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控矿规律

控矿规律

控矿规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矿业工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1篇、会议论文82篇、专利文献172562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地球、地质找矿论丛、贵州地质等; 相关会议49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控矿规律的相关文献由88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宗成、李永峰、吴圣刚等。

控矿规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1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8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72562 占比:99.82%

总计:172865篇

控矿规律—发文趋势图

控矿规律

-研究学者

  • 刘宗成
  • 李永峰
  • 吴圣刚
  • 张宝华
  • 韩润生
  • 冯彬
  • 凌德兴
  • 孙涛
  • 张寿庭
  • 张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岳言; 李波; 刘月东; 王新富; 唐果; 刘凤泽; 向佐朋
    • 摘要: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为金沙江铜多金属成矿带内最为典型的铜矿床,矿区内构造极其复杂,其矿体产出明显受构造控制,F_(4)断裂作为矿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NE向断裂,对矿区内成岩成矿具有控制作用,但前人并未对其系统研究。以羊拉铜矿床F_(4)断裂为研究对象,采用构造解析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对其构造特征和控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_(4)断裂总体产状为NE40°~75°∠30°~78°NW,明显切断岩体、矿体,断裂带内为碎裂状绢云砂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及花岗闪长岩。F_(4)断裂经历了多期活动,早期为压扭性逆断层,晚期为右行张性正断层;F_(4)断裂既是破矿构造,也是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F_(4)断裂带可划分为灰白色弱黄铁矿化粗晶大理岩带、灰白色构造碎粒岩带、灰白色构造碎粉岩—碎粒岩带、灰白—黄褐色构造碎粒岩及断层泥带、强褐铁矿化粗晶大理岩带等5个岩性—蚀变带,断裂带内成矿元素含量明显较高,F_(4)断裂上、下裂面以及NE向层间断裂均富集成矿元素。
    • 刘国盛
    • 摘要: 为了对南京栖霞山矿区虎爪山矿段铅锌矿寻找接替资源,通过梳理矿区以往地质勘探资料及生产地质资料,同时结合深部地质勘探工作,查明了虎爪山矿段围岩蚀变的8种类型。矿体的空间展布受地层的褶皱、断裂及古岩溶构造控制;石炭—二叠系岩层中断裂交汇处构成良好的容矿空间,该框架下的砂岩和碳酸盐的硅钙界面蚀变是栖霞山铅锌矿的重要找矿标志。以上工作对矿山后备资源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 喻晗; 刘星吕
    • 摘要: 基于对云南个旧老厂矿田湾子街矿段坳头山断裂周边层间氧化矿的系统研究,在广泛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含矿层位、断裂构造格局与成矿关系的研究,剖析区内的典型矿体地质特征,探讨成矿规律,总结了“工字型”“梯形”等控矿型式,并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成矿靶区,为区内地质研究及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 卢克轩; 刘新星; 张娟; 成嘉伟; 高椿
    • 摘要: 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与矿产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京津冀地区地质背景与矿产资料搜集的基础上,获取京津冀地区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继而对遥感影像上的线性和环形构造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并借助于ArcGIS平台对研究区内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及其交汇部位进行缓冲区分析,根据线性、环形构造的影像特征及其与矿点的产出关系,总结出线-环形构造的控矿规律及控矿模式,为以后遥感找矿、圈定成矿远景区提供依据.
    • 郑有业; 王达; 易建洲; 余泽章; 蒋宗洋; 李晓霞; 史功文; 许剑; 梁遇春; 豆孝芳; 任欢
    • 摘要: 北喜马拉雅成矿带是全球巨型成矿带--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一系列锑、锑金、锑多金属、金、铅锌银、钨锡(铍)、汞、铯为主的矿床或矿(化)点,是全球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区域。北喜马拉雅成矿带锑成矿作用时间集中在24~16 Ma之间,与后碰撞造山成矿事件(N_(1):25~9 Ma)时间一致,锑来源于深部岩浆减压分熔形成的富含挥发分的次火山岩浆活动,形成喷流沉积-改造型、岩浆热液型、热泉型矿床系列。因此,矿区内的幔源基性-中性脉岩是锑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也是找矿的重要标志。Sb元素异常主要围绕羊卓雍错裂谷盆地边缘分布,部分与Au元素异常重合。Sb异常主要与低温热液矿床相关,可单独成矿,亦可与Au共生。当Sb异常与Pb-Zn-Ag异常组合在一起时,多为后期叠加改造成矿,并伴生Ga、Se、In等。