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北太平洋

西北太平洋

西北太平洋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934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8篇、会议论文68篇、专利文献461篇;相关期刊348种,包括大气科学、海洋预报、大气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讨会暨第二届Argo科学研讨会等;西北太平洋的相关文献由146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新军、缪圣赐(摘译)、刘必林等。

西北太平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8 占比:61.58%

会议论文>

论文:68 占比:4.94%

专利文献>

论文:461 占比:33.48%

总计:1377篇

西北太平洋—发文趋势图

西北太平洋

-研究学者

  • 陈新军
  • 缪圣赐(摘译)
  • 刘必林
  • 朱清澄
  • 许建平
  • 崔雪森
  • 田思泉
  • 刘增宏
  • 唐峰华
  • 缪圣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季本安; 丰爱秀; 王君霞; 张成飞
    • 摘要: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属鲉形目,鲉科,平鲉属,俗称黑头、黑石鲈、黑石寨、小石斑、黑鲪等。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近岸,属暖温性底层鱼类,卵胎生,栖息在岩礁附近水域,也是我国雷州半岛以东一带常见鱼类。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人工繁育许氏平鲉苗种,我国对许氏平鲉的育苗及养殖研究开展较晚。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85年在长海县利用海带育苗室开展人工育苗试验,并培养出鱼苗数百尾。
    • 王相军; 李秋胜
    • 摘要: 热带气旋每年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解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强度、位置和生成频率等特征,基于1949—201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了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年际变化特征规律。结果发现: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年际变化特征受ENSO事件的影响,ElNiño年、LaNiña年和正常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最大风速、最长生命期和生成位置的年际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且这种差异程度和热带气旋强度有关;此外,在不同的分位数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特征的年际变化趋势系数并不相同。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的东南沿海热带气旋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提供有效的参考。
    • 夏欣梅; 田永军; 刘阳; 刘世刚; 李建超; 马舒扬
    • 摘要: 为探究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秋生群资源丰度波动的原因,本研究利用适宜产卵的海表温度(SST)和水深数据,构建了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1979—2018年40年潜在产卵场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适宜海表温度均值(MVSS)、适宜性海表温度加权面积(SSWA)和等温线经向位置(MP)3种产卵场指数,分析了产卵场环境变化对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丰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比渔获量更加适宜作为资源丰度指数,且与产卵场指数的跃变规律相似。研究发现24°CMP 1年滞后指标(MP24_Lag1)对秋生群资源丰度变动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可为预测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补充量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 张苏平; 张欣; 时晓曚
    • 摘要: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最多的海域,但由于观测资料匮乏,对开阔大洋上海雾形成机理的个例研究很少。2019年9月12—14日,中国北极科考船“向阳红01号”在亲潮延伸体水域捕捉到一次海雾事件。主要利用船载观测数据,分析了海雾形成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这是一次温带气旋的暖锋和局地海洋锋(海面温度锋)共同影响下的海雾过程。伴随暖锋的偏南气流将暖湿空气向北输送,在亲潮延伸体区,海面空气增湿效应大于增温效应,导致相对湿度不断增加接近饱和。北上暖空气遇到较冷水域上空的冷空气团,向上爬升形成大范围锋面逆温;局地海洋锋强迫出大气边界层内的次级环流,其下沉支使该锋面逆温层底的高度进一步降低,有利于雾滴局限在近海面成雾,雾区出现于暖锋锋面过后局地海洋锋的冷水侧。这项研究明确了海雾形成过程中作为背景环流的大气暖锋与作为局地强迫项的海洋锋的贡献,可为海雾预报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 金铸钰; 刘凯; 郭安博宇; 宋晓姜
    • 摘要: 利用1988—2018年CCMP 10 m风场资料,对西北太平洋海表风场的气候态特征、线性变化趋势以及6级及以上风力的频率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风速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风速偏小,冬季风速整体较大。海表风速的线性变化趋势同样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差异,其中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以及巴士海峡海域季节平均风速在秋冬两季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这可能与东亚大槽的强度变化以及累积气旋能量的年际变化有关。西北太平洋不同海域大风频率分布特征季节差异性显著,30°N以北的北太平洋海域除夏季外,其他3个季节大风过程频发,南海东北部海域、台湾海峡以及巴士海峡海域大风过程主要集中在秋、冬两季;南海中西部海域大风过程主要集中在夏、冬两季,夏季大风过程以西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
    • 赵国庆; 石永闯; 樊伟; 崔雪森; 唐峰华
