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岩体强度

岩体强度

岩体强度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矿业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672135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西安科技大学学报、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等;岩体强度的相关文献由40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丹、徐晓滨、杜时贵等。

岩体强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72135 占比:99.98%

总计:672278篇

岩体强度—发文趋势图

岩体强度

-研究学者

  • 刘丹
  • 徐晓滨
  • 杜时贵
  • 沙鹏
  • 洪陈杰
  • 罗战友
  • 陶志刚
  • 黄奕筱
  • 黄曼
  • 刘东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志刚; 周湘君; 周恺
    • 摘要: 现有反倾互层岩质挖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很难将动力载荷位移响应比参数控制在预警标准值以下,导致分析结果不够精准。分别从岩体强度、岩层组合结构、力学载荷作用、时间、不连续面力学特征等5个方面,分析影响反倾互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要素条件,计算挖方边坡整体边坡角数值,根据损伤贯通区域发展原理分析失稳损伤破坏特征,计算挖方卸荷效应下的施工强度,构建反倾互层岩质挖方边坡的稳定性模型。实例测试表明,应用该稳定性建模分析方法后,随着边坡高度的不断增大,挖方动力载荷位移的响应比参数始终低于5.42,未超过预警标准值,可精准分析反倾互层岩质挖方边坡的稳定性。
    • 王茂靖; 吴俊猛
    • 摘要: 西南山区某隧道2009年开通运营,2012年3月发现隧底有3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底鼓病害.经整治处理后,隧道底鼓变形得到一定抑制,但未能彻底消除,铁路不得不限速通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隧道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和地质补充勘察成果资料,深入分析了隧道底鼓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隧道设计应高度重视地应力、岩体强度及岩石产状之间关系的建议,并指出了隧底仰拱的结构强度及曲率是抵抗岩体变形的重要参数.
    • 闫红强
    • 摘要: 爆破是岩质边坡开挖过程中最主要的破岩手段,岩体爆破是一个受力情况极为复杂的过程,爆破开挖方式选择对边坡稳定性有重大影响.本文以安顺关花大道道路工程一标段岩质高边坡开挖为背景,采用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RMR体系)确定爆破后岩体强度参数;以此为基础,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不同深孔爆破方式下开挖台阶的稳定性,以确定深孔爆破方式和深孔爆破过程平台预留安全宽度,并给出深孔爆破相关施工参数,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 冯振; 路璐; 张长敏; 陈亮
    • 摘要: 危岩崩塌是危害山区公路安全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以2018年汛期暴雨诱发的北京市房山区军红路塔柱状危岩崩塌为例,基于现场调查、工程地质分析、岩石物理力学实验、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孕灾地质背景、岩体物理力学性质、降雨触发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崩塌成因,利用UDEC软件模拟了地下水渗流、岩体强度软化对斜坡变形的影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军红路崩塌为发生在反倾斜坡中的塔柱状危岩崩塌.边坡上部塔柱状危岩由玄武岩被深大裂缝切割形成孤立的塔柱状危岩,下伏含大量黏土矿物的凝灰岩在长期风化作用下形成陡坡,构成灾害易发的靴状地貌.临崩的短时强降雨入渗在斜坡中形成地下水渗流,渗透压力导致岩体结构调整、斜坡变形,基座岩体在充分饱和、岩体强度降低的作用下,最终发生压裂破坏诱发危岩整体下座,冲击铲刮下部岩体并沿路堤下方斜坡运动,堆积在沟底.
    • 黎胜; 江旭雅; 杨晨
