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汤若望

汤若望

汤若望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9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中国天主教、社会科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宫廷典籍与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汤若望的相关文献由179位作者贡献,包括许晓俊、余三乐、刘潞等。

汤若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9 占比:99.5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50%

总计:200篇

汤若望—发文趋势图

汤若望

-研究学者

  • 许晓俊
  • 余三乐
  • 刘潞
  • 安双成
  • 庆文
  • 李晓巧
  • 顾卫民
  • 丛扬
  • 吴元丰
  • 周巍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理乾
    • 摘要: 清初的“历法之争”被以往的中国科学史描述为一次西方先进天文学对中国落后天文学的辉煌胜利,然而这种辉格史式的断言是远离“历史真相”的。这次历法之争实际上是各方利益集团借助知识与修辞的结合以达到权力目的的复杂事件,根本就不是一次纯粹的科学事件。西方传教士、中国儒家保守人士、回回科天文学家、皇帝在这场斗争中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最后,知识、修辞、权力以及各种偶然性因素的搅缠突现出一个谁也没有料想到的结局。
    • 石国俊
    • 摘要: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年-1666年),字道未,德国人,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汤若望1592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就读于耶稣会所创办的著名的三王冕中学。这个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虔诚善良的人生操守视为主要目标。聪明好学的汤若望学习成绩优秀。
    • 王启元
    • 摘要: 作为近世中国统一王朝君主的明季崇祯帝,曾尝试接近天主教,又因各种机缘回归本土信仰,这在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崇祯帝即位后信仰生活的考察,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使用中西文献,考证崇祯帝从尝试接触到崇奉天主教的确切区间,起自崇祯五年,终于崇祯十四年,历时将近九年.最初的因缘始于徐光启入阁,也曾在传教士汤若望等的影响下阅读天主教经典,这些举动除信仰本身之外,多少也有出于制历及练兵的考虑.然而崇祯十一年开始的向戚畹摊派"助饷"、崇祯殇子所引发的一系列变故,最终结束了君主的天主教信仰尝试.崇祯帝在信仰取舍上的彷徨不定,正是明末清初多元信仰加诸近世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晚明入华的天主教彼时亦已成为近世中国信仰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本文通过此一案例继续论诸中西文献、立场差异等因素对宗教史研究的影响.
    • 吴元丰
    • 摘要: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汤若望满文题本,共5页,每页10行,共计46行.簿树人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所辑“汤若望奏疏”是清刻本,四周单边,每页6行,版口有书名、单鱼尾和页码.通过比较发现,两者内容完全一致,均书写钦天监监正汤若望题请增加赴琉球册封使随行天文官黄道隆所需生活物品事宜,虽然以不同文本形式存世流传,但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关联.
    • 韩琦(演讲); 徐蓓(整理)
    • 摘要: 康熙为何对科学产生兴趣康熙皇帝对科学产生兴趣,要追溯到他少时经历的反教案和中西历法之争。顺治年间,汤若望(耶稣会教士)作为钦天监(官署名,职能为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监正深得皇帝信任,引起保守好斗的文人杨光先的不满。
    • 摘要: 《进呈书像》为德国传教士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所著。明崇祯十三年(1640),崇祯帝发下利玛窦进献之西琴,命汤若望修整,并翻译琴座所载西文。为使崇祯帝更好地理解其内容,汤若望遂将西书一册翻译为中文,与天主画像一函一并进献,又别撰《书像解略》,附陈大要。进呈之后,又将译稿、画像与《解略》汇而刻之,是为《进呈书像》。
    • 意李集雅; 梁慈恩(译)
    • 摘要: 原文出处为:Tiziana Lippiello,“Divination and Rationality in 17th-century China:The Interpretation of a Lunar Eclipse and a Parhelion”,Cina,Vol.27,1997,pp.39-59。论文作者为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副校长、亚洲与北非研究学院教授李集雅。李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汉语、中国古典思想和宗教,特别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伦理。在本论文中,作者先对1647年1月22日耶稣会士汤若望所记录的一次月偏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以耶稣会传教士的书信与著作为基础文献,介绍了17世纪中国的占卜活动及其合理性。同时,该论文也讨论了在明清宫廷中任职的耶稣会士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传教士们在承认观测记录天文现象的习惯以及一些“天文观”在中国古已有之的同时,仍旧秉持着西方科学有绝对优越性的观念,不断试图证明中国传统迷信的荒诞性。关于该矛盾态度,论文以汤若望为例,他用中国的“传统理论”来对自己的结论加以解释说明,以便更有效地规劝皇帝,完成传教任务。
    • 美史景迁; 叶舜庸(译)
    • 摘要: 本栏目刊发叶嘉莹先生提供的叶舜庸先生的译作《外人笔下之汤若望与南怀仁》,实为有幸。叶嘉莹先生已为国人所熟知:她是北美知名华裔汉学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国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但她提供的译文作者叶舜庸先生,则不大为人所知。叶舜庸先生乃叶嘉莹先生之先尊,本名叶廷元(1881—1971),字舜庸,1917年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服务于中华民国航空署、中国航空公司,抗战中曾与美国飞虎队合作,一生为中国航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出版有《叶廷元先生译著集》等。本译文的翻译背景,后面有叶嘉莹先生所写《读父亲译稿〈外人笔下之汤若望与南怀仁〉》一文,可参看。需要补充强调的是,美国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的原作《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To Change China:Western Advisers in China)1969年在美国出版,叶舜庸先生所译之一章,是最早的中文译本,自有其价值,其中透露出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对中西文化交流问题及其方法与走向的关切,尤其值得读者留意。叶嘉莹先生“举贤文不避亲”,其用意恐怕也在于此。
    • 叶嘉莹
    • 摘要: 这12:53 2020-07-29篇文章,是父亲的最后一篇译稿,也是唯一的一篇不涉及航空事业的译稿.我以为这篇译稿之内容,虽然与父亲以前所译的有关航空之内容的著述迥然相异,但其用心则在基本上乃是有着一贯相通之处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