觉表达,是世界语境下民族精神的艺术化传播,因此其设计应当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定位、多样化的民族元素、国际化的视觉审美与创意的表现手法。
    • 叶肖; 孙振威
    • 摘要: 国家形象的建构对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促进国家发展繁荣以及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不可忽视的显著作用。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国家形象的建构需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着眼,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的基本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而才能取得和达到良好的效果。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的发展历程,由于受到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影响,中国国家形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前,在对国家形象进行新一轮的建构时,一方面,应该对不同历史时期内国家形象的定位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知,厘清和把握其中潜在的逻辑脉络;另一方面,必须辩证地看待现阶段国家形象所面临的“自塑”与“他塑”同时存在的复杂态势,并对突出问题保持清醒的判断。总之,只有从整体性视域出发,对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能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 李连璧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成长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长期生活在中国,成为中国故事的亲历者和参与者。YouTube平台上在华外国人的内容生产,正在成为国际传播场域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本文以YouTube平台上在华外国人的自媒体帐号为研究样本,重点分析其中国故事的生产模式和传播策略,为中国对外传播工作提供启示。
    • 刘懿璇; 秦田宇
    • 摘要: 后现代社会的碎片化与弥合性加速了个体身份的快速转换,在信息的洪流之中自我认同感逐渐迷糊,集体信念和价值信仰的缺失造成了身份构建的混乱和迷失。在这一情势下,民族和国家需要通过弘扬主旋律的文化作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因此,围绕主旋律电视剧集体记忆的文化阐释与国家形象的传播构建,以及探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构建国家形象的影像记忆等问题的讨论,对于主旋律电视剧的发展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陈艳红; 曾亚平
    • 摘要: 基于评价理论,以《中国日报》英文版对中国新冠肺炎报道自建语料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日报》英文版新冠肺炎报道语料中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结果显示语料中积极态度大于消极态度,情感系统占比最高,判断系统、态度系统使用频率最低,呈现中国是一个“有能力、负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享合作”共同抗疫的大国形象的形象,有利于中国大国形象的塑造。
    • 文春英; 胡新雨; 饶裴菲儿
    • 摘要: 全球范围内诸多国家形象评价指数和民意调查纷繁复杂,发布的结果经常相互矛盾。全面系统了解国家形象评价指数体系的理念、维度、方法、指标,有助于科学解读其排名结果,洞悉其本质与目的。国家形象评价指数旨在输出价值理念,发布机构通过设置可被广泛接受的评价标准,影响他国的国家形象甚至国家利益。所以国家形象评价指数是民间层面参与全球治理、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一种隐蔽方式。我国在更好掌握各国评价他国的标尺基础上,也应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发布具有中国价值理念和方法论要求的国家形象评价指数,从而在国家形象评价话语体系中争得主动。在国家形象评价领域,让中国声音与中国标准走向世界舞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