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下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5726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地质论评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西部地区第十四次物探技术研讨会等;下石盒子组的相关文献由329位作者贡献,包括田景春、邱隆伟、何金先等。

下石盒子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5726 占比:99.96%

总计:255841篇

下石盒子组—发文趋势图

下石盒子组

-研究学者

  • 田景春
  • 邱隆伟
  • 何金先
  • 周逃涛
  • 张锦泉
  • 曹桐生
  • 王峰
  • 赵俊兴
  • 陈洪德
  • 任泽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宁; 司马立强; 刘志远; 耿辉; 郭宇豪; 马骏
    • 摘要: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物性差、地层压力异常、隔夹层发育等工程地质特征,通常需通过压裂改造实现效益开采。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可压裂性评价为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研究了岩石的力学强度特性、力学参数及地应力纵向分布规律,认为脆性指数、断裂韧性以及水平地应力差指数为储层可压裂性的关键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可压裂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地层的岩石力学参数以及地应力分布差异明显,储层间存在高应力和高强度隔挡夹层,这种差异化的储层分布特征使其具备压裂改造形成复杂沟通缝网的地质力学潜力,在压裂作业中应重点考虑地层的可压裂性及可压层段的优选,避免受隔挡夹层的影响造成压裂缝网纵向沟通能力不足。基于脆性指数、断裂韧性和水平地应力差指数构建的可压裂性指数能够有效确定储层最佳压裂层段,当其大于0.25时,储层可压裂级别为Ⅰ级,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需根据地层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工程力学参数。该研究成果能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压裂改造提供借鉴与思路。
    • 徐宁宁; 张守鹏; 王永诗; 邱隆伟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分布有大面积致密砂岩储层。鄂北地区杭锦旗探区和大牛地气田储层的埋藏—成岩作用具较大差异性。两者的对比性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致密砂岩的成储过程。运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储层测试方法明确了两者储层成岩作用和孔隙发育特征。研究表明:埋深差异、断裂作用和后期抬升作用导致两者储层的成岩阶段分别为中成岩A1期和中成岩B期。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北杭锦旗探区储层中发育广泛的高岭石胶结,长石含量约10%。孔隙以长石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加之张裂缝的沟通作用,孔隙条件较好,属“隆起区长石溶蚀增孔—张裂缝沟通孔隙”的形成机制。断裂以南的杭锦旗探区储层和大牛地气田相似。大牛地气田储层持续埋深,成岩演化程度高,长石溶蚀殆尽。孔隙条件较差,孔隙主要以岩屑溶孔和微孔隙为主,属“斜坡深埋区岩屑溶蚀增孔”的形成机制。
    • 杨帆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DS气田J58井区下石盒子组气藏为典型致密岩性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砂体多为纵向多期叠置且横向变化快,制约了高质量水平井的部署。综合运用地质认识、测井数据、物探层位数据及地层对比,建立J58井区三维构造模型;以地震振幅平面属性为软约束和单井数据为硬约束条件,建立工区下石盒子组三维岩相模型,为井位部署及开发方案编制提供技术支撑。
    • 胡辉东; 李贤庆; 陈纯芳; 刘洋; 张博翔
    • 摘要: 一直以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一段(盒一段)致密砂岩气甜点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不明确,制约着此地区天然气的产能。本文综合运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压汞实验及测井资料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J58井区盒一段致密高产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沉积相及成岩作用进行研究,识别并划分研究区盒一段有利区沉积-成岩相类型,建立测井响应特征与沉积成岩相之间对应关系模式,探讨J58井区沉积微相控制型甜点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杭锦旗地区储层在整体致密的背景下仍发育较多甜点区;高产气区岩性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大、分选好,原始沉积环境以水动力强的三角洲-辫状河为主;甜点区主要受控于沉积相,甜点储层主要发育在高能沉积相带和有利的成岩作用相带,甜点储层的预测与评价集中在中弱压实-岩屑溶蚀成岩相和高能心滩沉积微相叠合区。
    • 赵宁; 王亮; 张磊; 司马立强; 刘志远; 温登峰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具有物性差、地层压力异常、隔夹层发育等工程地质特征,储层压裂改造力学参数的选取及其破坏特征对油气田实现效益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以平行试验为设计思路,开展抗张强度测试及模拟原地状态下的高温高压三轴力学试验,在粒径分类基础上,探索致密砂岩力学特性和变形破坏特征。该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可分为中—细粒岩屑砂岩、粗粒岩屑砂岩以及巨—粗粒岩屑砂岩,粒径越粗则物性越好,其石英含量越高则黏土含量越低;随着粒径由细至粗,力学强度和弹性参数逐渐减小,岩石抵抗变形以及保持结构完整性的能力降低,力学试验变形破坏呈脆性向基质混合型过渡的特征。在相同的地应力及施工作业条件下,岩石类型不同则储层压裂难易及改造效果均有差别,需根据地层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工程力学参数。