    • 摘要: 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是中国近年新兴的一种远洋渔业,具有一定开发潜力,掌握灯光围网的渔获物组成及渔场变动情况对于西北太平洋的渔业管理和开发具有一定意义。文章根据2014—2019年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统计资料,对渔获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以及主要的渔获物组成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渔获量重心法和聚类分析,探讨了渔场重心分布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渔获物产量和CPUE的年间差异均较大,产量大体呈现先增后降趋势,CPUE连年下降。2)共统计到8种渔获,其中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主捕品种,月间出现频率均为100%;其次是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月间出现频率为87.5%;其他种类渔获量相对较少。3)渔场重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统计年间每年均具有相似的移动轨迹,即从4月起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8—10月到达东北端后向西南方向折返;年间渔场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2014—2019年,重心在经度方向上东移0.92°,在纬度方向上北移1.57°。4)聚类结果显示,月产量重心可以分为4类(7、8、9和10月,4月,5、11月,6月),年产量重心也可以分为4类(2016、2017、2018年,2019年,2014年,2015年),表明西北太平洋灯光围网渔场具有一定的年际和季节变化。
    • 梁梅; 梁沛乐; 范伶俐; 徐建军
    • 摘要: 【目的】研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水平尺度和强度的关系,为深入认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变化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理的1980-2016年卫星反演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尺度资料,采用统计方法从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等角度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结果与结论】1)TC尺度和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即随着TC强度等级增强,其水平尺度也会明显增强。但水平尺度超过350 km后,随TC尺度变大,TC强度增强不明显。2)TC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TC平均尺度在10月份达到最大值,为189 km,3月份最小,为159 km。不同强度TC的水平尺度均在3-8月间增大,8月之后呈减小的趋势,但热带风暴和台风等级强度的TC在10月水平尺度有增大的现象。7-9月更容易产生强度更强、破坏力更大的TC。超强台风强度的季节变化较尺度季节变化滞后两个月。3)TC水平尺度和强度有明显区域性分布特征。TC水平尺度自东向西呈现先增大后减弱的现象。TC强度分布与尺度相似,其在我国东海以南、台湾岛以东的区域TC强度较大,靠近陆地强度减弱。总体而言,TC尺度和强度在130°E-180°E区域中,随着经度减小而增大增强,在130°E至我国沿海地区逐渐减弱;TC尺度和强度在0-25°N区域中,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大,25°N加以北开始减弱。
    • 赵国庆; 吴祖立; 崔雪森; 樊伟; 石永闯; 肖戈; 唐峰华
    • 摘要: 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渔业捕捞的主要种类,了解其渔场变动对探究日本鲭种群分布、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意义重大。为获知其渔场的时空变动特征,本研究根据中国2014−2019年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统计资料,运用全局莫兰指数、局部热点分析、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对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场时空分布模式、特征和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日本鲭渔获量主要集中在39°~44°N,147°~155°E范围内,地理上分布不均;年间产量先增后降,年间CPUE逐年降低;月间产量先增后降,其中6−10月均维持在较高水平,CPUE逐月增加;捕捞网次核密度显示,核密度高值发生区域与产量高值具有高度一致性;(2)日本鲭年间、月间渔获量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并呈现显著聚集分布模式,月间空间自相关性比年间强;(3)年间、月间日本鲭渔获量分布的热点区和冷点区均表现出一定空间集聚特征,但是不同年份、月份的热点区和冷点区的分布区域、面积均存在较大差异;(4)日本鲭渔场重心年间移动轨迹呈右转约90°的扁“W”形状,总体上往西北移动;月间变化显示,从4月份开始逐渐向东北移动,8月到达东北端后向西南折返;(5)日本鲭渔场年间、月间变动方向一致,呈西南−东北格局,且方向性、向心力均较强,日本鲭渔场具有较高的聚集性。该研究引进了空间自相关模型及相关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为探讨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场变动特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周伟灿; 张小雨; 赵海坤; 沈新勇
    • 摘要: 利用Yoshida and Ishikawa(2013)提出的一套客观分类方法对1979—2013年夏季(5—10月)共796个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生成前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进行了分型,主要包括了季风切变线型(monsoon Shear Line,SL)、季风涡旋区(monsoon Gyre,GY)、季风辐合区(monsoon Confluence Region,CR)、东风波(Easterly Wave,EW)和热带气旋生成诱发的罗斯贝波扰动(Preexisting Tropical Cyclone,PTC)五大类大尺度环流型,其中SL、CR、GY与季风环流型紧密相关联。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热带气旋生成与季风槽环流有关,并分析了五类环流型扰动下TC生成的位置及强度特征。基于分型结果可知,PTC环流型的异常增强和季风槽环流型的异常减弱是导致TC异常增加和异常减少的主要因素。并初步给出了可能的物理成因。
    • 周鑫; 张文娟; 张义军; 郑栋
    • 摘要: 利用1998—2014年热带测雨(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卫星上携带的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imaging sensor,LIS)数据,建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闪电数据集,并研究该区域热带气旋闪电属性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闪电各属性值均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热带气旋极大值闪电更倾向于发生在海洋和热带低压强度等级。不同强度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台风)的热带气旋闪电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但热带风暴强度等级的闪电空间尺度和光辐射能平均值均低于热带低压和台风。对于热带气旋的不同区域(内核、内雨带、外雨带),内核闪电的持续时间最大、光辐射能最强,且持续时间和光辐射能随着闪电与热带气旋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外雨带达到最小值。在海陆差异方面,热带气旋闪电在海洋上的空间尺度和光辐射能比陆地大,而闪电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与非热带气旋闪电相比,热带气旋闪电的延展距离、通道面积和光辐射能均更小,但闪电平均持续时间更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