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沈葆桢

沈葆桢

沈葆桢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1篇、相关期刊165种,包括福建理论学习、求索、炎黄纵横等; 沈葆桢的相关文献由249位作者贡献,包括沈丹昆、赖晨、陈悦等。

沈葆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1 占比:100.00%

总计:281篇

沈葆桢—发文趋势图

沈葆桢

-研究学者

  • 沈丹昆
  • 赖晨
  • 陈悦
  • 黄益群
  • 叶真铭
  • 林山
  • 肖忠生
  • 刘传标
  • 刘少波
  • 刘诚龙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雪菲; 雷乐街
    • 摘要: 厘金作为临时性的、新设的军费来源项目,弥补了其他常设、固定的经费如地丁、钱漕的不足,尤其是对于独立于清朝经制武装之外,无法获得可靠、稳定的财政支持的湘勇而言,显得尤其宝贵。曾国藩所统帅的湘军在成立之后不久便开始设立厘卡,征收厘金,但直至其任两江总督,才摆脱客军的身份,掌握两江辖区征收厘金的大权。尽管如此,因当时战区各省之间存在的畛域之分、地方利益之争,在其督江期间,围绕厘金的征收、分配与厘卡人员的任用等问题,发生了一系列的纠葛和冲突,这也成为清末督抚权力扩张的真实写照。
    • 李霞; 刘少波
    • 摘要: 晚清名臣沈葆桢于同治年间曾任江西巡抚。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有同治二年沈葆桢批牍十八通,另外有湖南巡抚毛鸿宾批牍一通,所批对象同是作为湘军宿将的楚勇精毅营统带席宝田。该十九通批牍,系统再现了同治二年间江西省以及临近省份的军事发展态势,全景呈现了江西战场清军的复杂派系以及沈葆桢的调护艺术,从中不难发现沈葆桢对客军楚勇,特别是对席宝田部的倚重。
    • 马文正(编剧)
    • 摘要: 时间1866年人物严传初,男,13岁的严复。老严复,男,67岁,贯穿讲述的人物。严母亲,女,30多岁,严传初母亲。严厚甫,男,40岁,严传初叔叔。卢公明,男,41岁,美国传教士。路易莎,女,30岁,卢公明妻,英国人。沈葆桢,男,46岁,船政大臣。唧唧嘛,女,13岁,私塾学生。望龙,男,13岁,私塾学生。瓮仔,男,13岁,私塾学生。伴房妈,女,40岁,喜娘。众孩童,村民,官员,官差,考官,清兵,乡绅,洋医若干人。
    • 张明超
    • 摘要: 张明超的创作以主题性历史人物题材为主。福州在近代史上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晚清政治家沈葆桢等,这些人为开创新的历史增添了辉煌的篇章,明超先生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谊,将这些民族英雄诉诸笔端。在明超先生历史人物作品中,首先呈现出的是现代感与历史感的高度融合,他巧妙地把中国水墨情结与内心的情感结合一起,运用写实手法,将思考与激情,浓缩在对历史本身的冷峻描绘中,使笔下的人物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
    • 陈悦
    • 摘要: 为做好在海上和日本进行军事斗争的准备,清王朝先后物色多国有意出售的二手铁甲舰,其中就包括美国订购,英国建造,丹麦接手的“丹麦”号铁甲舰。1874年,日本人侵台湾,引起清王朝震动。事发伊始,为做好在海上和日本进行军事斗争的准备,尽快弥补海上实力的短板,负责赴台处置的船政大臣沈葆桢开始筹划尽快购买现成的铁甲舰。
    • 陈悦
    • 摘要: 中国近代海军史上,南洋水师是与北洋水师、北洋海军齐名的一支近代化舰队,鲜为人知的是,“南洋水师”一词并不是这支舰队的真名。“南洋水师”的历史要上溯到1870年,当年,直隶总督曾国藩向清王朝上奏,建议分别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福建船政所造的军舰为基础,编练近代化的海军舰队。当年即得到清王朝的批准,随后船政大臣沈葆桢将船政造军舰编练成军,称之为“轮船”,隶属于船政衙门,即俗称的船政水师、船政轮船水师等。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所造的军舰也在1870年当年编练为舰队,初期与船政的情况相同,舰队直接隶属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而后则加以调整,两江总督设立名为“江南轮船操练局”的机构单独管理舰队,由江南制造局所造舰船编练而成的这支舰队,从而正式得名“江南轮船”。
    • 李霞; 刘少波
    • 摘要: 李元度乃清代湘军著名将领、官员、学者,与曾国藩、沈葆桢、郭嵩焘等近世名人关系甚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有李元度书信一通,书于光绪二年,此前未刊,内容涉及其东游之行、沈葆桢收复淮盐引地以及两江和福建两地高级官员的任免、更替,从中可以窥见晚清名人间的复杂关系、淮盐整顿之难、不同官员在利益面前的个人选择,其中透露的一些细节,还可以匡正某些笔记史料之误。
    • 董雅萍
    • 摘要: 福州,八闽首府,左海名城,史称闽都。闽都文化,是指有史以来,生活在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中下游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地域文化。闽都文化以闽越文化为基础、中原文化为主体,融汇了海外文化,具有领风气之先,开放和包容的鲜明特征。三坊七巷文化、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温泉文化等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纾等是闽都文化的杰出代表。
    • 林美娟
    • 摘要: 福州,八闽首府,左海名城,史称闽都。闽都文化,是指有史以来,生活在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中下游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地域文化。闽都文化以闽越文化为基础、中原文化为主体,融汇了海外文化,具有领风气之先,开放和包容的鲜明特征。三坊七巷文化、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温泉文化等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纾等是闽都文化的杰出代表。
    • 小妮
    • 摘要: 1936年春,赖坚(曾任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以前十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福州马尾海军学校。马尾海军学校成立于1866年,由左宗棠、沈葆桢创办,前身是福建船政学堂。学校不收学费,还免费提供衣、食和住,采用英式教育,高年级还有英国籍教官授课。课程设置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和中文,其中中文的学习内容还包括四书和古文。马尾海校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设有训育主任和学监,学校还制订了打学生手心等体罚制度。学生每日早晚站队点名,周日方可请假外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