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垫床

气垫床

气垫床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99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7301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医疗装备、护士进修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年会等;气垫床的相关文献由176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军、付存谓、郭峰等。

气垫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9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7301 占比:99.78%

总计:117561篇

气垫床—发文趋势图

气垫床

-研究学者

  • 李军
  • 付存谓
  • 郭峰
  • 杜汉忠
  • 吴上能
  • 苏铭哲
  • 尚文
  • 李相鹏
  • 方永
  • 李永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章敏
    • 摘要: 压疮的形成与身体局部组织持续长时间受压有关,故采取减压措施来减轻局部组织的受压程度是预防压疮的积极有效方法。气垫床的气垫经气泵充气后柔软地支撑着患者的身体,气泵持续运转喷气,使垫面振动,可有效减轻垂直压力,为预防压疮的有效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气垫床由气垫、气泵及连接管组成。使用时,气泵和连接管放在床头,连接管长2.6 m,气垫床电源线长3 m,两者盘曲在床底,不仅影响病房的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笔者将金属合页应用于挂放气垫床连接管及电源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杨阳
    • 摘要: 目的 探讨气垫床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消化科治疗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垫床,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疾病认知程度、褥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1个月后,两组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垫床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褥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孙亚婷
    • 摘要: 目的:探究气垫床联合体位管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气垫床防压疮护理,观察组采用气垫床联合体位管理防压疮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1d、2d、3d内的压疮前期表现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1 d内的压疮前期表现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 d、3 d内的压疮前期表现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垫床联合体位管理能够有效防止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期间压疮的发生,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压疮前期表现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 孙亚婷
    • 摘要: 目的:探究气垫床联合体位管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颅脑损伤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气垫床防压疮护理,观察组采用气垫床联合体位管理防压疮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1 d、2 d、3 d内的压疮前期表现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1 d内的压疮前期表现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 d、3 d内的压疮前期表现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垫床联合体位管理能够有效防止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期间压疮的发生,减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压疮前期表现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杨舒迪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气垫床结合不同翻身间隔时间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2019年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压疮高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0例.A组和B组采用喷气式气垫床,翻身间隔时间分别为2小时和4小时;C组和D组采用动态交替式气垫床,翻身间隔时间分别为2小时和4小时.比较4组患者压疮前期表现发生情况和Braden量表评分.结果:4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无1例压疮发生.4组患者观察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时压疮前期表现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组患者观察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时压疮前期表现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72小时时的压疮前期表现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观察期间Barden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D组患者观察期间Barden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在观察期间呈明显增加趋势(P<0.05).D组患者观察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时的Barden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观察48小时和72小时时的Barden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2种气垫床均能有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但动态交替式气垫床效果更佳,可将翻身间隔时间延长至4小时.
    • 杨燕婷; 全忠英; 闫艳; 陈晓妹; 陈帅
    • 摘要: 目的 观察可控式定时器插座应用于气垫床在预防患者压力性损伤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224例卧气垫床的患者,采用掷硬币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12例,观察组112例.观察组将喷气式气垫床连接可控式定时器插座,进行定时充气;对照组将喷气式气垫床连接普通的电源插座.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高,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控式定时器插座对气垫床定时充气,可进一步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 夏丽传
    • 摘要: 目的 分析使用气垫床的重症医学科(ICU)患者翻身频次对压疮防范效果,为重症医学科科学确定翻身频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淄博市某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80例压疮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n=90)和实验组(n=90)两组,对照组翻身频次为2h/次,实验组翻身频次为4h/次,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Braden评分、压疮前期表现及患者舒适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样本患者均予以干预4h、24h、36h、48h、72h的情况进行研究,压疮前期反应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3.33%、46.67%、36.67%、42.22%和26.67%,实验组患者分别为26.67%、36.67%、33.33%、40.00%和23.33%,两组患者在各时间段压疮前期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Braden评分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干预4h、24h、36h、48h、72h,两组患者Braden评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舒适度为95.56%,远高于对照组的75.5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使用气垫床的ICU压疮高危患者,将翻身频次由2h/次调整至4h/次,不会对发生压疮的风险产生影响,并且还能减少患者因翻身过频而带来的痛苦.
    • 郭建春
    • 摘要: "预防压疮发生"被一致认为是最经济的压疮护理手段。那么如何来预防压疮的发生呢?皮肤观察每天至少一次,尤其是对于那些局部已不再受压而皮肤依然发红的部位要加强观察,局部采用减压措施:如软枕、体位垫、水垫、气垫床等。保持皮肤清洁当皮肤被汗液、大小便或引流液等弄湿后要及时清洗干净。使用软毛巾、湿巾纸或者柔软棉布来清洁皮肤以减少对皮肤的损伤。润肤露、润肤油、皮肤保护膜、赛肤润或透明薄膜等可以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到尿液、粪便或者伤口引流液。
    • 李青伟; 任长明; 魏传菊
    • 摘要: 目的 说明一种可控式DSA气垫床的研制及应用.该气垫床由包括气垫床本体、电动气泵、挂钩、固定板等部分组成,且不影响X线的透视.方法 气泵在通电的情况下分别向气垫床垫上的固定部件与可调节的柱状气囊单元充气,形成气垫.结果 根据患者具体需要调节气垫床的高度,适用于驼背、不能完全平卧或术中发生心衰需要坐立的病人使用.结论 该气垫床的使用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保障调节倾角时病人不被影响,且气垫床保持病人皮肤均匀受压,具有良好缓冲作用,可预防因手术时间过长而导致的压疮的发生[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