    • 牛杰
    • 摘要: 为明确白庙矿区下石盒子组煤层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地质勘探、岩芯采样、室内测试及综合分析的方法,对煤层的赋存特征和控煤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庙矿区下石盒子组可采煤层为四2、五2、六2煤层,其中四2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五2煤层、六2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受原生沉积环境影响,煤层通常在分流间湾内发育。四、五煤段发育多层薄煤层,六煤段主要发育六2煤层,且六2煤层厚度与下伏砂岩层厚度呈近似正相关的关系。
    • 徐思阳; 刘岩; 李可赛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1段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较高的束缚水饱和度,且地层水矿化度差异性大,导致通过测井解释的含气饱和度与最终的测试结论不符,极大地制约了天然气的有效开发。前人对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气水关系规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的认识,但绝大多数都是从储层物理属性出发,为此,通过对杭锦旗地区石盒子组1段地层水矿化度的差异性分析,结合测试资料和测井资料,采用体积模型对不同含气饱和度条件下的矿化度、地层温度变化和电阻率响应关系的理论影响进行分析,弄清了地层水性质对含气性响应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以40 g/L为界,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测井识别气层的电阻率下限值较低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的地层电阻率低;②地层水矿化度对地层水电阻率的影响大于地层温度的影响,含气饱和度越高(S_(g)>60%),地层电阻率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越大,因此利用测井进行含气性解释时应充分考虑地层水矿化度差异性对原状地层电阻率的影响。该结论对低孔低渗的致密气藏含气饱和度的准确计算可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魏文艳; 杨雄涛; 邱琨祁; 陈书伟; 庾永钊; 石松涛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的多口探井中发现了丰富的石炭—二叠系的孢粉化石,为了建立该地区的生物地层划分标准,将该地区与华北克拉通石炭—二叠纪时期的孢粉组合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建立了4个孢粉组合:Cyclogranisporites-Denosporites-Florinites组合(Ⅰ),归属于太原组;Sinulatisporites-Gulisporites-Punctatisporites组合(Ⅱ),归属于山西组;Punctatisporites-Limitisporites-Punctatosporites组合(Ⅲ),归属于下石盒子组;Vitreisporites-Pteruchipollenites-Vittatina组合(Ⅳ),归属于上石盒子组。该研究成果为华北克拉通石炭—二叠系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提供了新的孢粉数据,古气候恢复表明,太原组—山西组沉积时期,为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下石盒子组时期气候开始偏干旱,上石盒子组沉积时期,气候则持续向干旱环境转变。
    • 郭辉
    • 摘要: 岩石相是控制致密砂岩储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复杂类型岩石相测井精确识别难度大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J72井区盒1段储层为例,在合理划分岩石相类型的基础上,运用交会图版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岩石相类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盒1段岩石相可以分为五大类,分别为砾岩相、砾质砂岩相、粗砂岩相、中细砂岩相以及泥岩相,其中粗砂岩相和砾质砂岩相的物性较好;自然伽马、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地层真电阻率5条测井曲线对不同类型岩石相的响应较好,利用交会图版法识别岩石相的正确率为50.3%,而BP神经网络算法识别岩石相的正确率可达83.5%,BP神经网络算法提高了岩石相识别的精度。通过对研究区目的层岩石相的精确识别,可为后续精细刻画有效砂体提供重要指导。
    • 张倚安; 田景春; 张翔; 李建; 杨田; 张琪沅
    • 摘要: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二叠系砂体展布规律及构造-沉积格局对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文中对该区325个岩心样品的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阴极发光测试等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2段—盒1段沉积期,盆地北部造山带的构造抬升使得物源区供给能力增强,砂岩成分成熟度明显降低,优质砂体主要发育在心滩相带;平面上,自北向南,沉积相由三角洲转变为冲积扇-辫状河复合沉积相,河道摆动频繁,形成了大面积网毯状砂体,垂向上,岩石组合由山2段的厚层泥岩夹薄层砂岩转变为盒1段的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