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工作本土化

社会工作本土化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专利文献703428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青年时代、中国民政、社会工作等;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相关文献由156位作者贡献,包括梁镗烈、王思斌、张锦雯等。

社会工作本土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03428 占比:99.98%

总计:703586篇

社会工作本土化—发文趋势图

社会工作本土化

-研究学者

  • 梁镗烈
  • 王思斌
  • 张锦雯
  • 赵晓明
  • 顾江霞
  • 刘冬梅
  • 刘振
  • 吕文康
  • 安苏
  • 宋文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齐钊
    • 摘要: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然而就此议题的整体性研究却尚显不足。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该系师生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在社会工作本土化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强调社会工作在社会学专业与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始终面向社会现实和服务对象需要开展社会工作实务,以及灵活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确保服务效果的特色与经验,这些特色与经验不仅有助于当时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而且对于推动当下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不断深入裨益良多。
    • 何健; 蓝财广
    • 摘要: 助人自助理念舶来我国已有一段历史,但它在中国社会工作实践场域中表现出扎根难、文化隔阂等困境。在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互助助人的理念和方法,矫正和补充源于西方文化社会情境且受个人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助人自助理念,以此守正创新。互助助人理念作为一种替代性路径,能够聚焦于中国文化环境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助关系,通过重塑社会工作的意义、关系和行动结构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 骆林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举全党全国之力向绝对贫困宣战,并最终取得全面性胜利,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例,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使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然而,搬迁的后续扶持和稳定工作同样面临挑战。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观念与脱贫攻坚的扶贫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本文以贵州省Z社会工作机构助力扶贫搬迁的社区融入为例,探讨社会工作承接脱贫攻坚、接力乡村振兴的本土化发展道路。
    • 黄昆畅
    • 摘要: 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现代化发展程度。因改革开放后社会变迁而累加的各种社会矛盾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求农村基层干部改进工作方法,转变观念以适应新的环境形势。本研究试图根据参与式发展理论、系统理论来探究将社会工作价值观引入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中的可行性、具体手段和内容。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中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是引入工作的核心,可以由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介绍引入,同时,还可以通过应用社会工作方法来对农村基层干部发挥影响。
    • 摘要: 本土化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核心路径是“融合发展”,即专业社会工作要与国家治理体系融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结构融合,与基层实际情况融合。山东省滨州市以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基层社会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融合发展,整合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慈善资源等多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用实践回答了基层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几个热点问题。
    • 侯利文
    • 摘要: 社会组织中党建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但当下对于社会组织为何要开展党建、基层党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如何展开等问题的研究尚待深入.以社会组织党建"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为核心,对Y组织与党建的耦合式发展过程进行个案研究,我们发现党建工作作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对社会组织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Y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党建的形态经历了"谈党建—做党建—促党建—融党建"的连续推进,实现了社会组织发展进阶与党建耦合演化的同频共振.党建在社会组织中的治理嵌入以及社会组织发展中对党建的"借道"整合,既融洽了社会组织在场域中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也显著提升了社会组织的治理绩效.社会组织党建的开展不仅可以助推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有利于巩固党的社会组织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机制.
    • 杨佳佳
    •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始,本土化成为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今国际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的研究脉络,我们提出了三个有关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什么是本土化、为什么要实现本土化、怎样实现本土化.本文在对三个问题提出建议的基础上,主要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论辩以及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 陈晋丽; 董海涛
    • 摘要: 社会工作在国内的发展存在一定问题,当其固有的模式在遇到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时会显露出失调和困境,另外,因其专业本身的实践性特质,需要关注具体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世界视角下研究社会工作本土化,能够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结合人们的具体实践来解决具体问题,以灵活的眼光看待服务对象面临的困境,在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中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接纳的关系,指引社会工作者改进实务方式,双向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
    • 郑文换
    • 摘要: 本土化是将源自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引入本土社会时形成的反思性概念,在理论层面,这一概念直接针对的是社会工作领域里的普适论和文化本真论两种对立观点。目前,本土化的必要性观点受到中国社会工作学界的广泛接受,但是对于本土化何以可能这一核心的奠基性问题却鲜有充分讨论。文章首先批判性分析社会工作的普世论和文化本真论这一对对立观点,从而提出了本土化的理论必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借鉴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的理解这一过程概念--在具体情境脉络下的实践活动中,持有前见的人经由消除了主客对立的理解过程,实现了不同视域的融合,并将视域融合后克服了个别性的、更具普遍性的视域应用于实践活动中的循环过程,论证了本土化何以可能这一奠基性问题;最后利用中、西方两位资深家庭治疗师的实操案例对本土化的必要性及本土化何以可能的理论进路进行了具体化例证。
    • 程威
    • 摘要: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驶入快车道,中国的社会工作也在快速发展。在我们借鉴西方社会工作时,发现西方社会工作不仅存在制度上的冲突,还存在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冲突,这些问题的产生迫切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道路。社会工作机构作为承接社会服务的平台,其本土化其实就是社会工作机构的本土化实践。社会工作机构本土化在我国不同的经济分区又有着不同的发展情况,最能体现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本土化状况的就是在欠发达地区的本土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