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东北文学

东北文学

东北文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专利文献1960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社会科学家、社会科学辑刊、学习与探索等; 东北文学的相关文献由9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春玲、何青志、刘颖慧等。

东北文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4.99%

专利文献>

论文:1960 占比:95.01%

总计:2063篇

东北文学—发文趋势图

东北文学

-研究学者

  • 刘春玲
  • 何青志
  • 刘颖慧
  • 冯麒如
  • 张丛皞
  • 李克
  • 李春燕
  • 李荞伊
  • 王晓恒
  • 逯忠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晓丽
    • 摘要: 重启东北文学概念,考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文学的流变,借此重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东亚文学中的某些问题。梳理东北沦陷初期《夜哨》文学和《文艺》文学,《夜哨》文学跨域到上海成为中国1930年代抗日文学的先锋及典范;《文艺》文学被沦陷时期的东北文学继承,成为隐微书写、解殖文学一系。而日伪在东北炮制的“满洲文学”成为东亚文学演练场,为东亚被压迫民族文学提供了发表场域,多语言多国族的文学想象、文学作品是思考东亚文学的资源及文化遗产。新的现实、新的形式、新的场域,东北文学为重新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和东亚文学提供了契机。
    • 刘春玲
    • 摘要: 新时期以来,随着多样化思潮在中国文坛的相继涌现,神秘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基因开始复苏。与此同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思潮进入中国,激活了中国文坛正在逐渐复苏的神秘文化书写。进入新世纪后,东北文学对萨满神秘文化的书写维度发生了改变,不再局限于常识化书写,而是以个人体验式的书写通过自我言说来完成作品中民族文化身份的塑造。
    • 宋喜坤
    • 摘要: "十四年抗战"肯定了全面抗战之前东北六年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完整还原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十四年抗战文学"概念的提出,重构了抗战文学的历史谱系,是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开端,对提升中国的反法西斯大国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东北抗战文学是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早雏形,表现为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东北抗战文学,有助于构建东北文学的文化自信和文学自信.十四年东北抗战文学的整体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抗战资料整理研究和宏观研究、类型研究方面,有成绩也有不足.
    • 刘春玲
    • 摘要: 满-通古斯语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满-通古斯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它虽然是一种生发于东北边陲的文化形态,但是在现代语境下仍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下,目前其已成为新时期东北文学创作的热点题材.其内容的生态观念对解决环境危机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对神秘艺术和万物关联宇宙观的叙写体现了满-通古斯语族先民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 刘春玲
    • 摘要: 满—通古斯语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满—通古斯文化在现代语境下仍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下,目前满—通古斯文化已成为当代东北文学创作的热点文化题材。满—通古斯文化的当代东北文学书写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 刘春玲
    • 摘要: 我国东北地区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均长期信仰萨满教,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特色鲜明的萨满文化。新时期以来,东北阿尔泰语系作家通过对萨满文化的书写,对传统民族文化中优势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内涵进行了高度的凝炼。在提升民族话语权和增强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基础上,东北阿尔泰语系作家的萨满文化书写不但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与阐释,而且还有利于萨满文化的认知和传播,并希望借助萨满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尽快重新建构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
    • 姜蕾; 李碧玉; 刘迪
    • 摘要: "东北作家群"是东北沦陷时期最具光彩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群体,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东北现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存在,他们的小说被学界誉为表现"民族乡土主义"的"怀乡文学"."东北作家群"中被译介到英语世界的作家主要包括萧红、萧军和端木蕻良,国内外的译者主要包括葛浩文、伊文·金、戴乃迭、沙博理、茅国权、张培基和刘士聪等人,美国译者葛浩文和伊文·金以及美籍华裔译者茅国权等人的译文在英语世界被广泛接受和传播.国内现有研究主要针对葛浩文翻译的萧红小说《呼兰河传》,对萧红其他作品和"东北作家群"其他作者的作品的英译研究,以及其他译者的译作研究十分有限.
    • 陈思广
    • 摘要: 得益于《大同报》与《新满洲》的长篇小说征文而有所谓"发荣"的东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定型于征文所倡导的中心意识及获奖作品的导向意义,其"滋长"之意亦运行在日本及"伪满洲国"所限定的文学轨道上,只有极少数作品与之保持距离,这使得东北沦陷区长篇小说大多具有浓烈的殖民意味.只有极少数作品反映了一代青年的时代症候,令人感到"伪满洲国"众多青年精神上无所依托,时时处于一种令人绝望的孤独与幻灭感中.这一"发荣"之象与"滋长"之意使得东北沦陷区的绝大部分长篇小说成为文化伪劣品(甚或剧毒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只有极个别作品显示出一定的文学史意义.这也是由东北沦陷区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 李璐
    • 摘要: "废园文学"是东北十四年抗战时期在东北沦陷区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学创作现象。"废园文学"的主要创作者以文丛、文选派,艺文志派、"大北风"作家群为主要代表,他们也是当时的东北文坛最为重要,成就也最为显著的作家。作品主题多为描写旧家族的分崩离析,借对旧制度的批判来表达自己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废园文学"的生成是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主要原因还是"五四"新文学传统与外国文学的交融,在思想界形成了中外融合的局面;以及文艺界对日寇文化强权的共同抗争,作家们发出反抗的呼喊,对于日伪政权的文化高压政策采取坚决的反抗,以及作者自身对悲观失望情绪的表露,实则是以失落之情绪抒发抗争之呐喊。
    • 张学昕
    • 摘要: 从东北文学的视域看,自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算起,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文学版图上,“东北文学”曾一度非常“喧嚣”和繁荣,也曾经涌现出许多在“新时期文学”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像迟子建、王阿成,已经成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学的旗帜。我在这里不再如数家珍地赘述。但是,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至新世纪二十年代,能够持续写作的东北作家已经寥寥无几。其实,从整体上看,东北文学的现状着实令人堪忧。在这里,我不想做太多的分析和评价,因为诸多原因限定、困扰着东北作家的写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