    • 摘要: 为研究复合局部挠曲岩体强度特征以及破坏规律,采用岩石真实破裂软件RFPA2D,对水平层面挠曲30°,45°,60°,75°的复合岩体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挠曲角为30°,45°,60°,75°的复合岩体破坏面几乎与挠曲段夹层重合,其挠曲端部均产生了垂直于挠曲段夹层的裂纹;复合单斜岩体与复合挠曲岩体破坏面的形成因素大致相同,夹层强度是2种岩体失稳的主要因素;复合挠曲岩体单轴抗压强度随挠曲角增大同样呈“U”型变化,与单斜岩体变化趋势一致;当水平层状岩体发生挠曲后,其单轴抗压强度减小,当挠曲角为60°时,强度降低25.19%,当挠曲角为75°时,强度降低0.17%.;随着均质系数m的增大,复合挠曲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以及轴向应变均出现逐渐递增的趋势,且不同m值,其岩体裂隙扩展方式具有明显差别.
    • 李刚; 于广明; 任枫
    • 摘要: 为分析采动岩体中存在的裂隙、节理等因素导致的岩体力学性能弱化问题,本文利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采动岩体裂隙网络的演化规律,运用分形理论和统计断裂力学方法分析岩体裂隙演化发展破坏方式下的岩体统计强度,分别分析Ⅰ型裂纹、Ⅱ型裂纹引发破坏模式下的岩体强度均值,建立与不同裂纹形态相对应的岩体强度-分形维数关系式,并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获得了强度与分维关系图.分析结果显示:采动岩体裂隙演化具有分形特性,裂隙岩体的强度与其中裂隙分布发育的分维值有相应的数量关系,分形维数可作为分析岩体损伤状态的参数.随着分维值的变大,岩体强度会相应降低,可通过裂隙演化分维值进行岩体强度的估算.
    • 吴维义; 李昌龙
    • 摘要: 利用数值计算探究在同一工况下,抗滑桩锚固深度分别与桩身截面尺寸、锚固段岩体强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抗滑桩锚固深度随桩身截面尺寸增大而减小,但趋于一定值后,基本不再变化;锚固段岩体强度在一定范围变化时,抗滑桩锚固深度随锚固段岩体强度增大而减小,桩身弯矩呈反对称分布.
    • 刘帅奇; 马凤山; 赵海军; 刘港; 郭捷; 孙琪皓
    • 摘要: 裂隙结构的存在对于工程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岩石宏观裂隙的产生源自于微破裂的积累.针对岩体裂隙的粗糙特性,通过Matlab建立考虑粗糙度的节理模型(Roughness Joint Model),采用简化的正弦曲线来表示粗糙节理,并将其导入到颗粒流试验模型中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对比完整岩体、直线型裂隙岩体、RJM岩体三者破坏的应力-应变曲线,改变裂隙倾角(与水平方向夹角)α,岩桥倾角β,裂隙密度γ,建立不同裂隙分布的断续节理岩体数值试样,开展一系列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发现:(1)裂隙的存在明显降低了岩体的抗压强度,RJM模型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高于直线型裂隙岩体;(2)岩体抗压强度总体上随裂隙倾角增大而增加,随裂隙密度增加而减小,但随岩桥倾角的改变呈非线性变化,岩桥倾角45°时峰值强度最低,峰值应变最小;(3)裂隙分布会影响岩体的破裂模式,微裂隙的扩展反映了岩体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4)不同倾角下增加裂隙密度,岩体强度下降程度不同,倾角75°时密度对强度影响最小,30°和60°时影响最大.
    • 徐俊帅; 徐金明; 涂齐亮
    • 摘要: 工程中预判岩爆传统方法以岩石强度为基础,但实际岩爆发生更多取决于岩体结构及岩体强度.本研究以我国西部某铁路隧道工程岩爆为背景,岩体强度使用广义Hoek-Brown准则来计算,根据岩爆发生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岩体强度-最大地应力比的岩爆预判改进方法,将实际岩爆发生情况、传统方法预判结果与改进方法预判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广义Hock-Brown准则计算的岩体强度,可以很好考虑岩石类型和强度、施工情况、岩体结构特征;基于岩石强度-最大地应力比的岩爆预判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但基于岩体强度-最大地应力比的岩爆预判结果与岩爆发生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使用最大地应力和岩体强度预判岩爆时,轻微、中等、强烈、剧烈岩爆对应的岩体强度-最大地应力比范围分别为>0.15、0.07 ~0.15、0.02 ~0.07、<0.02.研究结果对高地应力区隧道工程施工、岩爆防治措施确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赵海军
    • 摘要: 一直以来,围岩LDP曲线都是地下隧洞工程施工设计的重要参数,围岩LDP曲线可以直观地反映隧洞开挖面的空间约束效应.在已有的围岩LDP曲线基础上,对围岩LDP曲线的影响因素及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岩体强度参数中内摩擦角及粘聚力的大小对LDP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变化会对LDP曲线产生明显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