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清醒气管插管

清醒气管插管

清醒气管插管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3830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全国临床医学新进展(昆明)学术研讨会等;清醒气管插管的相关文献由32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庆、张中军、方明等。

清醒气管插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3830 占比:99.81%

总计:53932篇

清醒气管插管—发文趋势图

清醒气管插管

-研究学者

  • 刘庆
  • 张中军
  • 方明
  • 王栋
  • 石力
  • 谭莹
  • 余洪梅
  • 侯俊
  • 冯雪刚
  • 吕国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崔松勤; 黄红芳; 黄雪莲; 芮骁; 黄赛赛
    • 摘要: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AFNI)的效果。方法OSAH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0.1 mg/kg组(C组)、地佐辛0.1 mg/kg+右美托咪定(DEX)0.5μg/kg组(D1组),地佐辛0.1 mg/kg+DEX 1μg/kg组(D2组),地佐辛0.1 mg/kg+DEX 1.5μg/kg组(D3组),每组20例。在给予全部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的同时,C组静脉泵注0.5μg/kg生理盐水,D1、D2、D3组分别静脉泵注DEX 0.5、1、1.5μg/kg(10 min泵完)。气管插管前5 min行鼻腔咽喉表面麻醉,药泵注结束行AFNI。比较4组入室时(T_(0))、插管前(T_(1))和插管后(T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和Ramsay镇静评分、插管耐受度、插管时间、患者对插管的满意度、气道阻塞评分及不良反应(心动过缓、呼吸抑制、躁动、对插管有记忆)的发生率。结果时间和干预方式对HR、MAP、BIS值及Ramsay镇静评分有交互作用(P0.05),只有时间因素影响SPO_(2)(P<0.05)。组间多重比较显示,D2组在T_(1)、T_(2)时点HR、MAP较C组降低,在T_(2)时点较D1组降低(P<0.05);D3组较C组、D1组在T_(1)、T_(2)时点HR、MAP降低;D3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C组升高(P<0.05);与C组、D1组比较,D2、D3组在T_(1)、T_(2)时点的BIS值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躁动和对插管有记忆的发生率降低,气管插管耐受度增强,气管插管时间缩短,插管满意度高(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DEX可有效安全地用于OSAHS患者的AFNI,且以地佐辛0.1 mg/kg联合DEX 1μg/kg时,既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又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 沈振喜; 张丽伟; 闫卫洁; 李俊荣
    • 摘要: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在耳鼻喉科纤维支气管镜(FOB)辅助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于我院择期行耳鼻喉科FOB辅助清醒气管插管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表面麻醉)与对照组(喷雾联合环甲膜穿刺),各4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成功率,于入室后5min(T1)、气管导管过鼻腔(T2)、FOB过咽喉(T3)、FOB进气管确认气管隆突位置(T4)及气管导管进入气管(T5)时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插管过程中呛咳、恶心、体动等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T2~T5时观察组HR和MAP显著低于对照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呛咳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喉科FOB辅助清醒气管插管患者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具有较好的表面麻醉效果,易被患者接受.
    • 范惟; 郝伟
    • 摘要: 目的 研究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运用于清醒气管插管中的价值及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纳入的104例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遵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52例,研究组采取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采取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记录T1(麻醉诱导前)、T2(诱导后1 min)、T3(诱导后5 min)、T4(插管后1 min)、T5(插管后5 min)时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SpO2(脉搏氧饱和度)水平,T1(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5 min)、T4(拔出即刻)、T5(拔出后5 min)时两组的PAW(气道压力)、P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分别进行舒适程度、镇静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1时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SpO2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T3、T4时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低于对照组(17.31%),但插管成功率(92.31%)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效果显著,降低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提升镇静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产生,增加插管成功率.
