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15216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当代经济、当代经济科学、集团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1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暨沿海区域科技管理学术交流会、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2008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等;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文献由42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磊、吴运建、孙成访等。

技术创新模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5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5216 占比:99.86%

总计:215508篇

技术创新模式—发文趋势图

技术创新模式

-研究学者

  • 徐磊
  • 吴运建
  • 孙成访
  • 张红宇
  • 徐中和
  • 曹素璋
  • 李利剑
  • 杨建君
  • 郭新有
  • 丁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俊荣; 陈学芬
    • 摘要: 本文基于2009-2019年19个省市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美国加强高技术出口管制政策下,并没有阻碍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第二,在美国严格的高技术出口管制政策和阻碍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情况下,倒逼中国改变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最终促进了制造业技术创新;第三,在技术引进无法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情况下,美国出口管制政策是倒逼中国走上自主创新道路,通过增加内部科研经费投入强度,进而促进技术创新;第四,内源经费投入强度在出口管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且惟一中介。基于实证分析和现实情况,提出对外开放和自主发展并存、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等建议。
    • 白立华; 郭雪吟
    • 摘要: 【目的】当前,融合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部分,更是出版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方法】本文基于当前出版融合工作面临的内容供需脱节、数字资源配置不匀、技术创新水平不足、行业人才发展滞后等重要问题,分别从知识服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知识资源融合与组织模式、轻量化的知识资源服务模式及交互协同的知识服务生产模式四个方面,对“现代纸书”模式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现代纸书”模式可弥补纸质出版物承载内容的空间限制,突破单向传播壁垒,实现作者、编辑与读者的交流交互,引导读者在阅读纸质出版物的过程中通过扫码付费获取线上知识资源服务。【结论】“现代纸书”模式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了以平台为基础,以用户为导向,以编辑为核心的知识资源服务模式,帮助出版单位以低成本、轻量化的方式进行融合转型,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融合发展路径。
    • 宋博文; 栾春娟; 梁丹妮
    • 摘要: 学界对新兴技术的概念、发展模式及形成路径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为此,通过回顾新兴技术的概念界定、梳理新兴技术的主要特征、挖掘创新理论间关联性,对新兴技术的本质及内涵进行阐释;同时,采用创新理论与案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归纳影响新兴技术发展的两类技术创新模式,总结不同创新情境下突破型、适应型、开拓型、开创型4种创新发展路径,并探究各种路径下的内部发展动力和外部影响环境。其中,突破型发展是大型企业满足现有用户需求、保证企业核心利益和取得技术突破的重要技术路径;适应型发展路径能够拓宽新技术或成熟技术的应用领域;开拓型发展路径通过技术融合和技术汇聚,帮助中小型企业破除技术壁垒;开创型发展路径能够推动对经济、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新技术的产生,促进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落实。
    • 邢会; 姜影; 陈园园
    • 摘要: 碳交易是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市场化工具,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能够反映碳交易实施状况,是影响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从碳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切入,基于2008—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碳交易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并考察异质性技术创新模式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提高碳交易价格和扩大市场规模均能显著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碳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能够推动自主创新、减少技术改造投入,进而影响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技术引进并非有效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技术改造存在挤出效应。研究结论对完善碳交易制度顶层设计、精准制定技术创新配套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孙笑明; 陈毅刚; 王雅兰; 汤小莉; 冯涛
    • 摘要: 以创新主体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技术追赶过程中创新难度过大导致我国企业家精神被抑制现象,阐明国家主导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家主导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我国高端制造业利用突破式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追赶时,企业家精神会受到压制和削弱,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功能失效.此时,国家主导应该代替企业家精神,以构建人才特区形式强化基础研究,突破高端制造行业共性核心技术,通过扫除或削弱企业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使其技术追赶条件降低,为企业家创新主体功能发挥提供更有力支持.
    • 王亚茹; 李萍
    •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模式的相互作用日趋明显,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以农业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综述了企业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现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进一步从理论层面揭示了农业科技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模式的相互作用关系,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知识管理决定了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二是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反作用于知识管理;三是农业科技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双向动态选择.最后,从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关系出发,基于知识管理视角提出了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策略.
    • 张贝贝; 李存金
    • 摘要: 以专利为视角分析芯片制造领域的国际竞争态势,探索各国核心企业的技术竞争策略和创新模式,以期对中国芯片制造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提供参考.首先通过聚类和共现等方式识别出芯片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分析该领域的国际竞争格局;然后对芯片制造领域核心企业的竞争演化和技术距离进行分析,归纳不同国家核心企业的技术竞争策略和技术创新模式.研究得出:(1)芯片制造关键技术领域的主要竞争国家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荷兰、中国和法国,具有最高技术水平的国家是日本和美国.(2)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明星企业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公司和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前者的竞争对手主要为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美国瓦特洛电气公司.(3)芯片制造领域核心企业的技术竞争策略表现出明显的国别特征,日本企业更注重专业化,美国明星企业更替更频繁,韩国企业专利布局范围更广泛.(4)不同国家芯片制造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有所不同,日本企业偏重模仿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相结合,韩国企业注重突破式创新,美国企业以突破式创新为主、模仿式创新为辅,中国企业以模仿式创新为主、突破式创新为辅.最后对中国芯片制造技术发展提出建议:政府加大对明星企业的激励和扶持力度、从制度设计层面加强对中国薄弱领域的重视,企业在制定技术创新策略时结合中国情境和自身实际、了解掌握竞争对手的技术现状和创新模式等.
  • 10. 纵向供应链中新产品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北大核心 CHSSCD CSCD CSSCI CSTPCD
    • 张娟; 王子玥; 余菲菲
    • 摘要: 针对掌握自主创新能力的供应商与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在两种技术创新模式下探讨双方的研发投入博弈、供应商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以及供应商自主创新能力在博弈中的作用.研究表明:①当传统产品供应链效率非常低时,供应商选择独立研发新产品,其新产品研发通过“广告信号”作用刺激制造商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从而提高传统产品及零部件销售;②当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非常高时,供应商总选择与制造商合作研发,并能在一定的利润分配比例下达到双赢;③供应商的自主研发能力总能帮助其在与制造商的博弈中获得更多利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