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蓟

大蓟

大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20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6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江西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全国第五届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交流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第八届江苏省药师周等;大蓟的相关文献由39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建辉、王兴民、肖卡特·阿里等。

大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60.00%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2.93%

专利文献>

论文:76 占比:37.07%

总计:205篇

大蓟—发文趋势图

大蓟

-研究学者

  • 吴建辉
  • 王兴民
  • 肖卡特·阿里
  • 邱宝利
  • 龚千锋
  • 钟凌云
  • 张友丹
  • 曾巧云
  • 张秀华
  • 田庆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渊
    • 摘要: 目的:建立大蓟及其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含有8个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Waters XBridgeTM 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流速:1.0 ml·min-1.建立大蓟大蓟炭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及共有峰指认,并采用上述HPLC方法测定大蓟大蓟炭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蒙花苷、柳穿鱼叶苷、刺槐素、柳穿鱼黄素的含量.结果:建立了大蓟大蓟炭指纹图谱,大蓟共标定了18个共有峰,大蓟炭共标定了22个共有峰,与各自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大蓟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蒙花苷、柳穿鱼叶苷、刺槐素、柳穿鱼黄素的含量分别为0.5310~0.9520 mg·g-1、1.4470~2.1740 mg·g-1、0.4170~0.8020 mg·g-1、0.5180~0.9690 mg·g-1、4.1580~7.4120 mg·g-1、7.0060~9.1220 mg·g-1、0.3460~0.7150 mg·g-1、0.0690~0.2660 mg·g-1,大蓟炭中上述8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3180~0.7030 mg·g-1、1.0030~1.5010 mg·g-1、0.1250~0.3620 mg·g-1、0.8590~1.3510 mg·g-1、1.0080~1.6250、0.4580~0.7290 mg·g-1、4.5560~5.6990 mg·g-1、7.5880~9.6540 mg·g-1.大蓟HPLC指纹图谱在炮制前后发生显著变化,炮制后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蒙花苷和柳穿鱼叶苷含量显著减少,咖啡酸、刺槐素和柳穿鱼黄素含量显著增加.结论:该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分析方法可有效区分大蓟及其炮制品.
    • 王璟(文/图)
    • 摘要: 我一向不喜欢热闹的地方,尤其不喜欢游人如织、嘈杂拥挤的场所,却总爱亲近大自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青草的味道,听风吹树叶沙沙的声音,享受着大自然的悠远安宁与静谧美好,这个假期我没有远行,而是背上了相机去登山拍照。
    • 房辉
    • 摘要: 以大蓟和莲子为原料,研制大蓟莲子复合饮料,并考察其对小鼠的运动耐力影响.以饮料的感官得分为评价指标,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取响应面法优化确定大蓟莲子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后,通过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与体内生化指标结果评价其对运动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蓟莲子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大蓟提取液与莲子浆液的体积比为1.1:1,蔗糖量3.8%,柠檬酸量0.3%,黄原胶量0.05%,羧甲基纤维素钠量0.15%,所得复合饮料呈米色,酸甜适中,莲子与大蓟气味协调,且静置未有明显沉淀.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的大蓟莲子复合饮料有助于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加快运动时体内生成的乳酸代谢,并显著减少蛋白质分解,因此有助于增强机体的运动耐力,具有良好的抗运动疲劳效果.
