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闻观念

新闻观念

新闻观念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03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3篇、专利文献2891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国际新闻界、青年记者、新闻传播等; 新闻观念的相关文献由27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保军、涂凌波、童兵等。

新闻观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3 占比:9.49%

专利文献>

论文:2891 占比:90.51%

总计:3194篇

新闻观念—发文趋势图

新闻观念

-研究学者

  • 杨保军
  • 涂凌波
  • 童兵
  • 赵奥博
  • 陈乔
  • 韩凤鹏
  • 余玉
  • 傅暾
  • 卞文阳
  • 吴四清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邱振刚
    • 摘要: 融媒体语境中,受众的新闻需求发生变化,他们由新闻的观看者变为了新闻的在场者,对新闻现场的期待,已经由“看到”,变为了“进入”“沉浸”。能够有效引导受众进入新闻现场的连线记者,其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所重视。连线采访的特点在于连线记者已经内置于现场,能够主动创设议题,利用高科技条件下的传播技术手段,在媒体终端中建构出完整的新闻现场,而不是单纯传递特定的资讯内容。媒体平台、媒体从业者要从融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出发,在新闻观念、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擅于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协助内容生产,掌握并不断提升对新闻现场进行全景呈现的能力,从而将受众更深刻地引导进新闻现场,带给他们更立体饱满的沉浸式新闻接受体验。
    • 连甍珂
    •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以人民为基石。深入基层民众,宣传马列思想、传播红色理论、宣扬革命理念是扩大革命阵地、巩固共产事业基础的主要方法。而在构筑思想阵地的过程中,工人日报承担了主要的思想动员、信息沟通和理念宣传作用。文章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红色中华》为例,分析《红色中华》是如何利用通俗化报道在基层民众中播撒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策、革命理念和革命思想。文章分为四个章节,首先,探析了《红色中华》开展通俗化报道的原因及经验;其次,分析了通俗化报道的历史价值;再次,总结了《红色中华》的历史地位;最后,对《红色中华》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当代的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提供良好的方向指引。
    • 涂凌波; 虞鑫; 赵奥博
    • 摘要: 本文两位作者围绕“数字新闻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念”这一重要议题展开深度对谈。对谈从“决定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好新闻”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围绕如下问题展开:数字时代新闻价值概念,新闻价值观念的范式转换路径,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异同,新闻价值的实践,数字时代新闻价值的走向等。作者认为,数字新闻语境下新闻价值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需要从技术、关系、平台、网络等视角切入展开讨论。有必要超越传统的“要素说”“职业标准”“传者中心”等视角,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从工业化、大众化的新闻价值范式转向语境化、关系化的新范式,对概念进行“改造升级”。但是同样要对新的新闻价值观念保持审慎态度,珍视新闻业之于社会的恒久价值,数字时代“做新闻”亦不能脱离政治、社会、文化土壤。
    • 涂凌波; 虞鑫; 赵奥博
    • 摘要: 本文两位作者围绕“数字新闻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念”这一重要议题展开深度对谈。对谈从“决定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好新闻”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围绕如下问题展开:数字时代新闻价值概念,新闻价值观念的范式转换路径,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异同,新闻价值的实践,数字时代新闻价值的走向等。作者认为,数字新闻语境下新闻价值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需要从技术、关系、平台、网络等视角切入展开讨论。有必要超越传统的“要素说”“职业标准”“传者中心”等视角,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从工业化、大众化的新闻价值范式转向语境化、关系化的新范式,对概念进行“改造升级”。但是同样要对新的新闻价值观念保持审慎态度,珍视新闻业之于社会的恒久价值,数字时代“做新闻”亦不能脱离政治、社会、文化土壤。
    • 涂凌波; 赵奥博
    • 摘要: 本文详细考察了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历史衍变,分析其在职业化、大众化、商业化的新闻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成为新闻选择的“标准”和学术概念。本文还着重考察了新闻价值概念的中国化历程,并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范式下的新闻价值观念与实践。在数字新闻语境下,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新闻价值的基本概念、内涵和构成要素,而对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历史回顾与扬弃,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新闻价值”的实践意涵和理论指向。
    • 付晓光; 方静
    • 摘要: 平台化语境下,地方媒体在与各级主流媒体同台竞技时,还需兼顾其他赛道的“非对称”竞争。地方媒体的新闻生产观念是否受之影响、如何发生改变值得学业界关注。从昆廷·斯金纳语境研究的视角出发,经过380条县级融媒体抖音样本分析以及20位一线从业者深度访谈发现:部分地方媒体出现新闻职能认知升格、新闻主观性增强等变化。地方媒体应坚持自主评价权,在流量的价值与价值的流量间做好平衡。同时,明确自身业务范围与职能,减少不同层级的交叉竞争和内耗,着眼于社会现实并深化新闻社会治理职能。
    • 杨保军; 张博
    •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闻泛化成为传统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与报纸媒体网站的内容探索与改革之中,兴盛于移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强势崛起之时.新闻泛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新闻价值观念淡化、新闻形式的信息化与资讯化及内容的日常生活化、新闻叙事方式的故事化三个方面,实质是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混杂交融的状态.新闻泛化不是偶然的新闻现象,而是媒介技术变革、社会文化变迁与后现代社会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在实践层面拓宽了传统新闻业关注的目标领域,却弱化了专业化新闻的公共价值追求,并由此对传统新闻观念与新闻理论研究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新闻泛化,新闻理论研究应该"下沉"至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回应新闻业在面向更广阔生活世界时的现实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对专业化新闻的轻视,而是要努力在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中找到平衡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新闻业发展.
    • 孙传强
    • 摘要: 本文主要从新闻观念的角度对新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探究在新闻采编、整合、评论等环节应当遵循的新闻观念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次价值观导向,以此来搭建相对全面的新闻观念体系,并将其应用到新闻实践过程中,通过实践检验相应观念的合理性,推动快速实现新闻观念向新闻规则的转化。
    • 武楠
    • 摘要: 选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新闻评奖——“全国好新闻”评选的获奖作品评述作为主要分析样本,集中探讨改革开放初期新闻观念话语在处理历史与当下关系时所采用的“历史辩证的”话语表述及其特征.在这种话语表述方式中,“实事求是”成为了新时期新闻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对这一时期新闻观念展开研究,不仅为理解当代中国新闻领域的发展和观念的演变提供了学理参考,也为新时代新闻学的守正创新提供了历史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