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不稳定骨折

不稳定骨折

不稳定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31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59162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基层医学论坛、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1第七届全军手外科会议、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解剖与临床(骨科专题)学术研讨会暨人工关节高级论坛等;不稳定骨折的相关文献由76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健博、李少华、武海发等。

不稳定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6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9162 占比:99.80%

总计:159473篇

不稳定骨折—发文趋势图

不稳定骨折

-研究学者

  • 张健博
  • 李少华
  • 武海发
  • 沈强
  • 王秋根
  • 陈刚
  • 陈波
  • 仲涛
  • 何少生
  • 冯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淦良; 梅林军; 陈绵; 谢广中; 陈隆福; 袁凯平; 王湘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改良克氏针构建动态外固定器在掌指骨不稳定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20年6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掌指骨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患者,应用改良克氏针构建动态外固定器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应用手部支具进行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手指活动度、治疗满意度、术后疼痛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指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TAM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克氏针构建动态外固定器可以帮助掌指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其有利于促进患者掌指功能的恢复,对组织损伤较小,预后良好.
    • 崔常伟
    • 摘要: 目的: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方法:我院2016年6月-2018年9月,采用手术治疗挠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60例患者,术后随访至少9个月,观察并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在术后半年按Dieust标准对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定,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本组6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Dieu-st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26例,良30例,可4例,优良率90%.3例开放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经换药治愈,未影响固定及骨愈合.结论:对于挠骨远端骨折,尤其是不稳定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可取的较好的临床疗效
    • 孙伟东
    • 摘要: 目的:观察 InterTan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本科收治 60 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女 35 例、男25 例.年龄 55~85 岁,中位数 76 岁,采用 Inter Tan内固定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开始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 Harris 功能评分、术后 3 个月大腿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 9~18 个月,中位数 12 个月.术中出血量 120~200 mL,平均 168 mL;手术时间 75~135min,平均 96min;术后引流量 180~300 mL,平均 240 mL;术后开始下地时间 9~12d,平均 10d;骨折愈合时间 42~84 周,平均 64 周,末次随访股骨颈短缩 3.27~5. 64ml,平均4.62ml.术后3 个月大腿疼痛VAS评分3.48±0.39 分较术前7.98±1.45 分降低.根据 Harris 评分评估疗效:平均疼痛39.86±4.32 分、步态26.59±3.17 分、功能性活动8.45±1.09 分、运动范围4.71±0.85 分、下肢畸形2.63±0.27 分,Harris 总分85.74±6.31 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切口感染、髋内翻、内固定松动;骨折延迟愈合 1例.结论:应用 Inter Tan微创髓内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固定牢靠、加压效果好、早期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骨折愈合时间短,恢复快,疗效较好.
    • 杨涛
    •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及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诊10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平均分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患肢活动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背伸、旋前、旋后及掌曲等患肢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可显著改善患肢活动度,提升骨折治疗疗效,效果整体由于传统石膏外固定,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 林高鸥; 周孙章; 陈从珍; 李文锦
    • 摘要: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针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长度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7月 ~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股骨粉碎性骨折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内固定方式分为弹性髓内针固定组和锁定钢板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复位影像参数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术后愈合良好,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髓内针组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较钢板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治疗股骨长度不稳定型儿童骨折中,弹性髓内针和锁定钢板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弹性髓内针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方面更具有优势.
    • 何浩华
    • 摘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石膏外固定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行石膏外固定法,而观察组则运用斜T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2组的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斜T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有助于恢复腕关节功能.
    • 曹建国; 邓敦; 陈宇; 陈文辉; 龙治强; 金文锦
    • 摘要: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与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玉环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2组。A组使用PFNA-Ⅱ内固定,B组应用Inter Tan内固定。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术后开始下地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大腿疼痛程度、股骨颈短缩及并发症等。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方面优于B组;B组在术后开始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大腿疼痛程度、股骨颈短缩及并发症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FNA-Ⅱ和Inter Tan均为微创髓内固定,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各具有优势。PFNA-Ⅱ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创伤小,术中出血少;Inter Tan固定更牢靠、加压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优势及稳定性,早期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有利于快速康复。
    • 林宇生; 黄永翔; 丁文彬
    • 摘要: 目的 探究手术和石膏外固定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10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患肢活动情况,术后1年影像学恢复情况,术后1年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3、6个月及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背伸、掌曲、旋后及旋前活动度分别为(65.25±11.35)、(64.32±11.40)、(74.29±11.46)、(69.24±12.1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1.64±10.53)、(43.62±9.78)、(43.51±13.59)、(47.22±10.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观察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分别为(18.46±4.16)°、(11.35±3.76)°、(1.73±0.54)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4.53±4.67)°、(8.57±4.05)°、(2.62±0.63)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2.10±0.42)、(1.86±0.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0.37)、(2.64±0.3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石膏外固定更佳,疼痛较轻且活动度明显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