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希氏束起搏

希氏束起搏

希氏束起搏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9283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心血管病学进展、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中国心电学论坛、2016中国心电学论坛、2017中国心电学论坛暨21世纪新概念心电图战略研讨会等;希氏束起搏的相关文献由387位作者贡献,包括苏蓝、黄伟剑、侯小锋等。

希氏束起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9283 占比:99.83%

总计:69401篇

希氏束起搏—发文趋势图

希氏束起搏

-研究学者

  • 苏蓝
  • 黄伟剑
  • 侯小锋
  • 华伟
  • 吴圣杰
  • 艾伦·C·舒罗斯
  • 邹建刚
  • 于海波
  • 傅国胜
  • 大卫·亚瑟·卡萨凡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伟珍; 吴圣杰; 薛琴丹
    • 摘要: 目的通过对国际范围内左束支起搏和希氏束起搏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来指导国内相关技术的研究革新。方法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1991年1月至2020年12月,检索词为“his bundle pacing”或“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共得到文献657篇。在进一步筛选中,纳入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的638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相关起搏技术的研究于2018年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近3年来发表197篇研究,约占本研究收录总文献量的30.88%。美国是研究开展最多的国家,发表386篇研究文献,占国际总发文量的60.50%;国内参与该领域研究的人员和合作机构较少。起搏研究的主要方向从最初的解剖结构(his bundle)向技术稳定性(pacing protocol)及远期感知评估(sensing)等热点转变。在希氏束起搏发展的基础上,左束支起搏克服了前者可能潜在的远期阈值不稳定等缺陷,成为新的优化起搏技术。结论左束支起搏和希氏束起搏的研究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应加大在该领域研究的开展和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推动大型随机临床试验进行预后和安全性评估。
    • 金洪文
    •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起搏部位对植入患者心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月到本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根据心脏起搏器植入部位不同分为一组和二组,一组植入部位为心脏右室心尖部,共52例,二组选择希氏束起搏(希浦系统起搏),共68例,对所有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和植入后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等指标进行比较,统计两组研究对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本文两组患者6个月之内均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无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植入起搏器前心功能指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植入起搏器后差异明显(P<0.05);③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一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二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改善优于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二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比一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希氏束起搏相对于右室心尖部植入更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左房和左室射血功能的改善,不会对心脏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可更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建议选为首选起搏点考虑。
    • 胡奕然; 金汉; 华伟
    • 摘要: 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是目前炙手可热的生理性起搏技术,但相关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基础研究方面较为滞后。动物实验研究是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重要的基础和支撑条件,对深入认识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明确起搏治疗背后的相关分子和细胞学机制尤为关键。现回顾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动物实验研究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
    • 王罗莎; 孙守刚; 姜程; 吴强; 白锋
    • 摘要: 目的探讨希氏束起搏(HBP)对患者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心内科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47例,将其分为HBP组(23例)和右心室起搏组(24例)。比较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输出量(CO)、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QRS间期和心室电极参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起搏器植入时及术后1年阻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起搏器植入时及术后1年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LVEF、CO水平及QRS间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P可明显降低LVEDD水平,缩短QRS间期,改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 苗旺; 王睿; 张楠
    • 摘要: 以希浦系统起搏为中心,系统介绍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区域起搏的解剖基础、临床效果及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对希浦系统起搏长期的有效性、安全性做进一步展望。
    • 李明阳(综述); 王秋林; 王沛坚(审校)
    • 摘要: 起搏器植入是治疗有症状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唯一有效的方法。传统右心室起搏是一种非生理性起搏,会导致电机械不同步,增加心力衰竭(心衰)、心房颤动及死亡的风险。近年来开展的希氏束起搏(HBP)作为一种生理性起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HBP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成功率较低,长期还存在起搏阈值慢性增高和部分左束支传导阻滞无法纠正等因素限制其使用。而左束支起搏与HBP同样能快速使左心室同步化,可作为生理性起搏的替代,同时还能实现心脏再同步化,对伴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衰患者表现出很好的疗效。该文就目前左束支起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祁杰; 程功; 杨光; 韩稳琦; 苟棋玲
    • 摘要: 常规的右心室起搏位点为右心室的间隔及心尖部,而这并非生理性的起搏位点,可导致心室收缩非同步,进而引发起搏介导的心肌病,并使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升高。希氏束起搏模拟了正常心室的电激动顺序,是一种生理性起搏方式。近年来,希氏束起搏在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在临床实践中获益显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将从希氏束的解剖、电生理等方面,对希氏束起搏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黄晓华; 唐名扬; 欧登科; 李霜; 郎明健; 张登洪
    • 摘要: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通过为心力衰竭和传导异常的患者提供更多的心肌起搏来改善心脏功能。基于双心室起搏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目前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中有30%~40%的心力衰竭患者对常规双心室起搏无反应。因此,包括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区域起搏等更接近生理性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应运而生,此外,单纯左心室起搏和多点起搏技术等也是未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发展方向。现综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孙君芳; 潘培培; 林丽芳; 林芳; 王美兰
    • 摘要: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者希氏束起搏(HBP)术后生活质量变化及精神状态。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HBP治疗的心衰患者109例,术前及术后1年应用中文版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术后1年评估HBP特异相关的心理行为(HBP-SPB)。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LHFQ总分的影响因素。结果与HBP术前比较,术后的身体领域评分、其他评分和MLHFQ总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但情绪领域评分无明显降低。术后1年HBP-SPB评分为(45.5±7.6)分,90例(84.9%)患者HBP-SPB评分≥36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无规律运动、合并糖尿病、缺血性心衰和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高是MLHFQ总分较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HBP有助于改善患者体质状态而非精神状态。
    • 刘孝元; 符晓宁; 杜雷
    • 摘要: 希氏束起搏(HBP)是唯一能模拟正常心脏激动和传导的起搏方式,是最生理性的心室起搏方式,相比传统的右心室起搏(RVP)和双心室起搏(BVP)可获得更好的电和机械同步性。本例患者为慢性心力衰竭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因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导致心脏明显扩大,反复发作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有明确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指征。成功植入HBP后以极低的起搏阈值(0.2 V/0.4 ms)纠正了CLBBB,术后随访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但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患者体表心电图突然出现QRS波增宽伴形态改变,继续随访1年后,体表心电图最终演变成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推测可能与HBP电极植入过程中损伤了右束支有关。本病例为HBP纠正慢性心力衰竭伴CLBBB提供了远期预后结果和新的治疗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