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令海

白令海

白令海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5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水产、渔业、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会议论文6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海洋世界、极地研究、大自然探索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中国海洋学会第六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第七届青年海洋科学论坛、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白令海的相关文献由346位作者贡献,包括缪圣赐、王汝建、石学法等。

白令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9 占比:97.2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2.79%

总计:215篇

白令海—发文趋势图

白令海

-研究学者

  • 缪圣赐
  • 王汝建
  • 石学法
  • 刘焱光
  • 缪圣赐(摘译)
  • 陈荣华
  • 陈建芳
  • 何剑锋
  • 赵进平
  • 陈立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1冰雪之海的变化:白令海的海冰扩张尽管北冰洋的海冰总体上有减少的趋势,但白令海由于短暂的大气压力模式而岀现了海冰扩张的现象。2022年,白令海的浮冰覆盖达到了2013年以来2月初至2月中旬的最大范围。至02月73日,海冰已达到普里比洛夫群岛的圣保罗岛,这是2020年3月以来的第一次。
    • 袁泉; 张凡一; 雷瑞波; 张国胜
    • 摘要: 白令海是冬季北极海冰变化最明显的区域之一,该区域海冰的季节和长期变化与局地的气候、水文环境和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并会影响我国的天气气候过程。为了识别该区冬季海冰的长期变化,基于Hadley中心数据,采用滑动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白令海1960–2020年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海冰变化对大气环流等大气强迫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令海冬季海冰范围在1960–2020年显著减小,20世纪70年代和2000年前后白令海海冰范围存在显著的均值突变。其过程中伴随着阿留申低压中心低压加强、核心位置向白令海西部偏移以及对应风场分布的变化,这个过程存在一个近20 a周期的振荡。同时,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相位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海平面气压来调节经向风,改变进入白令海的热平流,进而影响白令海冬季海冰范围。因此,阿留申低压系统和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对冬季白令海海冰的变化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 刘松峰; 杨楚鹏; 鞠东; 熊量莉; 李学杰
    • 摘要: 白令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形成历史跨越整个新生代,其构造成因和演化对西太平洋边缘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晚白垩世以来,白令海处于北太平洋消减、北冰洋扩张和北美板块总体向西南运动的大地构造体系.通过总结白令海区域最新地球物理、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的关键地质证据认为:(1)晚白垩世至早始新世,古太平洋板块(库拉板块)沿白令海陆架边缘-阿拉斯加半岛南缘向北俯冲;(2)始新世,太平洋板块转向导致俯冲跳跃至阿留申岛弧,库拉板块残余形成阿留申海盆,经历复杂的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形成希尔绍夫海岭的雏形;(3)晚始新世至渐新世,阿留申海盆向鲍尔斯海岭下俯冲形成鲍尔斯岛弧,弧后扩张形成鲍尔斯海盆;(4)中新世,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到阿留申岛弧之下,形成右行走滑断裂,发生板片撕裂软流圈上涌,导致堪察加海盆打开.
    • 邓佳(文/图)
    • 摘要: 每年12月至次年4月,辽宁省大连海域就会迎来从远洋而来的"贵客"——西太平洋斑海豹,它们是唯一能在我国海域繁殖的海洋鳍足类动物。西太平洋斑海豹是在温带、寒温带沿海和海岸生活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的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中国的渤海、黄海北部,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生物为食物,西太平洋斑海豹属于繁殖洄游动物。
    • DLL
    • 摘要: 莱什卡明显是爱上了镜头那端的金发女孩。她对着他笑,背景墙粉粉的,眼珠和他从小望到大的白令海是一样的冰蓝色。“你好。”他蠕动嘴唇。女孩笑。“你能听见我吗?”女孩笑,还点了点头。“你叫什么?”女孩仍只是笑。美丽的脸右边弹出评论区。她是个色情聊天从业者,也是楚科奇——位于俄罗斯最东北、跨越东西经180度的自治区——某个小村庄捕鲸人共同的欲望客体。
    • 石红旗; 陈发荣