    • 杨芬
    • 摘要: 分析测定大蓟根和地上部分钾(K)、钙(Ca)、钠(Na)、锌(Zn)、铜(Cu)和锰(Mn)金属元素含量,并利用超声法提取大蓟根和地上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对地上部分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蓟根中含有Na、Ca、Mn三种金属元素,地上部分中含有Na、Ca、Mn、Zn四种金属元素,根和地上部分中Ca和Na含量均较高,根中分别为4172.0041mg/kg和8522.2762mg/kg,地上部分含量分别为7390.7273mg/kg和9177.5275mg/kg;(2)用50%、75%和100%乙醇溶液作提取液,测得大蓟根总黄酮含量分别为6.615mg/g、12.120mg/g和3.030mg/g;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190mg/g、14.940mg/g和10.230mg/g;抗氧化实验表明大蓟地上部分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 丁振飞; 黄和平; 杨青山; 金捷凯; 陈梦轩; 吴德玲; 章鹏飞
    • 摘要: 目的 鉴别市场上大蓟及其2种伪品.方法 通过微性状鉴定法对大蓟及其伪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蓟的茎、叶均被蛛丝毛及多细胞长节毛,苞片两面及边缘均被毛,花丝亦被毛,花药顶端呈长三角形,冠毛顶端呈纺锤形扩大或渐细;刺儿菜茎、叶仅被蛛丝毛,苞片内面无毛,花药顶端呈削尖状,冠毛顶端渐细;花叶滇苦菜茎、叶以及苞片均无毛,花丝光滑,花药顶端呈黑色,花冠被长毛,果实边缘具齿.结论 微性状鉴定法可准确、快速地鉴别大蓟及其伪品.
    • 丁振飞; 黄和平; 杨青山; 金捷凯; 陈梦轩; 吴德玲; 章鹏飞
    • 摘要: 目的鉴别市场上大蓟及其2种伪品。方法通过微性状鉴定法对大蓟及其伪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蓟的茎、叶均被蛛丝毛及多细胞长节毛,苞片两面及边缘均被毛,花丝亦被毛,花药顶端呈长三角形,冠毛顶端呈纺锤形扩大或渐细;刺儿菜茎、叶仅被蛛丝毛,苞片内面无毛,花药顶端呈削尖状,冠毛顶端渐细;花叶滇苦菜茎、叶以及苞片均无毛,花丝光滑,花药顶端呈黑色,花冠被长毛,果实边缘具齿。结论微性状鉴定法可准确、快速地鉴别大蓟及其伪品。
    • 张家源; 王晓宇; 毕琴琴; 刘智勇; 车苏容
    • 摘要: 为了研究大蓟(Cirsium japonicum)紫外光谱的显著鉴别特征,以快速、准确地鉴别正品大蓟,采用多溶剂紫外光谱法分析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自采大蓟和市售18批不同厂家商品大蓟在无水乙醇、氯仿及石油醚溶剂中紫外特征差异,并采用主峰值(含肩峰值)及主谷值的均值加方差归纳比较特征.结果 表明,自采大蓟在无水乙醇溶剂中表现为“谷—峰—谷—峰”,即在273±3nm、326±2nm处的峰值和250±2nm、298±1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在氯仿溶剂中,表现为“峰—谷—峰”,即在245±3nm、273±4nm处的峰值和260±3 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在石油醚溶剂中表现为“肩峰—谷—峰”,即在233±3nm处的肩峰、265±5nm处的峰值和257±5nm处的谷值具有显著鉴别意义.紫外光谱的峰谷特征可用于大蓟鉴别.
    • 易炳学; 张崇佩; 李志林; 张一赟; 龚千锋
    • 摘要: 目的:分别建立不同产地大蓟、小蓟HPLC指纹图谱,并比较其异同,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0°C;进样量为10μL。采用相似度评价方法对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10批大蓟共有18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6种,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蒙花苷和柳穿鱼叶苷;15批小蓟共有16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6种,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芦丁和蒙花苷。不同产地的大蓟、小蓟药材具有稳定且特征的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大蓟、小蓟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 王卫明; 刘亮; 彭慧; 张贵君
    • 摘要: 目的 考证大蓟、小蓟治疗痈肿疮毒等功效,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对大蓟、小蓟的记载,及其方剂的应用;综述大蓟、小蓟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区别.结果 历代本草一致认为大蓟具有治疗痈肿疮毒的功效,也有治疗相应疾病的方剂;现代研究表明,大蓟、小蓟含有不同的止血及调节血管的活性成分,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小蓟能够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大蓟则无,与古文献不一致.结论 中国药典称大蓟、小蓟具有相同功效,均能治疗痈肿疮毒是不严谨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