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泄洪

泄洪

泄洪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642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财政、金融、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173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长江科学院院报、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黑龙江水利科技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碾压混凝土及筑坝技术发展研讨会、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等;泄洪的相关文献由3456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军、许唯临、刘善均等。

泄洪—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7 占比:27.83%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73%

专利文献>

论文:1173 占比:71.44%

总计:1642篇

泄洪—发文趋势图

泄洪

-研究学者

  • 邓军
  • 许唯临
  • 刘善均
  • 张建民
  • 王韦
  • 田忠
  • 曲景学
  • 张法星
  • 王东
  • 胡再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李卿
    • 摘要: 针对水库所处河段位置的特殊性,枢纽布置方案的选择主要在于泄洪建筑物的布置,经分析其地形地质条件,对泄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选,最终确定竖井旋流泄洪洞作为水库的泄洪建筑物,结合水工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竖井旋流泄洪洞应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及其所具有的良好消能效果,该应用实践对类似工程泄洪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 陈广鹏
    • 摘要: 泄洪立法是有效规范泄洪行为的重要基石,能够规范有关部门的泄洪决策和泄洪行为,确立对泄洪不当的责任追究机制,提升泄洪行为的合理性。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提出我国应在未来泄洪立法中加强对有关部门的责任追究机制,设立泄洪的常设机构并进一步明确泄洪灾情的信息公开义务。同时也要明确对基本权利的保障以及灾后的补偿与抚恤标准,使公民基本权利得到更全面的保护。
    • 郭蔚
    • 摘要: 根据广通河水系和政县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况及总体布局,对清洪分治方案中泄洪箱涵规模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际,考虑箱涵过洪能力、景观蓄水效果、建筑物交叉、运行管理、工程投资等各方面因素,比选出箱涵的泄流规模、型式及结构尺寸,从而使得治理河段达到水生态改善,水景观提升的效果。
    • 李宗波; 孙成玲
    • 摘要: 总结十字路街道兴隆店子水库的大坝安全现状,通过对水库工程综合概况、防洪能力复核、结构安全评价和抗震安全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计算,为十字路街道小水库大坝的设计、施工、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发挥小水库防洪、灌溉、养殖的综合性效益,更加平稳安全地度过防汛期,为今后小型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 邹泽华; 韩媛媛; 赵全
    • 摘要: 对于拥有航运功能的流域梯级大型水电站,汛期在不影响防洪调度的前提下,需要兼顾开展航运调度。本文通过对2020年汛期向家坝水电站航运调度的分析,研究在不同流量等级下开展昼夜差异化泄洪航运调度的可行性,为其他流域大型水电站汛期的航运调度提供借鉴。
    • 李龙
    • 摘要: 近年来高坝建设迅速发展,对其泄洪消能技术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速水流下,传统的泄洪排沙洞设计已不能满足泄洪洞功能需求。通过对洛宁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泄洪洞出口挑流消能工况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发现将泄洪泂挑坎高度和角度设置为下降后,水舌不再受下部水体的影响,散射翻转能量的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性能。撤除消力墩和消涡栅后,对消力池底部高度做出修改,通过试验结论确定消力池底部高度以及跌坎高程,固定的水池出口处和水面相连,改良后的尾渠更加稳定,在河流的下游处会有更明显的冲刷痕迹并且冲刷后的最低点与消力池尾部距离更远。
    • 何妙妙; 仇辰焕
    • 摘要: 为研究泄洪闸门压杆支臂结构体型对泄流口水沙特征影响效应,利用Fluent开展了不同开度下三种压杆支臂结构体型的水力特征计算。泄流口断面水位呈“上、下游稳定,过闸口陡降”的态势,四压杆支臂结构过闸口水位降幅最显著,且在上、下游稳定段中其波幅也是最大,开度增大,泄流口水位增长。面板压强最低为双压杆支臂体型闸门;开度增大,面板压强降低。运营年限愈长,断面含沙量愈高,运营年限每增长100d,无压杆、双压杆、四压杆支臂闸门断面含沙量平均增长23.3%、16.7%、19.2%;无压杆、四压杆式支臂闸门断面含沙量变化呈阶段增幅效应,但双压杆支臂体型闸门断面含沙量增长稳定,断面每20cm平均增长5.3%。
    • 冉洪伟; 龚保红; 刘小锟
    • 摘要: 为了研究三峡水电站泄洪时是否威胁电网和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三峡水电站泄洪前后下游水位、单机有功功率、分厂总有功功率、调速器和AGC等数据实际变化情况,分析了三峡水电站泄洪时对机组发电的具体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三峡水电站泄洪引起的下游水位波动会对电站机组发电水头产生影响,使运行机组发生有功功率波动,各分厂总功率也会随单机功率波动叠加而波动,但因存在电站内机组调速器和监控系统AGC的调节功能,功率波动幅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且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不会对电网和电站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 潘广良
    • 摘要: 混凝土坝常用泄洪方式为坝身孔口泄洪,该方式对结构整体性造成影响,应力集中也给坝体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压力.本文结合实际重力坝工程,建立泄洪底孔底板及侧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应力变形结果,分析其分布变化规律,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 向贤镜; 袁强
    • 摘要: 为研究立洲水电站泄洪洞的空蚀情况,引入水气二相流VOF模型,运用PISO算法,对一整个泄洪洞区域进行了水气二相流三维非恒定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跌坎位置的下移或跌坎高度的增加,负压值先增大后减小,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分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