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QRS时限

QRS时限

QRS时限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16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医学工程、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安徽省第十七次心血管病学术年会 等;QRS时限的相关文献由384位作者贡献,包括华伟、张婷婷、张贵生等。

QRS时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9.4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316 占比:90.45%

总计:1455篇

QRS时限—发文趋势图

QRS时限

-研究学者

  • 华伟
  • 张婷婷
  • 张贵生
  • 卢喜烈
  • 李隆贵
  • 王冬梅
  • 丁立刚
  • 丁超
  • 乔青
  • 何晓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婷婷; 郭璟; 张绍静
    • 摘要: 目的:探讨体检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切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体检者1542例,对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心电图QRS波终末切迹的发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339例心电图QRS波终末切迹中,下胸壁243例,占总体的71.68%,其次为前侧胸壁和侧胸壁,分别为13.86%和7.67%,前胸壁23例,占总体的6.78%。男性、年龄≥60岁、平均额面心电轴≤30°、QRS时限>90ms、合并高血压人群心电图QRS波终末切迹发生率较高,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90ms、合并高血压是影响体检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切迹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体检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切迹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高龄、平均额面心电轴低、QRS时限过高和高血压是影响QRS波终末切迹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赵贞; 郑晓琳; 王玺; 卢文杰; 邱春光
    • 摘要: 目的探讨QRS时限(QRSd)-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差值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植入CRT并完成6个月门诊随访的4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内对CRT的反应情况,将患者分为无反应组(11例)和反应组(35例)。观察两组CRT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T反应性的相关因素。结果与术前比较,反应组术后即刻QRSd、LVAT较短,QRSd-LVAT差值较小(P0.05);与无反应组比较,反应组术后即刻QRSd较短,QRSd-LVAT差值较小(P<0.05)。术后6个月,反应组LVAT较无反应组短,QRSd-LVAT差值、LVEDV、LVESV、左心室内径较无反应组小,脑利尿钠肽水平较无反应组高(P<0.05)。术后即刻LVAT、QRSd-LVAT差值是CRT有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术后即刻LVAT、QRSd-LVAT差值为影响CRT反应性的预测指标,且QRSd-LVAT差值可作为CRT反应性的独立预测因子。
    • 承燕; 张常莹; 李宗斌; 赵晓溪; 王如兴
    • 摘要: 目的:探索QRS时限(QRS duration,QRSd)的变化(ΔQRSd)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后全因死亡及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3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CRT的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数据。测量术前和术后QRSd。Cox回归分析筛选全因死亡和心源性猝死的预测因子。以X-tile软件分析ΔQRSd(QRSd_(术后)-QRSd_(术前))对全因死亡和心源性猝死预测的截断值,以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判断ΔQRSd与全因死亡和心源性猝死的关系。结果:共纳入6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15例死亡,16例发生心源性猝死事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ΔQRSd是全因死亡的预测因子(HR=1.019,95%CI:1.004~1.035,P=0.014);ΔQRSd(HR=1.016,95%CI:1.002~1.031,P=0.024)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HR=0.211,95%CI:0.065~0.682,P=0.009)均是心源性猝死的预测因子。ΔQRSd对全因死亡和心源性猝死预测的截断值均为0 ms。ΔQRSd>0 ms组的术前左室舒张末内径显著高于ΔQRSd≤0 ms组(P0 ms是CRT后全因死亡、心源性猝死、5年生存率及5年心源性猝死率的预测因子(P值分别为<0.001、<0.001、0.01和<0.001)。结论:术后QRSd增宽是CRT患者全因死亡和心源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
    • 刘苏城; 吕新; 王炳乾; 李良军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动物模型心电图波形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和QTc间期变化规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清洁级Wistar近交系30只大鼠,依照体重量将其编号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模型组(20只);模型组大鼠开胸腔建立AMI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缝合结扎,其余方法同模型组;造模28周时检测两组大鼠心功能,并行心电图检查;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两组大鼠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和QTc间期变化规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大鼠左室收缩末径(LVIDd)、左室舒张末径(LVIDs)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t=16.865,t=12.954,t=10.631,t=16.341;P<0.05);模型组大鼠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及QTc间期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t=3.519,t=3.715,t=5.669,t=7.303;P<0.05);模型组中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及QTc间期均明显高于心率正常大鼠,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t=3.335,t=3.335,t=3.762,t=7.691;P<0.05);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及QTc间期延长均是影响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OR=1.775,OR=1.984,OR=2.016,OR=1.921;P<0.05).结论:AMI动物模型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和QTc间期延长是影响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 陈保花; AGYEKUM Godfred Amfo; 何婷婷; 王宇; 王志荣; 张卓琦
