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山水林田湖草

山水林田湖草

山水林田湖草的相关文献在201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农业经济、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篇、专利文献40668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农村经济与科技、中国科技投资、山东国土资源等; 山水林田湖草的相关文献由52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夏晖、王波、张笑千等。

山水林田湖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7 占比:0.48%

专利文献>

论文:40668 占比:99.52%

总计:40865篇

山水林田湖草—发文趋势图

山水林田湖草

-研究学者

  • 王夏晖
  • 王波
  • 张笑千
  • 何军
  • 姜霞
  • 杨辉
  • 周妍
  • 张刚
  • 张箫
  • 朱振肖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立娜; 欧阳静怡; 徐烨; 王豪伟; 王璐妍
    • 摘要: 总结了生态修复工程的现状、我国在推进生态修复上的举措,指出未来生态修复的着重点是要找到更科学且高效的生态修复途径,以及将本地人福祉有机整合到生态修复当中以全面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效果的方法。阐述了目前常见的生态修复方式,对其各自通常的适用情况及作用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种生态修复的理想模式。阐述了景感生态学的定义,分析了景感生态学、景感营造以及其在稳定、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方面的作用机制;讨论了如何基于景感生态学和景感营造分步实现生态修复的理想模式,其重点在于营造景感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服务得到充分发挥,为本地谋取更大福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的决策者、规划者和实施者要在观念、策略、方法以及评价四个方面做出转变。
    • 张玉霞; 李文伟; 谢福平
    • 摘要: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实现“化肥零增长”行动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目标为统领,大力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广,逐步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推进农业节本提质增效生产、绿色健康发展。
    • 边微
    • 摘要: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土地整治中寻求多功能多效益共赢的过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首先要体现生态的系统性,目的是实现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017年12月国土部、环保部、财政部联合批复了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作为全国11个试点之一,泰安市片区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合力推进,于2021年7月市级初验。本文对该试点实施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该试点的成功经验,为同类型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 赵俊楠; 夏爽; 霍丽娟; 杨改强
    • 摘要: 本文以中国知网中2013-2020年间1362篇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研究为主题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在线数据库并使用科学信息映射软件,采用包括年发文量分析、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分析、科研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等方法,以信息可视化为手段,对国内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为主题的研究工作现状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结果表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研究进程受国家政策导向明显,目前正处于活跃期,发文作者以及研究机构正在向多元领域过渡,研究内容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等理论总结和案例分析为主,研究结果明确了该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并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王军红
    • 摘要: 陕西省黄河流域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65%和67%,当前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贫困人口集中、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措施之一,为使治理措施研究有针对性,依据地形地貌及功能将陕西省黄河流域分为五个大区,分析各区基本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八大工程。通过精准施策,持续努力,定会使陕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得以极大提升。
    • 郝启勇; 王忠; 胡玉禄; 崔凯; 尹儿琴
    •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在系统调查沂蒙山区域自然生态各个要素基础上,识别出生境破损,水生态系统质量下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等三大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和十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构建了“三山三水”的生态保护修复格局,划分了沂山—沂河水生态、蒙山—汶河林草和基础环境、尼山—祊河基础环境和水生态保护3个主体修复区,规划了基础环境类、土地整治类、林草保护修复类、水生态保护修复类、污染防治类和监测监管预警类等6大类工程措施。工程实施将提升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也将为类似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规划提供参考。
    • 徐飞; 焦玉国; 唐丽伟; 程凤; 王玲; 赵玮; 魏凯; 尹衍鹏
    • 摘要: 露天矿山对区域土地与环境产生了复杂多样的负面影响,已成为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研究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分析、诊断、识别了废弃露天矿山修复目标、存在问题及特征,归纳总结了常用的治理模式;厘清了废弃露天矿山治理思路与方法,创新构建了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的技术体系;针对废弃露天矿山典型现状,归纳总结出研究区几种典型修复方法。旨在为泰安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技术参考,同时,对我国类似矿山开采区的恢复治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陈安; 胡雪丽; 吴波; 杨晓东; 徐晨罡
    • 摘要: 文章重点分析了湖北长江三峡地区生态功能定位、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剖析了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形势,在介绍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工程试点推进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坚持用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重点攻坚,着力解决生态保护修复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加大社会资本、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健全多元化、差异化资金供给及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及废弃资源价值转化新途径;加强科技支撑、坚持自主创新、打造精品示范工程;提升建设项目服务水平,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及风险应急能力建设。
    • 苏海磊; 王凡凡; 陈海燕; 刘雪松; 魏源; 罗艳; 陈灵敏; 白敏冬
    •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简称“山水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两山”)转化的基础和保障。丽水市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和海西区等的交汇区,华东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浙江大花园的核心区。以丽水市为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研究。在摸清丽水市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了保护优先、修复为辅的生态保护修复思路,提出了将丽水市的生态保护修复功能分区划分为“三区一带”,并重点部署了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整治、矿山环境修复、水土流失防护与治理、森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共5大类生态建设工程、20类二级工程。探讨了“山水工程”实践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山水工程”的规划和“两山”转化的探索提供支撑。
    • 胡春明; 王书芬; 郑军彦; 尤立; 郑亚凯
    • 摘要: 生态工程在城市再生水回用及深度处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侧重水质净化而缺乏系统思考的问题。为提升生态工程系统性,以邯郸市园博园清渠如许景点为案例,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设计:因地就势构建“山”,消纳场地弃渣并形成竖向落差;引入再生水缓解园区“水”资源不足;结合景观构建“田”与“湖”,发挥水质净化、水资源回用功能;利用植物构建“林”与“草”,发挥土壤保持功能;山水林田湖草相互融合形成多层次景观,实现景观服务、科研教育功能。水质监测结果及景点展示效果表明,出水水质达到设计目标、水质净化功能较理想,土壤保持、景观服务、科研教育功能在展览中有效呈现。实践证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在生态工程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工程设计提供新思路及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