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构造解析

构造解析

构造解析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专利文献58400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等; 构造解析的相关文献由521位作者贡献,包括曹家敏、朱介寿、蔡学林等。

构造解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0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58400 占比:99.74%

总计:58550篇

构造解析—发文趋势图

构造解析

-研究学者

  • 曹家敏
  • 朱介寿
  • 蔡学林
  • 佐藤孝
  • 何登发
  • 吴德超
  • 程先琼
  • 李本亮
  • 查显锋
  • 刘南庆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岳言; 李波; 刘月东; 王新富; 唐果; 刘凤泽; 向佐朋
    • 摘要: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为金沙江铜多金属成矿带内最为典型的铜矿床,矿区内构造极其复杂,其矿体产出明显受构造控制,F_(4)断裂作为矿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NE向断裂,对矿区内成岩成矿具有控制作用,但前人并未对其系统研究。以羊拉铜矿床F_(4)断裂为研究对象,采用构造解析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对其构造特征和控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_(4)断裂总体产状为NE40°~75°∠30°~78°NW,明显切断岩体、矿体,断裂带内为碎裂状绢云砂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及花岗闪长岩。F_(4)断裂经历了多期活动,早期为压扭性逆断层,晚期为右行张性正断层;F_(4)断裂既是破矿构造,也是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F_(4)断裂带可划分为灰白色弱黄铁矿化粗晶大理岩带、灰白色构造碎粒岩带、灰白色构造碎粉岩—碎粒岩带、灰白—黄褐色构造碎粒岩及断层泥带、强褐铁矿化粗晶大理岩带等5个岩性—蚀变带,断裂带内成矿元素含量明显较高,F_(4)断裂上、下裂面以及NE向层间断裂均富集成矿元素。
    • 陈宣华; 陈正乐; 邵兆刚; 张义平; 李冰; 丁伟翠; 王叶
    • 摘要: 构造高差分析是构造解析及平衡剖面制作与恢复的基础。长期以来,构造高差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也缺乏原理性描述;构造高差分析也主要局限在构造地貌和地形高差的分析。本文在分析前人有关构造解析、地貌高差和构造高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造高程概念,将构造高差定义为构造高程之差,拓展了构造高差的内涵;并将构造高程定义为地质点所在构造形成时的有效深度,通常用相对高程的负值来表示。提出构造高差分析的基本理念,将构造高差的本质理解为构造势能,赋予其时间和空间涵义。由此给出了构造高差的估算方法,以及不同构造环境下构造高程的厘定与构造高差的分析原则,探讨了构造高差的形成与地质作用过程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的构造高差理论拓展了传统构造地质学关于构造高差的认识,为构造高差分析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拓展应用给出了理论基础。
    • 宋吉军; 朱斌
    • 摘要: 构造解析是一种系统研究构造的方法,主要对地壳岩石圈各种构造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全方位解析。其中,动力学是解释地壳-岩石圈在何种动力学背景下会经历复杂的构造运动形成现存的构造形态。本文通过两个实例,分别对动力学研究的两种方法进行介绍:①利用擦痕计算应力场,首先判断断层性质,测定断层和擦痕产状,利用计算机软件做出应力场图件,然后分析得出断层形成的古应力机制,推演研究区构造演化史。②利用节理分析构造应力场,首先系统收集研究区节理数据,利用赤平投影软件做出相关图件,通过分析得到节理组序列关系,进而研究区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和不同地质时期的动力学特征。
    • 隋明阳
