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早三叠世

早三叠世

早三叠世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9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古生物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431136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沉积学报、岩石学报、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福建省地质学会2013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浙江省地质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早三叠世的相关文献由850位作者贡献,包括童金南、杨雨、张蓉等。

早三叠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1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31136 占比:99.93%

总计:431429篇

早三叠世—发文趋势图

早三叠世

-研究学者

  • 童金南
  • 杨雨
  • 张蓉
  • 赵来时
  • 黄建东
  • 丁梅华
  • 冀六祥
  • 周敏
  • 宋海军
  • 左景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书宏; 袁鹏宇; 孔凡乾; 聂立军; 张海莹; 李广铁; 郭道鹏
    • 摘要: 吉林双阳地区石门水库花岗闪长岩多呈岩株产出,通过对该花岗闪长岩开展岩石学特征、锆石U-Pb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旨在确定其形成年代并讨论了岩石类型及源区、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石门水库花岗闪长岩形成于早三叠世(246.3±1.2)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具有富钠、贫钙镁的特点,A/CNK值为1.03~1.07,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Th、U和轻稀土元素La、Ce、Pr,具有弱的负Eu异常,轻稀土分馏明显,重稀土分馏不明显且明显亏损的特征。岩体较高的Al_(2)O_(3)含量(15.23%~15.95%)、Na_(2)O含量(4.45%~4.68%)、Sr含量(637.6×10^(-6)~717.7×10^(-6))和Sr/Y比值(61.18~98.32),较低的MgO含量(0.71%~0.76%)、Y(7.30×10^(-6)~10.60×10^(-6))、Yb(0.71×10^(-6)~1.09×10^(-6))含量,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且根据较高的K_(2)O含量(2.88%~3.46%)和Rb/Sr比值(0.08~0.12)、较低的Mg#值(34.47~35.55)和Cr含量(4.86×10^(-6)~5.25×10^(-6)),进一步认定该岩体的成因为增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C型埃达克质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认为石门水库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是在华北板块与其北侧板块碰撞造山环境中由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
    • 章其华; 钱迈平; 马雪; 单以春; 陈彦瑾; 续琰祺
    • 摘要: 江苏句容青山出露一套下三叠统青龙组和龙山段滨海-浅海相泥岩、碳酸盐岩沉积地层,含鱼类、节肢类、菊石、双壳类及牙形石等化石。有的鱼类化石保存在结核中,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埋藏环境。沉积学研究显示,早三叠世奥伦尼克阶斯密斯亚阶时期,该区主要为热带浅海大陆架,局部为潮坪。软质海底通常水动力条件较弱,海水富氧清澈,但大风暴或海啸会将海底淤泥掀起,海水因而缺氧浑浊。从化石埋藏保存的状态分析,不同生长阶段的、呈直挺或扭曲挣扎姿态的鱼类化石以及一些其他生物化石均保存在结核中,埋藏在一层灰黑色富含微小草莓状黄铁矿颗粒的泥岩里。显然,当时一场灾变突发,一股富含H_(2)S的黑色泥浆水团侵入了鱼类等生物生活的水域,毒杀并掩埋了这些生物,经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最终形成包裹鱼类等生物化石的泥灰岩结核。
    • 邢智峰; 李婉颖; 齐永安; 郑伟; 许欣; 张湘赟; 李妲; 吴盼盼
