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延迟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年龄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3383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西北人口、人口与经济、社会保障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一届(2016)中国管理学年会、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会议等;延迟退休年龄的相关文献由179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健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王欢等。

延迟退休年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0.9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383 占比:99.06%

总计:13510篇

延迟退休年龄—发文趋势图

延迟退休年龄

-研究学者

  • 黄健元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 王欢
  • 仙蜜花
  • 张彤
  • 张文洁
  • 景杨洋
  • 李晨
  • 杜尧
  • 王晓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云霞
    • 摘要: 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构建个人养老金缴费与给付的精算模型,采用精算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和工资增长率的变化对城镇职工养老金缴费与给付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和增加缴费年限,男性职工养老金缴费与给付的差值在逐渐缩小,甚至可以实现养老金的结余。但是,延迟退休年龄无法解决女性养老金缴费与给付的缺口问题。工资增长率放缓是有利于缩小养老金缴费与给付的差值,相比较女性,对男性的作用更加显著。
    • 摘要: 丹麦近年来注重对银发经济的发展,认为其将创造健康和护理等一系列就业机会,可使整个社会受益。根据丹麦统计局数据,2021年丹麦65岁及以上人口占国家总人口20.3%,而2022年法定退休年龄将从2019年的65岁逐步提高到67岁。整体上看,丹麦主要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和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特别是有关老年人健康方面的大数据应用以及培育数字消费习惯,使“银发族”继续健康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同时也作为消费者发挥重要作用。欧盟支持的欧西里斯银发经济发展项目在2020年一份市场报告指出,培育老年公民使用数字技术是必要的,以便为其释放资源,提供个性化的一揽子服务。
    • 高建伟; 兰晔
    • 摘要: 在一般经济均衡框架内采用世代交叠模型,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分析测算四种生育情景下不同退休年龄的社会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和总养老保险的最优替代率,并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和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延迟退休会导致统筹账户替代率下降,提高生育水平对其则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个人账户替代率会随退休年龄增加而上升,随生育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总替代率随退休年龄增加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延迟退休年龄至61岁时,最优总替代率为51.87%,此时提高生育水平,会使最优总替代率进一步增加,同时最优值所对应的退休年龄也会增大。延迟退休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生育政策调整会使人口增长率上升,虽提高了最优总替代率,但会使个体效用水平下降,两种政策需要配合实施。除了受退休年龄和生育政策影响外,最优替代率对个人贴现因子、资本收入份额和社会贴现因子的敏感性较强。
    • 田宋; 张立琼
    • 摘要: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科学研判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经济效应,有助于完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方案和健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围绕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经济效应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养老金收支效应、就业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即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养老金收支效应是有效还是无效?就业效应是挤出还是挤进?再分配效应是恶化还是改善?经济增长效应是正面还是负面?
    • 黄乾; 方守林
    • 摘要: 延迟退休年龄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构建异质性代理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延迟退休年龄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每延迟退休一年,居民收入分配的Gini系数平均降低17%。延迟退休年龄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居民收入分配Gini系数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半弹性随延迟退休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有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较低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较低的养老金替代率和较高的资本产出弹性对应较低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第二,总消费随着延迟退休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居民总消费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半弹性平均为3.92%。较低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和较低的资本产出弹性对应较高的居民总消费。第三,延迟退休年龄增加了全体居民的福利。居民总福利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半弹性平均为8.49%,较低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较低的资本产出弹性和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对应较高的居民总福利和退休居民的平均福利。本文采用的方法对于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延迟退休年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张占力
    • 摘要: 近年来,在老龄化趋势加快、经济增长乏力等背景下,各国通过延迟退休年龄、鼓励人口生育、完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等措施应对养老保险的压力。2022年8月,英国集体缴费确定计划(collective defined contribution,CDC)养老金落地实施,CDC计划大家庭继荷兰(Defined Ambition,DA)、丹麦(Arbejdmarkedets Tillaegs Pension/Labor Market Supplementary Pension,ATP)、加拿大(Target Benefit Plan,TBP)之后又增加一重量级成员。
    • 田雪原
    • 摘要: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养老金给付压力增大,延迟退休年龄是缓解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延迟退休年龄改革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在总结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实行"统一规范+市场弹性"相结合的延退改革可行路径。
    • 郑秉文
    • 摘要: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持续加深,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推行受到阻碍,延迟退休年龄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退休政策与养老金制度现状,并从退休人数、制度赡养率、基金收入和支出等维度,分析比较延退与没有延退的不同情况,以此体现延迟退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晚风
    • 摘要: 自2011年双独二孩政策至今,十年之后,,“三孩”来了!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会议要求,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此外,为应对日益加深的老龄化问题,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配套等诸多政策也被同时提上日程。
    • 陈彤; 陈梓月; 储海燕; 范江莎; 陈朝军; 宋绍征
    • 摘要: 在加速老龄化大背景下,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渐攀升。针对这一大难题,我们应当关注到退休老年人这一群体,深挖并利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将老年人的"人口红利"转化为"智慧红利"。本文通过对退休老年人的智力水平、资历经验、身体素质、就业意愿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探索退休老年人的"智慧红利"价值,旨在为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和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等提供参考,同时以减轻我国持续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