    • 摘要: 通过分析第十次北极考察楚科奇海、白令海考察区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210 Pb和137 Cs,获得表层沉积物(0~8 cm)中210 Pb和137 Cs在不同断面和不同层的比活度范围和分布.楚科奇海陆架区R断面表层沉积物(0~2 cm层)210Pb比活度范围为44.80~117.45 Bq·kg-1;137Cs检出主要分布在表层沉积物(2~4 cm和4~6 cm层),比活度范围为未检出~2.23 Bq·kg-1.白令海BL和BR断面表层沉积物(0~2 cm层)210 Pb比活度范围分别为29.93~141.35 Bq·kg-1和40.78~620.43 Bq·kg-1;BL和BR断面137 Cs比活度范围分别为未检出~2.48 Bq·kg-1和未检出~2.08 Bq·kg-1.其中在白令海考察区南端陆坡区深海站位出现210 Pb比活度高值;结合表层沉积物垂向分层数据揭示水体中210 Pb随颗粒物移除沉降到海底,随海底深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各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年沉积率随海底深度增加而降低.深海区域站位表层沉积物210 Pb比活度随海底深度增加而增加现象说明,颗粒物沉降过程的吸附作用是主要原因.也表明表层沉积物210 Pb比活度与海水深度的比值作为210 Pb均化因子(HF),可指征颗粒物中210 Pb比活度从水体上层至海洋底层随沉降过程的平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楚科奇海陆架区部分站位表层沉积物210 Pb存在明显的扰动情况,楚科奇海陆架区、白令海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中137 Cs在沉积物各层深分布不均匀.
    • 杨绍琼; 李逸铭; 陈红霞; 牛文栋; 马伟; 何琰; 兰世泉
    • 摘要: 基于2019年夏季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十北"科考)中"海燕"水下滑翔机观测的温度和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数据,对白令海海盆区水团分类,及其温度和溶解氧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极白令海海盆区水体一般由温度差异较为明显的上层水,中层水和深层水组成,其温度水平分布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水平温差逐渐减小.白令海上层水位于50 m以浅的位置,在约30~50 m深度处存在强温跃层,温跃层自西向东深度略有增加,且厚度不均匀,跃层强度约为0.31°C/m;白令海中层水位于50~250 m深度处,主要为冬季残留水,中层冬季残留水分布具有一定地区性差异,在此位置存在温度最小值,约为2.7°C;白令海深层水水体较稳定,温度随深度缓慢降低.对比垂直断面温度特征和溶解氧特征可知,白令海中层冬季残留水溶解氧含量较高,高于上层水团;在中层水与深层水之间存在氧跃层,氧含量从250μmol/L快速下降至50μmol/L,并随着深度的增加,在1000 m深处降至20μmol/L.
    • 史文阁; 李一璇; NAZAROVA Sophia A.; 赵磊; 郭健; 范士亮; 徐勤增
    • 摘要: 为了解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群体遗传特性,本研究采用线粒体控制区(CR)、NADH脱氢酶亚基2(nad2)和NADH脱氢酶亚基6(nad6)三个标记对白令海、楚科奇海、巴伦支海萨氏真蛇尾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以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CR、nad2和nad6三个分子标记经扩增后分别获得322、598 bp和449 bp的序列,并在59个个体中依次检测出15、27和24个单倍型.研究分析可知:①3个分子标记显示3个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较高,表明该种类在北极海域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②nad2与nad6揭示的单倍型多样性明显高于控制区片段;③ 遗传分化分析(Fst和AMOVA)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一致.白令海与楚科奇海萨氏真蛇尾分化不明显,而巴伦支海萨氏真蛇尾群体形成明显不同的谱系,与上述两海域萨氏真蛇尾分化较为明显,显示了巴伦支海与白令海、楚科奇海萨氏真蛇尾出现明显的分化.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北极海域萨氏真蛇尾的群体遗传结构,丰富了北极地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群体研究.
    • 孙蕾; 王景强; 李官保; 孟祥梅; 阚光明; 刘保华
    • 摘要: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地震勘探方法是主要的油气勘探方法,而沉积物声速是解释地震勘探资料的主要参数之一.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中,利用箱式取样器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采集了16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并通过插管取得柱状样品,在实验室环境下测量了25、50、100和200 kHz等频率的沉积物声速以及密度、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参数.测量结果表明,沉积物类型主要包括粉砂质砂、砂质粉砂、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声速范围为1485.19~1619.29 m/s.声速比与物理性质的相关分析表明,声速比与孔隙度、湿密度、平均粒径和砂粒含量等之间相关性较好.与经验关系模型比较发现,实测数据与Richardson和Briggs经验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研究还表明声速随着测量频率呈现缓慢增加的变化,不同类型沉积物的声速频散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 那颜
    • 摘要: 白令海一年一度的勇者竞技大会即将来临。对于初次参加的年轻帝王蟹来说,这次竞技大会就是它们的成年礼。“胜利”就意味着它们拥有了成家立业的资格;“失败”就没有以后了,因为所有的失败者都将成为人类餐桌上的美食。帝王蟹从小就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唯有勇者才能将自身的优秀基因遗传下去。这也正是帝王蟹家族世代繁荣昌盛的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