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儿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909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母婴世界、齐鲁护理杂志、护理实践与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第三次全国新生儿科医师大会、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等;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相关文献由239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晓华、康立巧、张步岭等。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1.1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909 占比:98.83%

总计:8003篇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文趋势图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研究学者

  • 吴晓华
  • 康立巧
  • 张步岭
  • 梁丽清
  • 汤菊妹
  • 洪维
  • 谢映梅
  • 郑肖玲
  • 郭静
  • 陈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熊俊; 林光燕
    • 摘要: 早产儿由于免疫功能和器官发育不成熟,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高发人群[1]。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出现肠穿孔时,肠造瘘术是治疗NEC的重要方法[2-4]。肠瘘是腹部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发生肠外瘘时,大量的肠内容物流出使瘘口周围皮肤糜烂,甚至形成溃疡[5]。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规使用儿童一件式造口袋对早产儿造口进行护理,但是当造口出现回缩伴切口感染合并造口旁肠瘘时,一件式造口袋则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 胡薇; 涂满梅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modified neonatal early warning score,MNEWS)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20年1-12月的住院2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1-6月符合标准的患儿为对照组(110例),以2020年7-12月符合标准的患儿为观察组(110例)。以MNEWS为研究工具,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MNEWS。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27%)低于对照组(17.27%),观察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为(16.65±1.45)分,高于对照组的(11.15±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EWS可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病情进行评估,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临床工作有实际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年第43卷第11期刊登的论文,题目:《IPAT支持下的鸟巢体位摆放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鸟育及全肠内营养时间的影响》;作者:杜静依,作如下更正:目录第Ⅰ页,原文“IPAT支持下的鸟巢体位摆放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鸟育及全肠内营养时间的影响”,更正为“IPAT支持下的鸟巢体位摆放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全肠内营养时间的影响”。
    • 谢春花; 陈倩; 茹影雪
    • 摘要: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9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生长发育情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头围、身长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胃管留置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中操作技术、沟通态度、喂养方式、喂养效果、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护理能够提升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效果,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有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促进家长满意度提升。
    • 周海丽
    • 摘要: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WBPI)主要是指出生体重为1000~1500 g的早产新生儿。WHO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平均有1500万的早产新生儿,其中中国占据了绝大部分,而其中8.0%为VLWBPI^([1])。近年来,在早产救治水平以及围生期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影响下VLWBPI存活率有了显著提升,但一项国外研究表明,VLWBPI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40%的早产儿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听觉等方面的神经系统异常发育,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VLWBPI长时间缺乏家长的照护所致^([2-3])。
    • 张红燕; 闫海娜; 崔娜
    • 摘要: 目的研究间歇泵奶喂养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infants,VLBWI)营养状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VLBWI 9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持续鼻饲输注法喂养,观察组给予间歇泵奶喂养配合非营养吮吸,比较两组恢复情况、营养状态、肠道菌群水平、喂养不耐受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达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呕吐腹胀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总数、血糖、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间歇泵奶配合非营养吮吸喂养对VLBWI效果确切,能够加速患儿恢复,调节肠道菌群水平,提高营养状态,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鲍翠梅; 张步岭; 郭静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频次、呼吸力学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92例,均于出生前7天内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采用前瞻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枸橼酸咖啡因维持剂量10 mg/kg)、对照组(枸橼酸咖啡因维持剂量5 mg/kg),各46例.比较两组主要终点指标(治疗有效率、呼吸暂停改善相关指标、呼吸力学状态)、次要终点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转归).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率、慢性肺病、其他合并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0 mg/kg枸橼酸咖啡因维持剂量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可有效改善呼吸暂停频次与持续时间,缩短枸橼酸咖啡因使用时间,促进体重恢复,提高撤机成功率,且对患者呼吸力学状态也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安全性好,对临床转归影响不大.
    • 郑静屏; 梁月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间歇性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6月—12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间歇性袋鼠式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摄奶量、睡眠时间及体重情况;比较2组患儿生命体征(心率、体温、呼吸频率)情况.结果 护理前,2组患儿摄奶量、睡眠时间及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摄奶量、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间歇性袋鼠式护理干预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中,能提高患儿摄奶量,增加睡眠时间,促进体重增长,同时可有效稳定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值得推广.
    • 刘辉
    • 摘要: 目的:观察抚触护理联合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睡眠时间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5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按照建档顺序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联合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护理1周后、2周后每日睡眠时间、每日喝奶量、体质量.结果:护理1周后、2周后观察组每日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护理1周后、2周后观察组每日喝奶量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体质量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早产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抚触护理联合鸟巢式护理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能增加早产儿每日睡眠时间、每日喝奶量、体质量,提高早产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 王晓燕; 李胜玲; 刘琴; 孙彩霞; 米光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亲母初乳、捐献母乳、生理盐水3种口腔涂抹剂对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喂养进程及改善临床结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入住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分组方法,每组各32例.3组均在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亲母初乳、捐献母乳、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记录3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的时间和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计算喂养进程,并记录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出生后第7天,亲母初乳和捐献母乳口腔涂抹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口腔反射维度得分高于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且其在出生后第14天,经口喂养能力总分及口腔反射、非营养性吸吮维度得分均高于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亲母初乳口腔涂抹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均短于捐献母乳和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亲母初乳口腔涂抹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喂养进程短于捐献母乳口腔涂抹者和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3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亲母初乳和捐献母乳口腔涂抹均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喂养进程;且亲母初乳口腔涂抹的效果优于捐献母乳口腔涂抹者;同时亲母初乳和捐献母乳口腔涂抹均可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且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