    • 摘要: 埕南断裂带东邻孤北洼陷,南为渤南洼陷,北以埕南大断层为界与呈子口凸起相接,油气成藏条件优越。该带Ng103层油藏为低饱和深层超稠油油藏,由于油稠、埋深大等不利因素一直未投入开发。随着水平井热采技术的进步,优选该带埕911-平1块实施部署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分析埕911-平1块生产效果,发现制约该块整体高效开发的问题。一是该块含油饱和度低,油藏认识不清导致该块出现产能差异。二是超稠油油藏井轨迹对开发效果的影响。针对该带潜力及存在的问题,重新开展系统解剖,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的针对性研究。首先针对油层底部含油饱和度好的特点,精细落实油层的底面微构造特征;其次针对该油层与普通油层差异,重新建立该层电性-物性模板,确定当电阻>8.6Ω·m,声波>341μs/m时,含油饱和度>40%,为油层。同时结合试采,按照标准确定高效动用厚度;第三利用建立的油藏体模型,结合已开发区块生产特征,利用物理模型优化水平井轨迹位置。在此研究基础上,对西部埕南12-平11块实施部署开发,实现了埕南12-平11块的高效动用,同时也为下一步继续扩大该带低饱和深层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潜力。
    • 贾红义; 汤梦静
    • 摘要: 中国东部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沉积盖层广泛发育“负花状”构造,地质成因复杂多样。本文就惠民凹陷发育的两种复合型花状构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地震剖面上表现形式相类似但其地质成因机制却有着本质的差别。基于地球物理资料及大量研究成果,通过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深入剖析和古地质构造恢复,认为复合型花状构造发育受控于其所在的构造部位、局部应力场变化情况、断裂活动强弱转化过程、地幔物质上涌引起的底劈拱张、沉积压实及岩石力学性质和坡度被动变形等地质因素。惠民凹陷临北断阶带发育的垒背花状构造是古近纪应力场发生转换、多期断裂与断陷构造活动相叠加的结果。盘河隆背花状构造受控于沙四段沉积晚期基底卷入型的底辟隆升作用,与中央隆起带的持续活动有关。基于本文讨论,两种构造样式可统一划归为似花状构造,属复合型构造样式。由此提出走滑构造体系判识问题并引发思考与讨论。
    • 杨天南; 薛传东
    • 摘要: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造山带地质演化是当前地质学研究的难点,也是地质学基础理论创新的可能方向。包括印度-欧亚大陆侧向碰撞带在内的国内、外造山带构造演化尚未取得共识,大多表现为“大量高质量数据与诸多充满争议的演化模型共存”。产生这些争议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质量数据”的时、空分布样式未受足够重视、以及部分关键地质体物理属性鉴别存在争议。这些问题为地质学发展与理论创新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持续10多年西南三江造山带区域地质填图、构造解析揭示了侧向碰撞带构造格架、地壳变形历史,提出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新的三阶段模型。这一研究实践表明,严格按照“构造解析方法”体现的“三步骤”研究范式开展区域地质填图是造山带理论创新的基础与保障。区域地质填图是造山带研究中难度最大的工作之一,要求填图人员必须具备广泛、坚实的地质学理论基础,以及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林会喜; 宁飞; 苏皓; 张奎华
    • 摘要: 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是准噶尔盆地腹部的正向构造单元,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其形成演化过程对于挤压环境下“凹中隆”格局的变形史有较大的指示意义。本文通过区域构造分析和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明确了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的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通过砂箱实验模拟揭示了古隆起的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古隆起以古潜山形式存在于盆地腹部,在白垩系沉积前为轴向NE-SW的宽缓背斜,脊线高点位于征1井附近,南北两端弯曲,整体成“S”形。古隆起的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中侏罗世前的基底调整稳定期;中侏罗世在西北缘边界挤压下盆地腹部缓慢隆升雏形期;晚侏罗世古隆起快速隆升形成期;白垩纪-新生代受盆地南缘控制整体南倾改造期。受中、晚侏罗世达尔布特断裂左行走滑作用影响,扎伊尔山系派生SE向挤压应力导致的远程传递作用使盆地腹部发育平缓的背斜,隆起轴线与西北缘断阶带走向近平行;乌伦古地块南界的右行剪切作用使得古隆起轴线向北东弯曲,盆地边界形态及南缘挤压剪切造成古隆起上升并转向。古隆起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聚油作用,尽管后期形态改造造成了原有油气藏部分被破坏,但也导致油气向北西运移并聚集。本文研究认为,该地区今后的油气勘探方向应以岩性及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
