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癔病

癔病

癔病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1年内共计465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8篇;相关期刊290种,包括吉林中医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针灸临床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06中国护理大会、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2000年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疑难病学术研讨会等;癔病的相关文献由773位作者贡献,包括顾立新、冯禾昌、尹克华等。

癔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9 占比:94.4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1.72%

专利文献>

论文:18 占比:3.87%

总计:465篇

癔病—发文趋势图

癔病

-研究学者

  • 顾立新
  • 冯禾昌
  • 尹克华
  • 杨旋
  • 王建军
  • 郭桂荣
  • 黄卫东
  • 东建亭
  • 于鑫悦
  • 何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段青松
    • 摘要: 视神经萎缩为致盲率较高的一种眼病,至今尚无较满意的疗效.致病原因除肝肾阴亏、心血亏损外,久病虚损、脾阳不振而致精微不化,或先天禀赋不足,脾肾阳虚,或情志郁结,肝失条达,气血郁闭,或头部外伤,或肿瘤压迫,均可导致脉络瘀阻或精津亏虚,目失荣养形成视神经萎缩而失明.本文报道1例因癔病表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就诊,并通过病理诊断确诊为神经纤维瘤病的案例,在提高、加深临床医师对于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 苇塘
    • 摘要: 癔病[1]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影响下产生的精神障碍.蒙医认为本病系以精神、思维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又称悲伤狂,对癔病蒙医有独特的诊治方法.
    • 王国艳; 张建新; 于鑫悦; 杨青华
    •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癔病性弱视的疾病诱因、临床表现、眼科检查、治疗过程,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9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就诊的18例儿童癔病性弱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疾病诱因、患儿主诉、主观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以及治疗过程。结果 18例诊断为儿童癔病性弱视患者,年龄8 ~ 12岁,平均9.83岁,其中男孩6例,女孩12例。患者均以视力下降为主诉,其中17例为双眼,1例为单眼,3例伴有复视。发病之前均可以找到诱发因素,其中2例既往与父母关系紧张,4例曾受老师体罚,3例有外伤史,9例既往家庭成员增加(其中2例伴有发热史、1例伴外伤史)。眼科检查患眼主观视力为0.15 ~ 0.5,平均0.30,6例视野向心性缩窄伴P-VEP检查双眼P100波峰时值轻度延迟;其余检查结果无异常。6例既往误诊为"视神经炎"患者中,4例有外伤史,2例有家庭成员增加且伴有发热史。18例中,3例住院行心理暗示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其余患者门诊行心理疏导、心理暗示后视力提高至正常。随诊1个月视力无异常。结论儿童癔病性弱视具有潜在心理诱因,主客观眼科相关检查结果分离,外伤和发热容易导致误诊。
    • 王国艳; 张建新; 于鑫悦; 杨青华
    •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癔病性弱视的疾病诱因、临床表现、眼科检查、治疗过程,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017年3月-2019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就诊的18例儿童癔病性弱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疾病诱因、患儿主诉、主观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以及治疗过程.结果 18例诊断为儿童癔病性弱视患者,年龄8~12岁,平均9.83岁,其中男孩6例,女孩12例.患者均以视力下降为主诉,其中17例为双眼,1例为单眼,3例伴有复视.发病之前均可以找到诱发因素,其中2例既往与父母关系紧张,4例曾受老师体罚,3例有外伤史,9例既往家庭成员增加(其中2例伴有发热史、1例伴外伤史).眼科检查患眼主观视力为0.15~0.5,平均0.30,6例视野向心性缩窄伴P-VEP检查双眼P100波峰时值轻度延迟;其余检查结果无异常.6例既往误诊为"视神经炎"患者中,4例有外伤史,2例有家庭成员增加且伴有发热史.18例中,3例住院行心理暗示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其余患者门诊行心理疏导、心理暗示后视力提高至正常.随诊1个月视力无异常.结论 儿童癔病性弱视具有潜在心理诱因,主客观眼科相关检查结果分离,外伤和发热容易导致误诊.
    • 栗亚楠; 赵志恒; 张凯; 焦召华; 李岩; 李志道
    • 摘要: 癔病属中医"郁证"等范畴,症状纷繁复杂,是以感觉运动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病症表现的神经官能症。李志道教授总结出以"开阖枢"理论为核心的治疗癔病的经验,认为该病多由情志因素导致枢机不利而变生他症,治当着眼调理枢机,采用互动式针法,秉承"内外调治,身心同治"原则。选穴紧切病机,组合严谨精当,刺法灵活精准,治疗癔病疗效满意。
    • 石志杰; 孙美珍; 李季园
    • 摘要: 目的:探讨癔病患者的脑电图特点以及如何应用脑电图对癔病、癫痫和晕厥3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增加对癔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8例癔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脑电图和影像学表现.结果:38例癔病患者无性别差异;常规脑电图异常率为3%,仅表现为背景差;语言诱导发作对发作时脑电图无异常改变.结论:脑电图的语言诱导法为一种传统的有价值的诊断癔病的方法 ,能够正确区分癔病、癫痫和晕厥3种疾病.
    • 胡兰; 林静; 徐玲; 何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癔症性视力障碍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沈阳何氏眼科医院的31例确诊为癔症性视力障碍患儿的发病原因、采用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儿中17例经心理治疗及语言或插片暗示后恢复正常,11例经针刺疗法1次后视力恢复正常,3例经针刺疗法2、3次后视力恢复正常,观察半年期间,7例患儿反复发作。结论 不良家庭环境、学习压力和本人不良的性格是儿童癔症性视力障碍发作的主要原因。心理干预联合插片、针刺暗示疗法简单、安全及有效。
    • 胡兰; 林静; 徐玲; 何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癔症性视力障碍的发病原因、 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沈阳何氏眼科医院的31例确诊为癔症性视力障碍患儿的发病原因、 采用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儿中17例经心理治疗及语言或插片暗示后恢复正常,11例经针刺疗法1次后视力恢复正常,3例经针刺疗法2、3次后视力恢复正常,观察半年期间,7例患儿反复发作.结论 不良家庭环境、 学习压力和本人不良的性格是儿童癔症性视力障碍发作的主要原因.心理干预联合插片、 针刺暗示疗法简单、 安全及有效.
    • 黄恩增; 许梅花
    • 摘要: 癔病是受到环境以及情绪的刺激之后出现的情绪协调障碍性症状.它以歇斯底里、忽然晕倒不省人事、抽筋、过度呼吸、四肢僵硬等为主要症状.临床中,癔症可被分为如下两个类别,分离性障碍、转换性障碍.对于癔病的治疗,目前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则作为辅助治疗,中医的针灸治疗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