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一官

一官

一官的相关文献在1933年到2023年内共计74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5篇、专利文献473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瞭望、今日中国:中文版、人力资源等; 一官的相关文献由1036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韩立军、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等。

一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5 占比:36.76%

专利文献>

论文:473 占比:63.24%

总计:748篇

一官—发文趋势图

一官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韩立军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孙建华
  • 赵晓芳
  • 吉洁
  • 王海云
  • 蒋伟蓉
  • 弓大为
  • 张水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毅然
    • 摘要: 太祖时,郭进~①为西山巡检~②,有告其阴通河东刘继元~③,将有异志者。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臣,命缚其人予进,使自处置。进得而不杀,谓曰:"尔能为我取继元一城一寨,不止赎尔死,当请赏尔一官。"岁余,其人诱其一城来降。进具其事送之于朝,请赏以官。太祖曰:"尔诬害我忠良,此才可赎死尔,赏不可得也!”命以其人还进,进复请曰:“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太祖于是赏以一官。君臣之间盖如此。
    • 摘要: 河南内乡县一座古县衡有这么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的官吏尚且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前不久人民日报一份内参介绍了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独龙族干部高德荣的从政体会,我看了也很有感触。高德荣同志说:“领导就是带领群众一起干活,干出活路来。”“当干部、当领导的如果不务实,指挥棒就会变成搅屎棍。”“用身影指挥人,而不是用声音指挥人。”“漂浮在官场上使人越来越浮躁,生活在群众中让人过得更充实。”我把这些话推荐给大家,同大家共勉。
    • 狐眼碌碌
    • 摘要: 提起古代县令,总觉得他们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职,管不了多少事。其实,他们官职虽小,作用可不小,东汉光武帝刘秀就视其为“大官”。刘秀女儿馆陶公主,为了让儿子当郎官,找到继承皇位的弟弟汉明帝刘庄。刘庄作为舅舅,硬是不肯赏外甥一顶乌纱帽,只给了姐姐一大笔钱。刘庄上朝时还把这件事作为选人用人的案例,告诫大臣们:“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用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也。”
    • 礼士路西岛秀俊
    • 摘要: 1"你家孩子现在做什么呢?""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工作,当了个小主管。不过他们领导特别器重他,老让他加班,人比以前憔悴了不少。""我家孩子也是。去年经济不好,上头派下来的任务特别重,他年纪轻轻都有黑眼圈了。""可不是嘛!不仅工作忙,最近我家孩子又刚在成都买了房。他呀,就是逞强,偏不让我们大人插手,装修、买家具,都是自己跑。但你别说,这些年轻人还真有一套,屋子整得像模像
    • 孙永
    • 摘要: 当下业界的不少"混混",十分热衰"锦衣还乡",以各种手段与噱头,忽悠家乡的父母官挤兑些乡亲的血汗钱,不知廉耻地为自己所谓取得的"成就"修建"庙堂",美其名曰"美术馆"或"艺术院"。从表面看似乎只是一笔"你情我愿"的公平交易,实则是桩彻头彻尾的骗局!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腐败!我认为,此风如不刹,必将贻害无穷,据理以下:其一,如今在业界能混上一官半职,又擅上蹿下跳、招摇过市之辈,多半是些不学无术的。
    • 山海夫
    • 摘要: 抓阄可以说是一种公平规则,让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民间常用抓阄的办法实行利益分配。这个利益的大小可以是不公平的,不均匀的,但抓阉最大的公平是实现人们心理上的公平,让人心里没有怨言,没有疙瘩,因为这个规则是公平的。我亲眼所见我们村兄弟仨分家产,把祖上的一副大门分成了三份,老大分得门框,老二和老三各分得一扇门。不必嘲笑他们,公平不仅是利益上的公平,还有心理上的公平,哪怕一根柴草,也要体现公平。因为社会正常法则是公平,人人都
    • 迂夫子
    • 摘要: 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有一章《郑苏仙》,说的还是鬼故事。有一官公服昂然入(冥府),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冥)王哂日:"设官以制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井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日:"某虽无功,亦无罪。"因生前为官,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水,死后敢昂然入冥府,觉得无愧鬼神。谁知冥王却根本不买他的账,直言大堂上放个木偶,别说收钱,连水都不喝,比他更强。无奈,此官竟然恬不知耻地抛出"某虽无功,亦无罪"来为自己争辩。
    • 郭寿荣
    • 摘要: 有人说,"农民"是最低贱的人。从一出生就打上了"下等公民"烙印,生老病死自生自灭,输捐纳税一分不少。"农民"处处受城镇"居民"白眼,连农民自己说起农民身份时,也像欠了别人八百大洋似的满脸愧色无地自容。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两个小伙伴随他们在城里工作的父亲举家迁往城里定居,从此成为"居民",不用再一脚泥一脚水跟在牛屁股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