    • 摘要: 目的 分析成人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0年5月至2020年5月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临床病史、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实验室检查和用药情况、住院期间发生MACE事件等资料.将患者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两组,MACE组(n=32)和非MACE组(n=36).先通过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然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成人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线QRS时限>120 ms(OR=3.563,95%CI:1.139~11.144,P=0.029)、肌钙蛋白T(hsTnT)峰值(OR=2.210,95%CI:1.029~4.750,P=0.042)、左室射血分数(LVEF)(OR=0.935,95%CI:0.889~0.984,P=0.010)是院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基线QRS时限>120 ms预测院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95%CI:0.560~0.827,P=0.006)、hsTnT峰值预测院内MACE的AUC为0.720(95%CI:0.595~0.844,P=0.002)、LVEF预测院内MACE的AUC为0.736(95%CI:0.611~0.861,P=0.001).结论 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临床预后差,基线QRS时限、hsTnT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 代少华; 伍静仪; 陈惠颜; 陈艺英; 梁翠娟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QRS时限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LVEF正常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QRS时限分为对照组(QRS时限>150 ms)和观察组(QRS时限为120~150 ms),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右心室的收缩及舒张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右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值及游离壁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值均更低,其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的距离更大,其右心室舒张末基底部横径更短,其三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速度的比值更高,其E峰减速时间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VEF正常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与QRS时限>150 ms的患者相比,QRS时限为120~150 ms的患者右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更好.
    • 齐书英; 王冬梅; 丁超; 李洁; 汝磊生; 杨茜; 刘文秀; 马彦卓
    • 摘要: 目的 总结成功行左束区域起搏(LBBAP)患者QRS波时限的变化趋势及电极参数的动态变化,旨在评估LBBA 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就诊本院符合起搏适应证并成功施行LB-BAP、且随访满6个月的患者40例,记录患者的QRS波时限变化以及术后6个月随访的电极参数.结果 术中测试电极参数均良好,所有患者阳极夺获阈值0.05).术前Q RS波时限(107.00±30.37)ms,术后Q RS波时限(104.72±12.64)ms,25例窄Q RS组(≤120 m s)的术后Q RS波时限较术前略延长[(99.29±11.78)ms vs(86.76±16.18)ms,P>0.05],而15例宽Q RS组(>120 ms)患者的术后Q RS时限明显缩短[(112.77±10.54)ms vs(139.69±15.00)ms,P<0.001)].术后随访1例心力衰竭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患者于术后第14个月猝死.结论 LBBAP术后QRS波群较窄,尤其术前Q RS波时限宽的缩短更明显,电极参数满意且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
    • 段班林; 何梓伟; 罗芬
    • 摘要: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美西律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QRS时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88例,分为对照组(90例,美西律)和观察组(98例,胺碘酮联合美西律).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的QT离散度、QRS时限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QT离散度低于治疗前,QRS时限短于治疗前(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可有效降低其QT离散度,缩短QRS时限,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刘楚言
    • 摘要: 目的 分析参松养心胶囊辅助西药对快速性心律失常(RA)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RA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QRS时限、PR间期)、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39/41)]较对照组[80.49%(33/41)]高(P<0.05);治疗后,两组QRS时限均较治疗前缩短,PR间期均较治疗前延长,且研究组QRS时限较对照组短,PR间期较对照组长(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LVEDD、LVESD较对照组低,LVEF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RA患者,可提高疗效,缩短QRS时限,延长PR间期,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