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委中

委中

委中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中国中小企业、福建中医药、光明中医等; 委中的相关文献由27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莉、许玥、陈玉佩等。

委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97.62%

专利文献>

论文:3 占比:2.38%

总计:126篇

委中—发文趋势图

委中

-研究学者

  • 张莉
  • 许玥
  • 陈玉佩
  • 何锋
  • 阙庆辉
  • 陈倩婧
  • 霍则军
  • 于雪
  • 刘通
  • 张佳怡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志刚; 江煜; 王和鸣(指导); 陈乐春; 陈进城; 张幻真; 陈水金
    • 摘要: 目的 基于“通督扶阳”理论观察腰部推拿联合委中拍打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腰部推拿治疗,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委中拍打,干预时间设定为5 d,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下腰痛JOA评分、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腰部推拿配合委中拍打法能降低血清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效降低急性腰扭伤患者疼痛水平,促进其功能水平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李霞; 吕巧巧; 徐菁; 陈莉; 田圆; 张莉; 刘通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委中”穴对腰多裂肌损伤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及相关因子表达对线粒体功能变化的影响,阐释电针修复骨骼肌损伤的部分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组再按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2组采用注射布比卡因制备腰多裂肌损伤模型。电针组电针“委中”穴,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4个亚组分别干预1天、2天、3天和7天。取材后,多裂肌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生化法检测。结果(1)HE染色观察发现,较正常组而言,肌纤维出现大面积变形,肌间隙增大、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电针能改善损伤情况。(2)PCR和生化法检测PGC-1α及相关因子Ca 2+、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 2+/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表达情况,结果提示模型组和电针2天、3天亚组PGC-1αmRNA、Ca 2+、CaMKⅡmRNA、CREB mRNA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而电针2天、3天亚组PGC-1αmRNA、Ca 2+、CaMKⅡmRNA、CREB mRNA低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P<0.01或P<0.05)。(3)Western blot和生化法检测线粒体功能指标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ranslocase of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20,TOMM 2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enzyme,ATP)酶,发现模型组和电针组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与同一时间点比较,发现电针组TOMM20、SOD、ATP酶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降低PGC-1α相关因子对PGC-1α的过度激活,从而保护线粒体功能,促进骨骼肌的损伤修复。
    • 贺志力; 熊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痛风灵合剂联合委中放血、金黄膏外敷治疗痛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湿热痹阻型痛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给予痛风灵合剂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委中放血治疗,缓解期给予痛风灵合剂内服,对照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给予新癀片,缓解期给予非布司他片,共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酸、治疗前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频率以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缓解时间,并对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血常规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定期评估及记录.结果 治疗24周后,2组患者尿酸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观察组治疗周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周期内,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经调整服药方式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有12例患者在服用新癀片时出现胃痛不适,经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护胃治疗后症状缓解未中断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痛风灵合剂联合委中放血、金黄膏外敷治疗痛风疗效可靠,可明显降低尿酸,减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频率,且能较快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症状,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玉佩; 李晓红; 许玥; 徐菁; 霍则军; 张莉
    •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委中”穴后的血清对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增殖、胶原蛋白Ⅰ (Collagen Ⅰ)、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从血清学角度探讨电针“委中”穴促进多裂肌损伤后修复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25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腰4-5节段多裂肌注射0.5%的布比卡因建立多裂肌损伤模型.选取双侧“委中”穴进行电针治疗(20 min/次,1次/日,2/100 HZ,1-2 mA,共3次);正常组、模型组不予电针干预,第4d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制备无菌针刺血清.使用各组针刺血清培养原代MSCs,CCK-8检测MSCs增殖情况;WB检测Collagen Ⅰ、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模型血清组MSCs增殖速度加快(P<0.01),Collagen Ⅰ、MMP2含量升高(P< 0.01,P<0.05);与模型血清组比较,电针血清组MSCs增殖速度加快(P<0.01),Collagen Ⅰ含量明显降低(P<0.01),MMP2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 电针“委中”后血清可能通过良性调节细胞外基质中Collagen Ⅰ、MMP2的表达促进MSCs增殖,加快受损多裂肌的再生修复过程.
    • 叶璟茹; 赵志恒; 焦召华; 李岩
    • 摘要: 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下合穴,临床应用广泛.关于其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描述为“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李志道教授临床使用毫针针刺委中以刺中胫神经为度,经进一步实际测量发现,其定位当为“在腘横纹上股二头肌腱内缘与半腱肌腱外缘连线的中点外约0.5cm处”,同时发现委中穴针刺深度宜浅,约0.6~1.0寸较为安全.
    • 杨楠; 许岩
    • 摘要: 目的:探讨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方法(麦肯基技术)配合针刺 、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 、推拿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麦肯基技术配合针刺 、推拿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麦肯基技术配合针刺 、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患者依从性高,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