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姚鼐

姚鼐

姚鼐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190种,包括北京社会科学、求索、安徽史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7年会暨中原文学文献学术研讨会等;姚鼐的相关文献由24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中明、周丽、卢坡等。

姚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1 占比:99.6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33%

总计:302篇

姚鼐—发文趋势图

姚鼐

-研究学者

  • 周中明
  • 周丽
  • 卢坡
  • 李柱梁
  • 任雪山
  • 温世亮
  • 刘守安
  • 姜楠
  • 尹忠俊
  • 方盛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雷鸣
    • 摘要: 姚鼐作为一代古文大家,书学交游甚多,要深入了解姚鼐的学书经历,考述其书学交游则是必不可少的。文人间交游每以诗文为手段,通过研读姚鼐《惜抱轩诗文集》、王文治《梦楼诗集》、翁方纲《复初斋诗集》及朱筠《笥河诗集》,以姚鼐与此三人的诗文唱和为线索,探究交游对姚鼐书法研习与思想演变产生的重要影响,为后学提供另一种的书学范式。
    • 朱曦林
    • 摘要: 姚鼐是乾嘉时期著名学者、桐城派三祖之一。《述庵文钞序》是姚鼐阐释“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收”说的重要文献,但长期以来由于直接文献的阙如,对该《序》的撰写时间,学界尚存较大的分歧。通过对新见姚鼐致王昶书札的考释,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重新梳证,可以确定《述庵文钞序》应是作于嘉庆三年五月至八月八日之间。同时,透过王昶、姚鼐对《序》中阐发的“三者兼收”说的不同态度,可以反映出乾嘉之际考据与辞章的异趣和分途。
    • 周丽
    • 摘要: 桐城派巨擘姚鼐在诗歌领域建树颇丰,他的诗洁净精微,生动地叙述了当时社会的自然风光、生活面貌、政治习俗等,倾注了诗人无尽的情感。作为信奉孔孟之道、程朱之学的儒家知识分子,姚鼐遵循孔子“兴、观、群、怨”的诗歌美学思想,将诗歌的情感性与功用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令诗歌臻于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境界。
    • 温馨
    • 摘要: 清国史馆《文苑传》第一次稿首次将姚鼐等桐城派文人写入国史,姚鼐亲传弟子陈用光曾任《文苑传》总纂官。重新考察陈用光供职史馆的历史情境,可知诸多官员通过各种渠道关注国史编纂并施加影响,总纂官对入传人物并无独断权力。姚鼐本人荐举他人入《文苑传》并非纯粹以学统为标准,《姚鼐传》却塑造了姚鼐对抗汉学、力宗宋学的形象。翁方纲同为陈用光与国史馆总裁曹振镛之师,其弘扬宋学、匡正学风的宗旨极大影响了《姚鼐传》的书写。这一稿《姚鼐传》广为流播,成为后世不断书写姚鼐抗衡汉学、根柢程朱的学术形象的源头之作。
    • 吴强
    • 摘要: 方东树的“晚耽禅悦”说建立在儒佛会通的基础上,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内核,援佛入儒以深化对程朱理学的阐释,其立场与姚鼐一致。在姚鼐的基础上,方东树更深刻地阐述了儒佛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儒佛相通的学理依据——“道之本通”,表现出对姚鼐儒佛思想的继承与突破。从学术传承上说,方东树既接受了姚鼐的影响,也接受了姚范的沾溉;从主体心态上看,姚鼐借佛学以远离名利,方东树则是借佛学以消解内心不甘。
    • 于秀权
    • 摘要: 一、记泰山旅途中的由"动"至"静"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这句话给人的感觉是静止的.此时,姚鼐感受着万物俱寂,雪已到膝盖,万物停滞于此,除了那不时飘落的雪花,不知作者此时内心是怎样的?但是从"雪与人膝齐"的描述可以发现,大雪纷飞,姚鼐站在那儿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他似乎恍了一下神,便发觉雪已埋到膝盖的位置,那么厚的一片雪,只是姚鼐恍了一下神吗?估计"这一下"是天地流转,是曾经的时光飞逝,是自己曾经过往的片段经历.[1]但是结尾,就这样的一个定格之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给读者留下"桐城姚鼐记",可以说是笔者的"意难平".如果姚鼐写的是一部精彩小说,我们更想知道之后发生了什么,希望故事的发展能够与天地、与我、与宇宙平齐.
    • 卢坡
    • 摘要: 在《登泰山记》中,朱孝纯不能仅被视为游览活动的陪同者,而应看作登山观日的发起者。姚鼐沿着一条被“预设”的路线游览,朱孝纯则是游览路线的设计者。作为对话者,朱孝纯参与《登泰山记》文本建构,为游记增添了想象之辞。
    • 潘务正
    • 摘要: 姚鼐论诗,反对唐宋诗之争,明确主张“镕铸唐宋”,吸取二者之长以补二者之短,形成新的风貌。故此,在学诗方法上,将宗唐诗风的模拟与宗宋诗风的新变融合;在表现内容上,将唐诗重性情与宋诗重学问融合;在美学趣味上,将唐诗的蕴藉与宋诗的高奇融合;在诗风取向上,将唐诗的宏阔与宋诗的幽深融合。姚鼐以宗宋诗风弥补宗唐诗风的空虚、平熟及肤薄,又以宗唐诗风挽救宗宋诗风的险怪、枯寂与浅直,由此而臻于“完美”。“镕铸唐宋”成为清代一种比较通行的诗学追求,昭示着清人力图构建本朝诗风的宏愿。
    • 李超
    • 摘要: "2017年版课标"颁布后,新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群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任务群教学"等扑面而来。语文教师既沐浴着教学改革的春风,同时,又有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比如对"群文阅读教学"笔者就有不少困惑和迷茫,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结合统编版教材《登泰山记》的创意设计,我的设计思路和教学体会如下。
    • 胡晓虹
    • 摘要: 李超老师的"《登泰山记》为核心文本的多文本研读"课,有以下特点:一、整合资源,促发大胆质疑群文阅读,既然曰"群",就要超越以往的单篇教学,围绕一个作家及一篇主体文章进行教学。补充什么,怎样补充,怎样做到与主体文本的自然整合,颇有讲究。课堂伊始,李老师以问题来检查学生预习,并补充背景资料,给学生还原当时的写作场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