    • 摘要: 豫西地区下三叠统遗迹化石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事件(PTME)后遗迹群落由残存向复苏的演变,其中Skolithos以垂直或高角度倾斜于岩层面、被动充填为典型特征,广泛保存于下三叠统和尚沟组。文中以登封、宜阳地区下三叠统和尚沟组保存良好的Skolithos遗迹化石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不同尺度分析Skolithos遗迹属。基于遗迹化石和生物扰动记录反映的生物运动能力、觅食策略、生物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生物改造沉积物的方式,构建出豫西地区和尚沟组生态空间占据和生态系统工程三维空间模式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Skolithos的古环境意义,探讨Skolithos所指示的高生态压力。研究结果表明,经历过PTME事件后的Skolithos遗迹化石主要受到高温、干热气候以及巨型季风等高生态压力的影响,并在此影响下形成机会主义遗迹组合,在曲流河、滨浅湖环境中广泛发育。该成果可为豫西地区下三叠统的陆相沉积环境以及古生态背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农军年; 孙明行; 郭尚宇; 李昌明; 韦守东; 覃初礼; 赵子宁; 周辉; 张鹏
    • 摘要: 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拼合带西南段的桂东南容县下罗杏发现早三叠世火山通道,对剖析华南印支期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该火山通道出露主要岩性为隐爆角砾岩、流纹岩、粗面安山玢岩、霏细斑岩等,柱状节理发育,为超浅成相—溢流相。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加权平均值为249.9±1.6 Ma(MSWD=1.9),代表了火山喷出年龄,属早三叠世(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具有钾玄岩—高钾钙碱性系列,较低的TiO_(2)含量、较高的K_(2)O/Na_(2)O值、明显亏损Ta、Nb、P、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弧火山岩的特征。锆石的ε_(Hf)(t)值为-14.50~-6.61,对应的单阶段Hf模式年龄(T_(DM))为1.17~1.49 Ga,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2DM))为1.70~2.20 Ga。综合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区域地质资料,认为下罗杏火山岩,为地壳减压松弛的构造背景下,地幔或软流圈物质上涌,诱发地壳物质发生高温熔融作用的形成,其构造—岩浆热事件的动力应该来源于古太平洋向华南板块的俯冲。
    • 杨晨; 方子晨; 程龙; 阎春波; 李姜丽; 邹亚锐; 赵璧; 牛东毅; 牛志军
    • 摘要: 早三叠世南漳-远安动物群中海生爬行动物具有较高的丰度和分异度,南漳湖北鳄是其中丰度最高的物种。为了查明南漳湖北鳄的四肢形态学特征及分类学意义,继而探讨四肢的个体发育过程,本文选取了6件保存较为完好的反映不同生长阶段的化石标本,进行了详细形态学描述和相关数据分析。南漳湖北鳄的肱骨粗壮,桡骨和尺骨远端关节面膨大平直,近端腕骨三枚,远端腕骨四枚,指式为5-5-5-5-4;股骨远端呈规则多边形,胫骨近端较远端宽,腓骨近端较远端窄,近端跗骨三枚,远端跗骨四枚,趾式为5-4-4-3-2(?)。南漳湖北鳄的前肢和后肢均具有前三指/趾聚拢,后两指/趾向后分散的排列特点。前肢骨骼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各标本均在同一条生长序列上,而后肢部分胫骨长和腓骨长相对股骨长的相关性较低,难以回归至同一条生长曲线。南漳湖北鳄腕骨部分具有延时骨化的现象,第四掌骨的形态差异可能与两性异形相关,孙氏南漳龙可能为南漳湖北鳄的幼年个体。
    • 周寅生; 杨江海; 黄燕; 刘建中; 祁连素; 邓旭升
    • 摘要: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在形成后遭受了强烈的风化剥蚀,与右江盆地构成了独特的源-汇沉积体系,相关的碎屑沉积记录是重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晚期火山序列、揭示大火成岩省岩浆演化的关键。本文对黔西南地区右江盆地北缘下三叠统下部飞仙关组开展了详细的沉积物源研究。飞仙关组泥岩由长石、石英和黏矿物等组成,具有低SiO_(2)、高TiO_(2)含量和低Al_(2)O_(3)/TiO_(2)值的特征,具Eu的弱负异常,微弱的Nb、Ta负异常。基于Al_(2)O_(3)/TiO_(2)和La/Sm物源图解分析,研究样品的主要物源由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高-Ti玄武岩和少量酸性火山岩构成,这与右江盆地晚二叠世的碎屑沉积物源组成一致。碎屑锆石具有~260 Ma的年龄峰值,对应锆石具有较低的Th/Nb和较高的Nb/Hf值,均支持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作为主要的沉积物源区,而同时存在的>400 Ma的碎屑锆石则对应于峨眉山玄武质岩浆上升时所捕获的华南地壳物质。与上二叠统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和锆石化学组成对比分析表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在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早期剥蚀的火山岩构成了一定的火山序列,反映了该大火成岩省晚期从强烈地壳混染到分异结晶为主的岩浆演化过程。