    • 刘昌伟; 刘飞荣; 薛松; 何纯聪; 刘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视频喉镜下清醒气管插管在急诊手术饱胃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东莞广济医院因饱胃需要清醒气管插管(插管)全身麻醉行急诊手术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视频喉镜(VL)组(28例)和纤维支气管镜(FOB)组(28例).VL组在视频喉镜下借助气管导管管芯塑形插管,FOB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时间,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患者合作情况评分,麻醉后24 h内随访时患者对插管满意度的评分及插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VL组插管时间短于FO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饱胃的急诊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时行清醒气管插管,视频喉镜下插管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比较,能缩短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患者合作程度及插管满意度相当,且不增加插管不良反应发生率.
    • 王栋; 谭莹; 汪珺; 高敏
    • 摘要: 目的 观察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两种气管插管引导设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需经口清醒插管困难气道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采用UE视频喉镜和Ⅱ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记录基础值(T0)、气管内喉麻管喷洒局麻药或经纤支镜喷洒局麻药(T1)、气管导管进入气管(T2)、插管完成3min(T3)时的生命体征变化,插管时间、插管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Ⅰ组患者心率、血压在T2较T0有增高(P<0.05),Ⅱ组心率、血压在T2较T0有显著增高(P<0.01),2组间在T0,T1、T2、T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间Ⅰ组、Ⅱ组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反应、患者评价Ⅰ组、Ⅱ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UE视频喉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舒适、操作便利可以推广使用.
    • 游意莹; 王艳玲; 谢汉镔
    •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者发生脊柱强直和畸形,属于困难气道的高危情况.该类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和准备,选择最佳麻醉方案,减少并发症发生.该文报道1例47岁男性腰椎、胸椎、颈椎强直,双髋关节、双膝关节强直呈"S"型固定体位的重度AS患者,因椎管内肿物拟于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使用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成功案例.该例提示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不仅对呼吸功能影响轻微,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接受操作期间的舒适度和配合度,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条件.
    • 李振洲; 陈雅儒; 郎淑慧; 孟尽海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superior laryngeal nerve block,SLNB)在清醒盲探经鼻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传统组(30例)和超声组(30例).对照组给予表面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后行清醒盲探经鼻气管插管,传统组通过解剖定位法行喉上神经阻滞后给予表面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后行清醒盲探经鼻气管插管,超声组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后给予表面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后行清醒盲探经鼻气管插管.记录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导管通过声门即刻(T1)、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后1 min(T2)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呛咳、躁动及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术后第1天回访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T1-T2时点HR、MAP水平高于T0(P<0.05),T1时点SpO2低于T0(P<0.05);传统组T1-T2时点HR、MAP水平高于T0(P<0.05);传统组和超声组呛咳反应、躁动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1天患者满意度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呛咳反应和躁动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第1天患者满意度评价优良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用于经鼻清醒气管插管颈椎手术患者,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呛咳反应和躁动反应,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张华明; 李娟; 康芳; 韩明明; 唐朝亮; 马骏; 黄祥
    • 摘要: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药雾化吸入后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OB)和硬膜外导管给药表面麻醉对颈椎手术患者经鼻纤支镜引导清醒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颈椎损伤患者40例,年龄18~71岁,ASA分级I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局部麻醉药雾化吸入后联合FOB和硬膜外导管组(I组)及喷雾后FOB注药孔组(II组).I组:l%丁卡因3 mL雾化吸入,FOB经鼻腔到达声门上方、声门下2 cm后分别由硬膜外导管缓慢推注2%利多卡因2 mL;II组:1%丁卡因采用经喷壶行口咽部喷雾麻醉,经鼻腔到达声门上方、声门下2 cm经注药孔快速推注2%利多卡因2 mL.两组表面麻醉后3 min经鼻FOB引导插管.在表面麻醉过程中体动呛咳明显需重复上一步操作,若补救后仍不能耐受,则予以环甲膜穿刺给药后插管.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I组患者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在气管导管过鼻后孔(T3)时较入室后5 min(T0)时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于需要清醒插管的颈椎损伤手术患者,雾化吸入后联合FOB和硬膜外导管给药可达到较为可靠的表面麻醉效果,并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优于喷雾后单纯经FOB注药孔给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