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机碳

有机碳

有机碳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303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64篇、会议论文144篇、专利文献2591618篇;相关期刊656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相关会议117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等;有机碳的相关文献由888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恩超、刘岩、潘根兴等。

有机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64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4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591618 占比:99.92%

总计:2593726篇

有机碳—发文趋势图

有机碳

-研究学者

  • 李恩超
  • 刘岩
  • 潘根兴
  • 吴金水
  • 张文菊
  • 侯广利
  • 李军
  • 赵兰坡
  • 孙继昌
  • 李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晨元; 刘建祥; 张叶飞; 秀洁; 李伞剑
    • 摘要: 为揭示云南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壤理性质特征及演变趋势,以云南省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和分析潜在、轻度、中度、重度4个石漠化程度土壤的腐殖质结合态分布特征和理化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腐殖质主要以松、紧结合态为主,土壤理化指标随石漠化程度呈严格规律变化,总有机碳及4种腐殖质结合态含量为潜在>轻度>中度>重度;相关性分析表明,全氮、总有机碳、全磷与4种腐殖质结合态相互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石漠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指标、结合态腐殖质含量能较好地反映石漠化程度,研究结果可为生态恢复提供数据参考。
    • 谢通; 潘诗洋; 王亿; 任志军; 余江浩; 段轲
    • 摘要: 湖北省恩施地区恩地1井在上二叠统大隆组泥页岩中获得较显著的页岩气发现,页岩现场解吸最大含气量达到2.5 m^(3)/t,平均含气量为1.4 m^(3)/t。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岩心样品有机碳含量测试、镜质体反射率测试、低温氮气吸附实验表明,大隆组页岩有机碳含量高,为生烃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有机质演化程度相对适中;页岩中大量的有机质孔隙提供了主要的储集空间;纳米级孔隙的大量发育增加了页岩的比表面积,有利于页岩气的吸附。与此同时,恩地1井所处构造环境相对稳定,受构造改造程度较小,大隆组裂缝发育规模较小;低角度裂缝改善了大隆组页岩储集空间,小规模高角度裂缝可沟通大隆组不同含气层段,改善渗透性,且并未切穿大隆组含气层段造成与其他高渗透性地层沟通,为页岩气保存提供了较理想条件。恩地1井页岩气的发现进一步证实鄂西地区二叠系中浅层页岩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为下一步页岩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 郑清; 黎云祥; 朱广伟; 俞洁; 朱梦圆; 许海; 王裕成; 刘明亮
    • 摘要: 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在全球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加,这可能对大型深水水库水体有机碳的时空分布产生深远影响.为探究强降雨事件对千岛湖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于2020年5—8月逐月采集了典型大型深水水库——千岛湖100个调查点位水样,分析了千岛湖夏季水体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强降水过程对有机碳浓度、通量和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20年5—8月千岛湖TOC、DOC和POC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06、1.73和0.33 mg/L,随着强降雨开始,5—7月TOC、DOC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而雨量急剧下降的8月(几乎无雨),浓度也随之显著下降;水平分布上,5—7月有机碳浓度高值在全库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整体具有河流区到湖泊区逐渐降低趋势.②新安江入库碳通量(F_(TOC)、F_(DOC)、F_(POC))约占全库25条主要河流总入库碳通量的69%,降雨期间5—7月总入库F_(TOC)分别是8月的11、36和41倍;5—8月有机碳储量(R_(TOC)、R_(DOC)、R_(POC))平均值分别为44611、38452和6159 t,6月、7月的总入库碳通量均占当月全库水体碳储量的1/5,所占比例分别8月的35和28倍.③DOC和POC浓度与叶绿素a(Chla)、悬浮颗粒物(SS)、有机悬浮颗粒物(OSS)、无机悬浮颗粒物(ISS)、COD_(Mn)和TP浓度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透明度(SD)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研究显示:千岛湖有机碳主要受浮游植物内源生产过程以及外源输入过程共同决定,而这两个过程受水文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强降雨过程是千岛湖有机碳时空变化的关键驱动力;强降雨也是有机碳通量升高的关键控制因子,并且高入库碳通量会对全库水体碳储量产生强烈冲击.