    • 摘要: 黄花岸酒店是坐落于南京园博园东部林地中的一座小型温泉度假酒店,这里东邻园区3号入口,南侧隔山谷与巨大的矿坑相望。酒店得名于北侧棒槌山间的“黄花岸地质断面”,地质学家丁文江于20世纪初在棒槌山麓发现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地质剖面,此后该地质剖面被命名为“黄花岸地质断面”。新中国成立后在紧邻断面的山脚下建起了一座两层红砖的宿舍楼,作为地质专业教学及考察住宿之用,楼前立有丁文江先生半身石像一座,以为纪念。
    • 曾俊杰; 李康宁; 严康; 韦乐乐; 火兴达; 张健鹏
    • 摘要: 甘肃省夏河—合作地区是西秦岭重要的金矿富集区之一,下三叠统江里沟组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地层,主要岩性有长石砂岩、泥质板岩.砂板岩中SiO2=53.2%~69.34%,平均值62.36%;Al2O3=10.80%~17.46%,平均值14.20%;FeO=0.45%~4.85%,平均值3.31%;CaO=1.92%~7.66%,平均值3.59%.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117.97×10-6~258.93×10-6,平均=179.98×10-6.经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明显右倾,富集轻稀土元素,δEu=0.55~0.77,平均值0.65,具有明显的负异常;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可见曲线近似平行略向右倾斜,δEu=0.85~1.18,平均值1.00,不具有异常.锆石的年龄范围为260~2594 Ma,主要集中在印支期—海西期(峰值276 Ma、391 Ma)、加里东期(峰值463 Ma)、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峰值1866 Ma、2501 Ma)三个阶段.通过碎屑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判断,江里沟组源区的构造环境主要呈现出大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的特征,物源主要是来自上地壳的长英质火山岩,绝大多数来西秦岭及其邻区同期岩浆岩,部分来自北秦岭构造带、祁连造山带及华北板块南缘的变质基底.本次研究为西秦岭地区构造演化提供了沉积学的证据.
    • 朱正杰; 杨郑州; 张雄; 刘成林; 赵艳军; 崔志伟
    • 摘要: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盐盆地,但是否能形成一定规模的钾盐矿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四川盆地三叠纪杂卤石成因-海相钾盐成钾条件分析-次级凹陷圈定-钾盐成钾靶区圈定为主线,利用光薄片鉴定、扫描电镜、Sr同位素、大地电磁测深及地震解译等手段分析了四川盆地三叠纪钾盐成矿潜力,并进行了资源量预测.四川盆地东部早三叠世嘉陵江期岩盐中赋存的杂卤石是自生的,是海水高度浓缩的产物,暗示岩盐沉积时古卤水浓缩已达到钾镁盐析出阶段,长寿双龙-合兴一带和垫江董家场一带可能存在有利于钾盐沉积的次级凹陷,后期构造运动对钾盐改造较小,保存条件较好.利用地震解释和大地电磁测深等结果初步圈定了长寿双龙-保合村勘查靶区,估算了资源量,为开展钻孔验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 张玉玺; 陈建文; 张银国
    • 摘要: “错时相”作为一种地质历史时期的特殊沉积类型,在扬子地区下三叠统广泛发育,是良好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储层之一.通过岩心和野外剖面资料,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分析并总结了下扬子-南黄海地区“错时相”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错时相”出现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类型包括薄层灰岩和条带灰岩、微生物岩、蠕虫状灰岩、扁平砾石砾岩等,其发育与特定的古构造、古海洋环境、古生物环境以及海平面的变化密切相关,并伴随着中生代古海洋生态的恢复而消失.研究“错时相”对于进一步认识下扬子-南黄海地区早三叠世古海洋环境和油气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