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理声学

心理声学

心理声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公路运输、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13044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科技信息(学术版)、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7年全国声学设计与噪声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第十届中国声学学会青年学术会议等;心理声学的相关文献由397位作者贡献,包括侯艳芳、毕凤荣、石岩等。

心理声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1.06%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13044 占比:98.77%

总计:13206篇

心理声学—发文趋势图

心理声学

-研究学者

  • 侯艳芳
  • 毕凤荣
  • 石岩
  • 陈克安
  • 韩国华
  • 宋恩栋
  • 张伟
  • 蒋伟康
  • 许枫
  • 靳晓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贺骁; 苏青
    • 摘要: 作为感知质量的重要部分,汽车声品质(Sound Quality)给予消费者多种复杂的感受,已成为影响整车品质主观印象和购车意愿的重要关注点。关门声品质的优劣展现了汽车的整体品质,且蕴藏车门的结构设计、部品选材、制造工艺及产品性能等信息,应体现出汽车“安全可靠”的特质。文章介绍了关门声品质的评价方法、评价参数以及影响关门声品质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外板(车门、侧围)的阻尼特性及车门锁扣安装部位的动刚度等方面进行优化,改善了某乘用车后车门关门声品质的不足(Ring Down)。最终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关门声品质,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关门声的品质。
    • 孙登科; 张鹏; 王硕; 魏源; 张强; 赵晨鸿
    • 摘要: 随着对汽车车内噪声评价的深入研究,发现传统上只用A计权声压级对车内噪声进行评价有很多不足,不能反映人们对噪声的主观感受。文章对人耳生理基础及心理声学进行了研究,引入了响度这一心理声学客观参量对车内噪声进行评价。对响度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Zwicker响度计算模型,并用Matlab实现了其计算。选取一段纯电动汽车在加速工况下的声音样本进行计算并与Head Artemis软件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很小,证明了程序的正确性。
    • 陈洧枫; 张岚; 吴超; 尹伟
    • 摘要: 目的比较慢性耳鸣与突发性耳鸣的临床特点,为疾病临床分型诊断、治疗方式的科学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0例慢性耳鸣(慢性组)和50例突发性耳鸣(突发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一般临床特征的差异,并对两组心理声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突发性组病因多为突发性耳聋,慢性组多为原发性耳鸣(P0.05)。慢性组听力下降、耳鸣匹配频率以高频居多,突发性组听力下降、耳鸣匹配频率以低中频居多(P0.05)。结论病因突发性耳鸣以突发性耳聋居多,慢性耳鸣则以原发性耳鸣居多,且突发性耳鸣患者更易伴发焦虑,慢性耳鸣患者更易伴发抑郁,其他一般临床特征存在相似之处;心理声学上显示,突发性耳鸣患者听力下降、耳鸣匹配频率以低中频居多,慢性耳鸣则以高频居多。
    • 臧可
    • 摘要: 本文分析了游戏声音对玩家的情绪变化影响的因素.首先以心理声学角度入手,分别讨论了响度、频率、音色、节奏和声音空间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玩家情绪变化.
    • 覃龙靖; 胡泽
    • 摘要: 空间音频技术的发展是近年来音频领域的关注热点.声音在真实空间中的"空间感""立体感"是所有空间音频技术所追求的目标,而实现好的声音空间感需要依据心理声学以及声源的拾取、混音制作、对应的重放环境来实现.本文将从空间音频的实现原理、技术手段、应用实例等角度进行阐述,分析空间音频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对空间音频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 吕剑乔; 张建润
    • 摘要: A计权声压级的评价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冰箱噪声需求,因此采用声品质评价方法是目前进行噪声改善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对于声品质,尤其是冰箱这类家电产品领域的声品质的测试缺乏。本文通过将心理声学理论和声品质理论应用于冰箱的实际声学问题,针对冰箱声品质客观参量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且提出了新的测点选取方法,为冰箱声品质的测试设计提供了有效依据。
    • 闫琳; 汪维庆; 吴小慢; 杨见明
    • 摘要: 回顾性分析218例耳鸣患者完成包括耳鼻喉科专科检查、听力测量、耳鸣匹配、耳鸣残疾量表、VAS烦躁度、声治疗的资料.按年龄分为4组:18~30岁,31~44岁,45~60岁,61~7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的临床特征、听力水平、匹配的耳鸣音高和响度、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视觉评估量表(VAS)烦躁度及残余抑制试验(RIT)和声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患者声治疗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与耳鸣响度、THI、VAS烦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耳鸣患者听力损失加重,耳鸣响度增加,THI及VAS烦躁度均增加(P<0.05).因此,年龄对声治疗效果无影响.与年轻患者相比,耳鸣对年长患者产生的心理障碍影响更大,且大多数年长耳鸣患者伴有听力损失,听力康复应优先考虑年长患者.
    • 李海青; 张华鑫
    • 摘要: 文章以整车NVH噪声评价与分析为研究对象,通过LMS试验设备进行试验数据的分析,来获得汽车不同位置的频率和振型,生成Overall图和Colormap图,形成客观数据评价.再结合基于心理声学的主观评价分析整车的噪声特性,从而得出整车的噪声性能评价.
    • 臧可
    • 摘要: 本文分析了游戏声音对玩家的情绪变化影响的因素。首先以心理声学角度入手,分别讨论了响度、频率、音色、节奏和声音空间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玩家情绪变化。
    • 吕剑乔; 张建润
    • 摘要: A计权声压级的评价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冰箱噪声需求,因此采用声品质评价方法是目前进行噪声改善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对于声品质,尤其是冰箱这类家电产品领域的声品质的测试缺乏.本文通过将心理声学理论和声品质理论应用于冰箱的实际声学问题,针对冰箱声品质客观参量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且提出了新的测点选取方法,为冰箱声品质的测试设计提供了有效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