    • 孙文泰; 马明; 牛军强; 尹晓宁; 董铁; 刘兴禄
    • 摘要: 不同的果园管理方式可影响果树根系生长、分布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固存,进而改变"根-土"复合体响应关系。对西北陇东旱塬不同覆膜年限(2 a、4 a和6 a)苹果园表层土壤(0—20 cm)细根生长进行调查,并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土壤团聚体进行分级(>2 mm, 0.5—2 mm, 0.25—0.5 mm和 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DR_(0.25))、> 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GMD)、团聚体破坏率(PAD)、水稳系数(WSC)]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析细根生长与土壤物理结构对长期覆膜的响应,探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固持关系,揭示黄绵土物理结构稳定机制。结果表明:6 a处理通过增加表层土壤黏粒和物理性黏粒比例,改变孔隙结构,抑制细根生长,其根量、根长和根表面积仅为对照(CK)的20.97%、24.66%和41.25%;降低表层土壤团聚体力稳性,其DR_(0.25)、机械稳定性团聚体MWD和GMD仅为CK的82.2%、74.02%和59.38%;对水稳性团聚体的保护作用低于短期覆膜(2 a),其PAD和WSC为2 a处理的121.17%和54.56%。2 a处理可提高土壤团聚体的力稳性、水稳性和土壤团聚程度,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同时对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提升效果优于6 a处理,为6 a处理的115.66%和116.6%。大团聚体固持有机碳能力高于微团聚体,但由于长期覆膜团聚体稳定性的下降,6 a处理的DR_(0.25)为CK的82.2%,不利于对有机碳的保护,使土壤有机碳水平对团聚体稳定性变异决定性仅为29.55%。连续覆膜引发的频繁干湿交替增加了黏粒对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权重,促使表土"隐形"退化,抑制苹果细根在表层土壤中的生长、分布。2 a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结构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促进土壤有机碳累积。
    • 霍启煜; 马丽娟; 徐悦轩; 闵伟; 侯振安
    • 摘要: 通过连续7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2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秸秆不还田(CK)、秸秆直接还田(ST)和秸秆炭化还田(BC)3种秸秆还田方式和0(N0),300(N300),450(N450)kg/hm^(2)3个施氮(N)量,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碳氮含量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T和BC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且BC处理增幅大于ST处理。第7年,在各施氮水平下,ST处理较CK处理土壤有机碳提高33.28%~36.43%,BC处理较CK处理土壤有机碳提高58.56%~63.25%。多年秸秆还田(ST和BC)可以提高土壤全氮含量,N0水平下,ST处理全氮含量最高;N300水平下,BC处理7年后土壤全氮含量较ST处理显著提高;N450水平下,5年后BC处理土壤全氮含量高于ST处理。在N0水平,ST和BC处理提高了土壤碳/氮,N300和N450水平,BC处理提高了土壤碳/氮。秸秆炭化还田配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棉花产量,N300和N450条件下,BC处理较CK增产17.43%~17.89%。因此,多年秸秆炭化还田配施氮肥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氮库容量和土壤碳/氮,提高棉花产量。
    • 郭策; 赵兴敏; 王楠; 臧金宇; 郭媛; 李宜联
    • 摘要: 【目的】为完善黑钙土地区秸秆还田技术,提升黑钙土可持续生产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吉林省典型黑钙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秸秆与2种氮肥(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对黑钙土有机碳(SOC)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黑钙土SOC含量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幅达6.27%~31.84%。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显著提高了黑钙土SOC含量,且磷酸二铵的提升效果更好。秸秆还田增加了黑钙土微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且添加量越高,二者增幅越大。秸秆添加使黑钙土SMBC含量增加了64.66%~196.46%,SMBN含量增加了102.58%~195.84%。氮素配施显著提高了黑钙土的SMBC和SMBN含量,且磷酸二铵的提升效果优于尿素。根据SMBC/SMBN值,判断黑钙土中微生物群落以真菌为主。【结论】氮素配施降低了黑钙土的SMBC/SMBN值,说明施氮有利于提高黑钙土微生物区系。
    • 宋依依; 曹阳; 段鑫盈; 李嘉琦; 朱晓晴; 邹洪涛; 张玉龙
