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61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2篇、专利文献231497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等;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的相关文献由1894位作者贡献,包括高伟、武艳、宋欢欢等。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2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231497 占比:99.74%

总计:232109篇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发文趋势图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研究学者

  • 高伟
  • 武艳
  • 宋欢欢
  • 李旭英
  • 杨濮瑞
  • 赵林芳
  • 章春芝
  • 周欣宇
  • 李曼
  • 袁忠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荣; 陈伟博; 王冉冉; 李娜; 鲍俊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小丑照护在肿瘤患儿PICC置管和维护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拟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儿为对照组,2021年3月—5月就诊患儿为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和维护方法,试验组实施家庭参与式小丑照护。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时的疼痛水平、导管维护依从性、父母PICC知信行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置管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儿导管维护依从性、干预1个月后患儿父母PICC知信行水平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小丑照护能够缓解患儿PICC置管疼痛度、提高导管维护依从性、增加患儿父母PICC知信行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
    • 王雪君; 姜红; 肖适崎; 范玲
    • 摘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设计了新生儿PICC置管操作虚拟仿真训练考评系统,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创建了逼真的新生儿PICC置管操作场景,完整呈现了新生儿PICC置管操作的全过程。该系统具备“学习模式”“训练模式”“考试模式”的进阶式动手操作模式与即时反馈的考评功能。将该系统在护理本科生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进行初步应用,58名学生在线累计训练时间为(76.34±29.12)min/名;98%的学生对该系统使用的总体评价为“满意”或“非常满意”。该文对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构建、使用流程和初步应用效果进行介绍,并对该系统的内容选择与设计、特色、不足与对策进行讨论,为本科护理专业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 无; 黑明燕
    • 摘要: 为进一步规范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UVC)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防控措施,制定本指南。本指南针对UVC感染、导管位置和护理及相关并发症3个方面相关的9个临床问题,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证据合成与评价,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方法,对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的推荐强度进行分级,最终形成21条推荐意见。这是我国第一部UVC导管相关并发症防控循证指南。
    • 吕舸; 黄林; 黄嘉正; 吕柏成; 冯文聪; 朱瑶丽
    • 摘要: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肝损伤患者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合理肝素浓度.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SAP伴肝损伤接受中心静脉置管行CRRT治疗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采用625 U/mL低浓度肝素盐水封管,B组采用1250 U/mL中浓度肝素盐水封管,C组采用2500 U/mL高浓度肝素盐水封管.比较3组导管通畅与出血状况,并分析封管前及封管2、4 h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变化情况.结果 3组均未发现全身其他部位出血病例,导管堵塞、插管部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及组间凝血功能指标APTT、PT、TT在封管前及封管2、4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高凝倾向的SAP伴肝损伤患者可能更适合采用2500 U/mL的高浓度肝素液.
    • 杨慧慧; 王慧馨; 温少梅; 梁志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床旁高频超声及X线检查在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NICU经上腔静脉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96例,置管后分别采用床旁超声及X线检查对PICC尖端进行定位,计算两种检查方式PICC的显示率,探讨两者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价值.结果:96例置管患儿中,超声显示PICC尖端位置者93例,床旁X线清晰显示PICC尖端66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919,P--0.0029<0.05).超声显示导管位置正常,而X线显示不满意者30例.由于肺气严重干扰,超声无法显示导管尖端位置者3例.结论:床旁高频超声操作简便且无放射性,可作为早产儿PICC置管后尖端定位的首选检查手段.
    • 赵宁; 贺新建; 李易明
    • 摘要: 目的 X线检查对于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定位、尤其右心异位者具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于改善儿童PICC尖端右心系统异位显示的价值.方法 选择进行PICC置管的患儿96例,采用自身对照,分别行胸部正位X线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PICC尖端位置,观察超声心动图对于PICC尖端右心系统异位评估的改善价值.结果 超声心动图与胸部正位X线检查的PICC尖端右心系统异位检出率分别为22.9%及7.3%.χ2检验离散性结果显示2种方法离散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03),超声心动图定位方法右心系统异位检出率高于胸部X线检查.Kappa检验一致性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一致性较低(Kappa=0.16).超声心动图定位方法右心系统异位检出敏感度为79%,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P<0.05),95%置信区间为(0.692~0.968).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显提高儿童PICC尖端右心系统异位检出率,儿童进行PICC置管时,若胸部正位X线检查疑存在右心系统异位应常规补充超声心动图检查.
    • 刘子云; 富建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引发的新生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特点、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因PICC置管引发胸腔积液、心律失常及心包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病特点、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共纳入9例患儿,均为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均存活.其中8例PICC导管异位,1例导管位置正常(心律失常患儿).6例胸腔积液患儿中双侧1例,右侧5例,均在原有呼吸支持下出现呼吸困难、频繁呼吸暂停,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胸水特点均为葡萄糖明显增高,细胞数及蛋白无明显增高,予胸腔穿刺并拔出PICC导管后症状很快好转,均未再出现胸腔积液.2例心律失常患儿分别表现为心房扑动伴室性心动过速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无改善,拔出PICC后2~12h内复律,且未再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包积液患儿出现心脏增大、心音遥远及心率下降等心包填塞症状,予心包穿刺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积液生化特点同PICC引发胸腔积液的胸水生化特点.结论 PICC可引发新生儿严重甚至致死性并发症,当患儿出现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甚至心包填塞,或不明原因病情变化无法用常规现象解释时,需警惕是否为PICC引发,危重病例治疗并发症同时应尽早拔出PICC导管.
    • 褚达明; 刘藤藤; 栾南南
    • 摘要: 目的 研究自制心电定位系统及利伐沙班对卵巢癌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的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7例、对照组85例.其中观察组内又分为PICC术后使用利伐沙班组(44例)和不使用组(43例).所有患者均留置PICC行多西他塞+卡铂(DC)方案静脉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采用自制心电定位系统引导PICC尖端定位.其中使用利伐沙班组,留置PICC术后24 h始予口服利伐沙班预防性抗凝治疗3周.对照组采用体表外测量估计导管长度,采用改良塞丁格(Seldinger)穿刺技术留置PICC,穿刺后行胸部X线摄片确认导管尖端位置.观察记录PICC留置过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PICC-DVT发生率明显更低,而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心电定位系统引导PICC尖端定位,可降低PICC-DVT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预防性抗凝治疗对降低PICC-DVT是否有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 欧梅珍; 谢凤姣; 周芳芳; 邓云爻
    • 摘要: 目的 分析经不同静脉穿刺入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评价PICC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该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92例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置管相关的各项临床参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2例患者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32例(16.7%).32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中14例(43.8%)为贵要静脉穿刺,9例(28.1%)为肘正中静脉,8例(25.0%)为头静脉,1例(3.1%)为肱静脉.PICC经不同穿刺血管入路与机械性静脉炎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入路(优势比=0.302、0.103,95% 可信区间:0.110~0.831、0.03~0.339,P=0.021、0.000)及一次置管失败(优势比=3.840,95% 可信区间:1.150~12.814,P=0.029)是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机械性静炎是PICC术后首要并发症,PICC应首选贵要静脉入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能避免反复穿刺,以减少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