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46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中国文学、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4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573篇;相关期刊1654种,包括心理学探新、大众心理学、青春岁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国际论坛等;弗洛伊德的相关文献由373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良旭、向翔、刘翔平等。

弗洛伊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43 占比:61.0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573 占比:38.88%

总计:6618篇

弗洛伊德—发文趋势图

弗洛伊德

-研究学者

  • 李良旭
  • 向翔
  • 刘翔平
  • 余凤高
  • 关贞兰
  • 叶浩生
  • 王冰
  • 迟毓凯
  • 郭本禹
  • 陆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小安; 李萌
    • 摘要: 群体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勒庞、塔尔德和弗洛伊德被视为该学科主要创建者。勒庞断言式的论断如今仍在学界保持较高关注度,而被称为传播学欧洲源流的塔尔德和弗洛伊德的群体思想却遭到了忽视。对三位先驱者的群体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群体心理的传播机制、周期性波动及动力来源,有助于完整呈现群体心理运作的主要环节。弗洛伊德和勒庞所秉承的本能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结合,成为精英主义者研究宣传的理论工具;塔尔德更强调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其提出的交互性成为芝加哥学派"人际互动"的理论核心,也为公共领域和协商民主理论提供了学术滋养。重访早期群体心理研究,或许能使我们走出群体神话与污名化的二元对立,增进对群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的复杂性认识,为理解不同环境下群体运行的心理机制及社会影响提供新的思路。
    • 胡永春
    • 摘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一经诞生,就成为影响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人文学科的思想潮流,后经荣格、拉康等学者的进一步发展,更具蓬勃的生命力,同样诞生于19世纪末的电影艺术因其综合表现力被认为是继建筑、雕塑、绘画、文学等艺术类型之后的“第七艺术”。精神分析学和电影艺术的交汇由来已久,精神分析学说对于无意识领域的挖掘、艺术与梦境的关系及原欲升华的阐释,成为电影理论的重要来源。本文将结合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日本导演黑泽明晚年的自传电影《梦》进行分析,探究其电影中蕴含的符号隐喻和美学思想。
    • 严和来
    • 摘要: 创伤是弗洛伊德借自医学的概念。他保留了创伤原有的基本含义,但将其作用面转至精神层面。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中,弗洛伊德强调了精神创伤的两个特性:创伤总是事后的;幻想带来创伤。弗洛伊德在理论后期,不再将创伤理论局限于神经症的形成问题上,而将之归结为新生儿的无助状态,因而个体创伤具有必然性。温尼柯特也认为人生之初的情境与创伤紧紧相连。幼儿的成长必然暴露在创伤的产生机制中,是否是病理性的创伤,只在于环境中的冲击是否过度。拉康认为主体与镜像我之间存在着冲突,幻想在于调和冲突,幻想不能完成的结果即是创伤。而这种冲突的不可调和性也说明创伤是必然的。创伤复原的限度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复原是有限的,其有限性要求主体接受自己的境地;另一方面,复原是超越限度的,复原不是回归过去,而是穿越幻想,打破冲动的重复,进入创造的可能。
    • 黄辰妍
    • 摘要: 本文在弗洛伊德人格三结构理论的照鉴下,分析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体现的孤独,结合分析三位主要人物形象,深入探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所导致的具有巨大心理距离的畸形爱情。为挖掘作品更多文化价值,理解时代下的社会孤独,思索当时的社会价值形态与道德意识提供借鉴。
    • 王煌
    • 摘要: 当代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第四部小说《无可慰藉》采用反传统的叙事方式,用主人公超现实、无意识的梦境将现实与记忆、真实与虚幻、过去与未来等联系在一起。小说主人公瑞德仿佛是一个梦游者,其所见所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都以他本人为轴心而汇集在一起。运用弗洛伊德梦的理论视角,分析小说主人公瑞德错乱的时间感及自我移置现象,可以看出整部小说俨然主人公瑞德的梦境再现。结合石黑一雄自身的生活经历,特殊的移民身份以及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在这部小说中的迷一样的叙事方法颇耐人寻味,这恰是从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视角对该小说进行研究的价值所在。
    • 代琪
    • 摘要: 《内海的女人》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托马斯·肯尼利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主角凯特在经历了儿女丧生于火海的事故之后,向澳大利亚西部出发并踏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途中,凯特表现出的种种反常行为引人深思,体现在对自身以及对外部事物的反常行为。该文旨在从弗洛伊德有关潜意识的角度出发,探讨凯特的反常行为与潜意识里孩子丧生于火海的创伤的紧密联系。该文得出的结论是凯特的反常行为正是其潜意识里割舍不下的爱子情愫的再现。
    • 陈敏思; 陈顺和
    • 摘要: 忻东旺在艺术生涯前期,学习和借鉴了欧洲诸多大师的绘画语言,他曾坦承受到弗洛伊德写实绘画的影响。比较他与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可以看出,他在某些方面借鉴了弗洛伊德的写实绘画语言,并进行了较大程度地创新,使得二者在绘画的许多方面呈现出异曲同工之妙。在研究欧洲大师作品的过程中,忻东旺找到了沟通中西方艺术的情感通道,进一步坚定了他对立足中国传统的油画发展路径的信心,并在中国传统艺术的滋养下建立了新的油画语言的美学框架。
    • 郑泽良
    • 摘要: 自我概念源自于詹姆斯较早提出的自我心理学,早期与本我、超我并未详细划分开,后期是从本我分化而来,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我”作为一个中间部分,连接着主体协调上下者的功能,对保障主体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梳理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自我心理学在理论层面的优势。接着通过对自我概念指导下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探究以自我心理学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实务是否能从实践层面去提升服务对象的全方位发展。
    • 汪璟怡
    • 摘要: 《我不是药神》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一上映就引发了社会大众强烈的共鸣,在第55届金马奖上拿下了三个重量级奖项--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三重人格结构理论,这三重人格分别是本我、自我与超我,三者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们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对人们的行为活动有巨大的意义。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邵宏(译); 刘军(校)
    • 摘要: 本译文原刊于《湖北美术通讯》(1982年第5期),后作为“附录”收入邵宏著《艺术史的意义》(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现据S. D. Ross, ed., Art and Its Significance:An Anthology of Aesthetic Theory, 3th ed.(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重译。选文来自Sigmund Freud, On Creativity and the Unconscious:Papers on the Psychology of Art, Literature, Love, Religion(New York:Harper&Row, 1958);如此选文无疑反映出当时学术思潮的时尚。在近四十年后的今天,译者重译此文,借此向作者弗洛伊德先生致歉,同时也向校译者刘军老师致谢;更重要的是,以此了却一个长期萦绕译者心头的“误译”噩梦。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正是这篇满是误读的作业,成了译者两年后进入艺术史专业领域的敲门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