    • 摘要: 为探究玉米秸秆还田至不同深度后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将秸秆磨碎后分别还田至0~10、10~20、20~30、30~40 cm 4个深度土层,同时设置不还田对照,共计5个处理,连续种植玉米两年后采集土壤样品,采用湿筛法将团聚体分为>2、2~0.25、2 mm)含量均显著增加(P0.25 mm的团聚体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对土壤结构的改善效果更佳;②粉碎状秸秆一次性还田至0~10、10~20、20~30 cm两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还田至30~40 cm两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P<0.05);③秸秆的输入会促进土壤中团聚体的团聚化过程,不同深度还田后对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不同,但都增加了大粒级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会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有机碳的转化,还田至30~40 cm对土壤的团聚化过程促进作用更明显,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因此,30~40 cm为更合理的秸秆还田深度。
    • 张遥; 成春雷; 王在华; 袁明浩; 李梅; 张雪林; 苏柏江; 王新宇; 周振
    • 摘要: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可以实时、连续和高时间分辨率的提供单个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和化学组分信息,具有良好的定性能力。但,SPAMS对气溶胶化学组分的定量分析能力尚待评估。采用SPAMS结合滤膜采样的分析方法,于2017-12-01至2018-02-28日在郑州市高新区、航空港区和中原区展开观测,通过对比单颗粒中的元素碳(EC)、有机碳(OC)、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峰面积、数浓度与滤膜采集的质量浓度,以回归分析系数(R)评估了SPAMS对5种组分的定量能力。结果表明:EC单颗粒的数浓度和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始终很低(R0.5),可以通过相关性建立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半定量系数。三个站点各组分相关性对比结果表明:中原区各组分数浓度与质量浓度的相关性高于高新区和航空港区,且中原区测径颗粒数浓度与PM_(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也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采样点,因此测径颗粒数浓度与PM_(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可能是评估SPAMS定量化结果好坏的前提条件。
    • 吴洁; 张咪咪; 周佳佳; 郝小玲; 王永吉; 张粉果
    • 摘要: 探讨了晋南典型丘陵沟壑区4种土地利用类型(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地、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地、退耕荒草地、农田玉米地)不同土层深度的碳氮含量变化,为该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以晋南典型丘陵沟壑区退耕年限、坡度、坡向等相近的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热--重铬酸钾容量法和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其不同土层深度的碳氮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逐渐降低;在0 cm~45 cm的土层深度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的是侧柏林地,总氮含量最高的为刺槐林地;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在45 cm~90 cm和90 cm~150 cm土层间无显著差异.林草地的有机碳、总氮含量最高,农田最低.由此可见,土地利用方式从农田到林草地的转变提高了有机碳和总氮的储量.
    • 李孝梅; 李永梅; 乌达木; 范茂攀
    •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以及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选择大豆、萝卜与玉米间作及3种作物的单作进行田间试验,在作物成熟期采样,进行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玉//豆)、玉米-萝卜(玉//萝)、玉米单作(玉单)、大豆单作(豆单)、萝卜单作(萝单)处理中,大团聚体(> 0.25 mm)的百分含量明显高于微团聚体(玉//萝>玉单>萝单>豆单,微团聚体则与其相反。团聚体粒径中的有机碳含量表现为0.25~2 mm粒径最高、2 mm粒径含量最少、玉米大豆间作含量最高、玉米单作含量最低。团聚体粒级中全氮含量与有机碳分布一致,但单作的全氮含量高于间作。有机碳与全氮的C/N为间作高于单作,>2 mm粒径C/N高于其余两种粒径。微生物量碳、氮在团聚体粒径中的分布趋势一致,都表现为间作模式高于单作模式,大团聚体中的含量高于微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的C/N为单作模式高于间作模式,微团聚体大于大团聚体。与单作相比,间作能提高土壤中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增加大团聚体粒径内的有机碳、氮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