锑或锑多金属矿体走向多为近SN向,形成串珠状的地球化学异常组合及矿化组合,主要受走滑正断系统及其次级构造控制,并且在矿带的东部,矿化由北向南具有Sb矿→Au-Sb矿→Au矿→Sb-Pb-Zn-Ag矿→W-Sn矿的规律性分布,揭示成矿中心应在扎西康矿床的深部或南部。锑金矿体走向多为近EW向,主要受拆离构造及其次级构造控制。北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中生代裂谷(陷)盆地周围盆山转换部位,特别是同沉积断裂带与新生代SN向堑式构造的交汇部位,是寻找锑、锑金、锑多金属矿床的最有利地区,已发现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中规模第一的扎西康锑多金属矿床等一系列大-超大型矿床,显示巨大的找矿前景。综上所述,北喜马拉雅成矿带将会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锑资源勘查开发后备基地之一。
    • 黄鑫; 王勇军; 宋倩; 崔凯; 徐昌; 邵玉宝; 李泗龙; 朱裕振
    • 摘要: 大柳行金矿田位于胶东金矿集区三大成矿带之一的栖霞-蓬莱金矿带内,成矿构造研究一直是找矿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实施8条广域电磁测深剖面,进行一维反演和水平方向导数的求取,推断解释了大柳行金矿田的深部地质结构和断裂空间分布,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断裂控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在视电阻率剖面上,浅部出现大面积的低阻异常区,深部高阻异常较明显,水平方向一阶导数图显示NE—NNE向的带状视电阻率异常出现错断或扭折现象。推断解译表明,研究区浅表部主要为晚白垩世花岗岩,深部主要为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区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推断解译的虎路线断裂倾角较陡,断裂南段和北段延深约在-2000 m标高以上,中段延深至少可达-3000 m标高;NNE走向的4条主要控矿断裂倾角均较陡,并在标高-600 m左右和-1600 m左右均有明显变缓表现,断裂延深均超过-2000 m标高,最深处超过-3000 m;推断了5条NW向成矿后断裂,其中2条是新发现的断裂。综合分析认为,区内控矿断裂为虎路线断裂的次级断裂,而且前者可能是金成矿的导矿断裂;研究区南部4条主要控矿断裂2000~3000 m深度范围、虎路线断裂深部倾角波状变化部位和主要控矿断裂旁侧与其平行、等间距分布的小规模断裂、裂隙是今后找矿的重点方向。
    • 王永庆; 李山; 杨真亮; 刘彩杰; 隋晓玲; 刘向东
    • 摘要: 胶东玲珑金矿田是著名的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产地,近年深部找矿发现了资源量超过600 t的蚀变岩型巨型金矿床,深入研究金矿床的三维空间特征,有助于指导该区进一步的深部找矿。利用375个钻孔资料建立了玲南-水旺庄巨型金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分析了金矿床的三维空间特征和主要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矿床由3个主矿体组成,矿体沿招平断裂北段的九曲蒋家断裂和破头青断裂主裂面下盘分布。赋矿断裂沿走向呈舒缓波状,沿倾向由浅到深由陡变缓且呈阶梯状。矿体厚度的三维分布沿走向和倾向均呈现厚—薄相间变化,矿体品位与厚度相关系数为0.192,矿体品位×厚度的三维分布构成了4处矿化富集区。分析表明,断裂表面坡度变化较大区域易于矿体富集,且矿体主要富集在坡度较缓部位。由此认为,断裂倾角变化是金矿化富集的关键因素,深部找矿应注重对断裂倾角变化的研究和探测。
    • 秦波; 杨文龙; 杨清茂; 张雷; 韩振; 尹克宝
    • 摘要: 布兰萨拉地区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位于谢米斯台—沙布尔提成矿带。研究区内金矿床与构造的关系密切,但是前人对构造的认识比较模糊,对构造的不同时间、不同类型、不同次序的研究不够深入;对构造格架体系的建立、分布规律以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还不明确。本文在翔实的野外地质研究基础上,对区内不同方向的构造进行梳理分级,明确断裂带与成矿的联系,研究构造控矿规律,建立构造成矿模式。区域上发育完整的三级构造系统:区域尺度为孟布拉克大断裂,是矿床的边界断裂;矿集区尺度为北东向韧性剪切带;第三级为剪切带内部或旁侧的同生或派生构造。研究区内金矿床成矿期主要有4个构造活动阶段:第一阶段为近东西向构造;第二阶段为北东向构造;第三阶段为近南北向构造;第四阶段为北西向构造。建立了成矿前区域构造走滑拉伸、成矿期扩张—挤压转换阶段热液运移成矿、成矿后断裂活化改造的三阶段构造控矿模式。
    • 周琪森; 孔旭; 陈正义; 吕书君
    • 摘要: 桐溪金矿的矿体赋存于新元古界高涧群砖墙湾组中,该组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状条带状粉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灰白色厚层块状变质中细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变质长石砂岩。金矿化严格受SSW-NNE走向的地层(砖墙湾组)、岩性(金矿化砂岩体)控制。金矿体产出于蚀变砂岩透镜体内的硅化强烈、石英细脉、网脉发育和大量硫化物(毒砂、黄铁矿和黄铜矿)出现的地段。该金矿的矿床类型可能属于造山型金矿床。
    • 卢光辉
    • 摘要: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床属古陆喀斯特型铝土矿床,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火山尘覆盖层陆地风化成因,其成矿模式:地壳隆升→火山尘沉积风化淋滤形成红土型铝土矿→海侵保存→成岩变质作用形成沉积型铝土矿.矿床受层位、构造和古地理环境三个因素同时控制.采用地层、构造和古地理环境三位一体的找矿预测方法,能较准确地圈定找矿靶区,可根据成矿古地理环境位置对各成矿部位进行找矿潜力预测和评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