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套作

套作

套作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26篇,主要集中在农学(农艺学)、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62篇;相关期刊411种,包括耕作与栽培、棉花科学、中国棉花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1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等;套作的相关文献由415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文钰、雍太文、刘卫国等。

套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4 占比:87.21%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47%

专利文献>

论文:262 占比:12.32%

总计:2126篇

套作—发文趋势图

套作

-研究学者

  • 杨文钰
  • 雍太文
  • 刘卫国
  • 杨峰
  • 王小春
  • 宁堂原
  • 李增嘉
  • 樊高琼
  • 焦念元
  • 王季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何畅
    • 摘要: 凉山州宁南县桑园面积达0.6万hm^(2)。利用大行桑园间作冬季马铃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技术措施。文章介绍了该技术,以期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蚕桑产业良性发展。
    • 刘玄; 曾令玲; 简健平
    • 摘要: 幼龄果树下套作甘薯、花生、马铃薯,既符合加快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又可以充分利用幼龄果树下的土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增产增收潜能。要想保证套作的甘薯、花生、马铃薯作物实现高产,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管理措施。基于此,对重庆市渝北区幼龄果树下套作甘薯、花生、马铃薯的技术要点进行简要介绍,为相关农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 秦家友; 严康; 任纬; 邹刚; 陈莉; 陈翠莲; 张晋锐; 王民曦
    • 摘要: 针对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的气候、土壤环境及当地种植习惯,从品种选择、整地及土壤处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田家紫皮大蒜与玉米套作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实现大蒜和玉米双丰收,增加综合种植效益。
    • 熊绍军; 雷艳; 马幸幸; 左小义; 刘昱卉; 刘钊; 张丽
    • 摘要: 【目的】探索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与半夏(Pinella ternate)复合套种模式在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可行性及最佳套种密度,以期为烟农增产增收及套种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在湘西两个海拔地区研究半夏套种密度对烟叶各部位产量及半夏产量的影响,根据当年市场行情分析各处理经济效益。【结果】(1)1100 m海拔地区种植的半夏及烟叶产量均优于300 m海拔地区。(2)A、B两地试验结果显示,套种的半夏密度对半夏及烟叶产量影响显著(P<0.05),随着套种密度增大,烟叶总产量降低,半夏产量增加。(3)套种半夏密度对上、中、下部的烟叶产量影响显著(P<0.05),上中部烟叶产量随着半夏套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4)套作模式的纯收益高于单作模式,1500 kg/hm^(2)半夏与烟草套种为最佳处理。【结论】烟草和半夏的套作模式更适宜湘西州较高海拔地区种植,合理密植是提高种植效益的关键因素,半夏的最佳套种密度为1500 kg/hm^(2)。
    • 王姣; 黄仁敏; 任红艳; 李晓红
    • 摘要: 贵州省铜仁市夏季高温多雨,在辣椒与苦瓜种植中雨水过度集中,排水难度大,造成病虫害防治难,减产减收。为提高铜仁市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设置简易伞形避雨设施,合理利用时间茬口与空间结构进行苦瓜-辣椒伞下套作。为苦瓜-辣椒伞下套作提供技术支撑,从避雨设施建设、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采收、技术应用效果等方面介绍苦瓜-辣椒避雨套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 吴巧玉; 邓仁菊; 罗密; 何天久
