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靶控输注

靶控输注

靶控输注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8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35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202889篇;相关期刊491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靶控输注的相关文献由459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兴安、徐波、施冲等。

靶控输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35 占比:1.04%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02889 占比:98.95%

总计:205050篇

靶控输注—发文趋势图

靶控输注

-研究学者

  • 张兴安
  • 徐波
  • 施冲
  • 杨承祥
  • 吴群林
  • 李军
  • 连庆泉
  • 佘守章
  • 吴新民
  • 杭燕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诚实; 曲向东; 周海滨; 曲智俊; 杨庆国; 王庚
    • 摘要: 目的观察单次腰椎麻醉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择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4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全身麻醉组(G组)和单次腰椎麻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组),每组各80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自体血输注量、异体血输注量以及进入手术室(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开始后10min(T_(2))、手术开始后30min(T_(3))、手术开始后50min(T_(4))和术毕(T_(5))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G组和T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自体血输注量和异体血输注量均显著少于C组(P0.05);G组和T组患者T_(1)、T_(2)、T_(3)、T_(4)时刻的MAP均显著低于C组(P0.05);C组和T组患者的PACU停留时间均显著短于G组(P0.05);C组和T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咽喉部不适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组(P<0.05)。结论单次腰椎麻醉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自体血输注量、异体血输注量和PACU停留时间,且可显著降低患者术中MAP水平和恶心、呕吐、咽喉部不适的发生率。
    • 张定秀; 余红; 张永新; 李显立
    • 摘要: 目的探究氟比洛芬酯(商品名:凯纷)复合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5例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25例。三组均予以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A组术前20 min静脉注射凯纷,B组术前20 min静脉注射凯纷复合地佐辛,C组术前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三组的术中丙泊酚使用量,围术期[手术开始时(T0)、意识消失(T1)、扩张宫颈(T2)、麻醉结束(T3)]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苏醒即刻、术后1 h、术后2 h)疼痛评分,围术期麻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中丙泊酚使用量为(244.04±26.82)mg,B组为(226.92±27.52)mg,C组为(315.92±49.07)mg;B组术中丙泊酚使用量显著少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28、7.910,P=0.031、0.0000.05);C组T1、T2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T0时显著升高,血氧饱和度较T0时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中应用凯纷复合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能够减少麻药使用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还能够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王玥; 陈春婷; 石亚平; 王薇; 刘毅; 周懿
    •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丙泊酚输注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抑制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transperineal prostate biopsy,TPB)应激反应的有效浓度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4~10月于笔者医院拟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P1组(n=30,0.8μg/ml靶控输注丙泊酚)和P2组(n=30,1μg/ml靶控输注丙泊酚)。采用序贯法滴定各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有效浓度,记录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Ramsay镇静评分、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体动和有关不良事件。结果两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抑制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应激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_(50))分别为4.8ng/ml(95%CI:4.4~6.2ng/ml)和3.8ng/ml(95%CI:3.4~4.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和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P2组(P<均0.05),术后苏醒时间较P2组短(P<0.05)。结论丙泊酚0.8μg/ml靶控输注时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抑制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应激反应的EC 50为4.8ng/ml,呼吸抑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更低,临床应用有效安全。
    • 丁雯; 胡壮文
    • 摘要: 背景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PMCT)术期间,局麻下患者因无法耐受高温刺激而易发生体动,导致微波针移位,因此需实施静脉全麻.丙泊酚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分布容积大、清除率高等特点,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目的探讨PMCT术中丙泊酚不同输注方法对肝癌患者脑功能状态指数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21-01我院7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A组,n=37)与间断注射组(B组,n=37).比较两组术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 min(T2)、癌灶温度达到90°C时(T3)、术后苏醒时(T4)循环功能[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脑功能状态[小波指数(wavelet index,WLi)、焦虑指数(anxiety index,ANXi)、舒适指数(comfort index,CFi)]、丙泊酚用量及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1、T2、T3时刻,A组MAP、HR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刻,A组WLi、ANXi、CFi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苏醒时间较B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0 min、3 h VAS评分及差值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相比,术后第1、2 d MMSE评分均明显下降,但A组术后第1 d MMSE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 d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A组体动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CT术中,肝癌患者采用丙泊酚间断静注和靶控输注均安全、有效,但靶控输注方式对患者脑功能影响相对较小,镇痛效果和维持机体循环稳定性更佳,且术中体动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 孙强
    • 摘要: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5月于本院行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靶控输入异丙酚镇静镇痛,研究组51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入手术室时(T_(0))、局麻时(T_(1))、完成手术时(T_(2))]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以及手术时间、治疗完成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T_(1)时间点时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与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 江华勇; 劳伟龙; 周国忠; 宋棋梁; 蒋宗明; 俞渭生; 陈忠华
    • 摘要: 目的探讨BIS闭环靶控输注在不同麻醉镇静深度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对73例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BIS闭环靶控输注BIS值55组(H组,36例)和BIS值45组(L组,37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前即刻(T1)、术后2 h(T2)、术后24 h(T3)及72 h(T4)采集静脉血样,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测定IL-2、IL-4、IL-6、IL-10、TNF-α和IFN-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T1比较,T2、T3、T4时H组IL-6、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BIS闭环靶控输注的麻醉镇静深度值45比55更有利于维持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Th1/Th2的平衡状态,但是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不明显。
    • 孙浩翔; 李飞芳; 纪宏新; 朱秋宇; 陈文; 李安学
    • 摘要: 目的:探讨Narcotrend指数(NI)指导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至气腹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对比,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及平稳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组(TCI组,n=30)和全凭吸入麻醉组(七氟烷组,n=30)比较两组分别在入室时(T_(1))、NI=40时(T_(2))、插管后5 min(T_(3))、气腹开始5 min后(T_(4))时段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变异度(PVV)、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结果:在T_(2)时,七氟烷组HR高于TCI组,MAP、SVRI低于TCI组,且均低于T_(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4)时,七氟烷组的MAP、SVRI低于T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3)时,七氟烷组NI值低于T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arcotrend监测仪和MostCare血流动力学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比吸入七氟烷麻醉更能使患者的MAP、HR、SV、P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平稳,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 丁慧萍; 宦烨; 王雯(综述); 蔡宏伟(审校)
    • 摘要: 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是在输注静脉麻醉药物时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调节目标(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来控制或维持麻醉深度。舒芬太尼TCI广泛应用于不同手术的麻醉,本文将主要介绍舒芬太尼TCI在全麻的诱导和气管插管、心脏手术、需要术中唤醒手术、病态肥胖患者手术以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周鹏
    • 摘要: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TAN)全麻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3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TAN患儿86例,以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顺苯磺阿曲库铵诱导麻醉,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和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两组均采用苯磺顺阿曲库铵实施肌松。记录6个不同时间段(手术前T0、插管后T1、置入开口器时T2、扁桃体切除时T3、拔管时T4以及清醒时T5)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水平,另记录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进行比较,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MAP以及心率在T2、T3及T4时间段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且观察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能够有效增强麻醉效果,缩短TAN术后患儿康复时间,维持患儿生命体征指标稳定,减轻术后不良反应。
    • 苗海燕; 孙绵绵
    • 摘要: 目的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12例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研究组采取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围术期(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氧化应激指标(脂质过氧化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气腹后30 min、拔管后3 min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研究组血清脂质过氧化氢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能确保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提高苏醒质量,安全性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