    • 詹润; 张文永; 傅先杰; 孙贵; 方惠京; 顾承串
    • 摘要: 为进一步认识淮南煤田阜凤逆冲推覆构造带中段构造变形机制及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指导下一步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最新的煤田地质勘探与开发资料,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与对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新集和罗连井田差异性逆冲推覆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机制。利用Thermodel for Windows软件对新集与罗连井田含煤地层构造埋藏-热演化史进行了恢复模拟,揭示了构造变形对煤层气生成与分布的控制规律。结果表明:在印支期自南向北的推挤作用下,罗连井田表现为叠瓦扇状构造变形的特点,下伏原地系统构造变形较弱;新集井田受煤系基底隆起阻挡,表现为双重逆冲推覆构造变形的特点,原地系统在纵弯褶皱变形中沿褶曲轴部形成了大量伸展性构造。新集与罗连井田含煤地层均经历了4个阶段的构造埋藏史与热演化史过程,但新集井田煤层变质程度与生气量明显偏高;煤系基底隆起与构造变形结构空间耦合引起的古地温梯度变化,是控制新集与罗连井田煤层气差异生成、富集的根本原因;新集与罗连井田现今煤层含气量空间分布与构造位置相关性明显,主要受构造变形程度与埋深影响。
    • 信迪; 杨天南; 梁明娟; 廖程; 董猛猛; 王维; 刘靖坤
    • 摘要: 砂岩型铜矿床(沉积岩容矿层状铜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铜矿床广泛发育于滇西兰坪盆地内。经典的砂岩型铜矿床成因模式认为该类矿床形成于伸展背景下的沉积盆地内,但兰坪盆地内的砂岩型铜矿床则产出于挤压背景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内,其成矿与地壳缩短密切相关。通过详细构造解析揭示成矿与构造变形的时空关系是理解挤压背景下铜成矿过程的基础。本文基于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详细分析了白洋厂砂岩型铜矿床的区域构造、矿体与构造的空间关系。构造分析结果显示,矿区白垩系经历了中新世东西向挤压变形,形成近南北走向逆断层+近东西走向掀斜-走滑断层构造组合;地壳缩短期间,在主要逆断层前锋(下盘)形成中新世含石膏层的小型周缘前陆盆地。铜多金属矿化发生在逆断层主破碎带或上盘次级破碎带内,赋矿围岩皆为白垩系。基于构造-盆地-矿体这一空间关系,结合矿石结构、区域地质特点,我们提出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源自中新世周缘前陆盆地卤水,还原硫来自隐伏于白垩系之下的晚三叠统三合洞组中的还原性流体。始于中新世早期的地壳缩短在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中形成破裂构造,使得中新世周缘前陆盆地中的卤水下渗、保存于晚三叠世地层中的还原性流体上升,而当两种流体在主要断裂破碎带内发生混合时,则发生硫化物沉淀成矿。
    • 宋向辉; 田晓峰; 刘少峰; 王帅军; 杨宇东
    • 摘要: 深地震测深是探测壳幔岩石圈精细速度结构、探讨岩石圈变形和演化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青藏高原隆升、克拉通裂解等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地震测深方法与深部动力学研究的结合尚处于现象描述为主的状态.因此,本文对前人利用深地震测深资料进行深部动力学研究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宽角反射/折射地震震相特征具有明显的动力学响应,是进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通过速度结构对比可以确定不同地壳速度结构模型所对应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过程,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等参数可以用于地壳变形模式的讨论,壳内高速和低速异常体反映了不同动力学过程对地壳的改造;人工地震S波资料与Pn波速度可以用于壳幔各向异性的研究,为动力学演化过程研究提供独立的观测证据;运用现代构造解析方法可以构建不同的地壳结构—动力型式,进而通过壳幔结构的解构恢复岩石圈演化过程;此外,地震测深资料可以约束地壳成分结构,为动力学数值模拟提供岩石流变参数等资料.本文对于充分挖掘深地震测深资料在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至关重要,对于加强地震测深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