    • 摘要: 作物间合理套作是发挥间作优势的基础,利于增加作物的产量及经济产值。为提高贵州山地利用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开展甘薯-鲜食玉米套作试验,通过和单作甘薯、鲜食玉米比较,分析其套作和单作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探讨适宜贵州当地的甘薯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甘薯单作的主蔓长、茎粗、单株薯重、商品薯率较甘薯-鲜食玉米套作分别高48.5 cm、0.38 cm、158.2 g、4.3百分点。套作甘薯的单株结薯数略有增加,为5.1个。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时玉米的株高、穗位高、鲜穗重均高于玉米单作,分别增加8.9 cm、2.9 cm、37.5 g。甘薯-鲜食玉米套作甘薯产量为28352.25 kg/hm^(2),产值为56704.50元/hm^(2);鲜食玉米产量为10060.35 kg/hm^(2),产值为25150.88元/hm^(2);总产值为81855.38元/hm^(2),较玉米单作增收38268.38元/hm^(2)。
    • 谭先明; 张佳伟; 王仲林; 谌俊旭; 杨峰; 杨文钰
    • 摘要: 【目的】利用高光谱数据构建一种“高光谱参数-光合色素-产量”模型间接估测套作玉米产量,为带状套作玉米产量无损预测提供技术手段。【方法】以不同年份、地点、品种、处理(氮肥、水分)的田间试验为基础,综合分析带状套作玉米各生育时期及全生育期光合色素参数与冠层高光谱参数和玉米产量的关系,明确玉米产量预测的最佳生育时期及光合色素参数,基于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法构建产量估测模型。【结果】光合色素-产量预测模型中,冠层类胡萝卜素密度的 PLS 产量估测模型效果最佳(R;=0.882,RMSE=0.669 t·hm;)。光谱参数-光合色素分析中,抽雄期叶绿素含量与波段自由组合指数 rRVI(534,546)相关性最好(r=0.927)。其余光合色素参数与对应光谱指数相关性均在 0.797 以上。在高光谱参数-光合色素-产量估测模型中,由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冠层叶绿素密度、冠层类胡萝卜素密度为连接点,并以光谱指数 rNDVI(534,546),rRVI(531,555),rNDVI(532,546),rNDVI(531,555)为自变量构建的 PLS 产量预测模型效果较好(R^(2)=0.509,RMSE=1.352 t·hm^(-2))。【结论】利用色素参数作为光谱数据和产量连接的桥梁,通过 PLS 回归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在带状套作玉米中,对玉米产量实现较好估测,为带状套作玉米的田间管理和生长监测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 张国栋; 陈泽浩; 赵永飞; 卜令龙; 何子顺
    • 摘要: 为丰富沙地梨种植多元化模式,有效增加梨农在建园前期的短期收益,同时为后期优质丰产打下基础,采用了幼梨树间套作大豆的生态种植模式,总结出了该种植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包括:梨树栽培管理技术、大豆间作栽培技术和大豆秸秆还田土壤改良,以期为提高沙地区域梨农经济收入提供参考。
    • 刘路路; 谭长银; 曹雪莹; 彭曦; 柏佳; 程学宇; 蔡润众
    • 摘要: 伴矿景天-玉米套作是一种原位、绿色、边生产、边修复Cd污染土壤的有效方式,土壤中添加柠檬酸可有效提高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该研究通过田间微区试验,探究了柠檬酸不同添加方式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模式对Cd轻微污染稻田土壤修复机理及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同一种植模式,添加柠檬酸可提高土壤Cd有效性,显著提高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5次添加柠檬酸,伴矿景天单作时修复效率提高了2.09%,套作时提高了10.54%。2)柠檬酸添加量相同时,套种与伴矿景天单种相比,修复效率提高了3.42%~4.27%,同时减少了玉米对土壤Cd的吸收。3)5次添加柠檬酸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伴矿景天Cd移除量可达18.59 mg/m^(2),该处理伴矿景天对轻微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佳。因此,柠檬酸协同伴矿景天-玉米套作的联合修复模式可强化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可运用于Cd轻微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并可实现边修复边生产。
    • 李燕; 王丹丹; 张庆银; 师建华; 齐连芬; 牛瑞生; 王子凡; 侯大山
    • 摘要: 为提高日光温室草莓土地资源利用率、提升种植效益,总结出了日光温室草莓与鲜食玉米套作技术,每667 m^(2)套作鲜食玉米可收获鲜穗约3200穗,经济收益可增加3000元以上,通过严格的产地环境把控,合理的茬口安排,适宜品种的选择,对套种过程中温、光、水、肥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系统介绍,以供种植户借鉴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